實際上善人與惡人界定不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麼簡單。為善最難,難的是一輩子為善,有些人做了大半輩子善事,最後因各種原因為惡一次,便是惡人。反之,有人幹了大半輩子壞事,最後幹了一件好事,也許就因為這事被人稱讚。

所以,做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大部分人的本質是自私自利的,這也無可厚非。但為一己之私而為惡,惡的程度也有不同,同樣,傷害他人的程度也不一樣。最大的惡就是危害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必為世人不齒,有些被釘入歷史恥辱碑。

人的一切行為都源自於慾望,有些被稱為理想。慾望越大越骯髒,為惡就越猖狂,有些人心存僥倖;有些因為惡成本低;有些居高位,忘乎所以……

所以,為了滿足私慾,他們敢於作惡,但多端之後總離不開這句:多行不義必自斃!在骯髒的慾望驅使下的為惡,正是離萬丈深淵越來越靠近的時候……


好人始終會得到好報的,因為我覺得人最主要活著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別人,別人怎麼對你那是他們自身的素質問題,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你,這點一點都沒有錯!不要總以為好人得不到好報,其實不然,只要我們自己心中堅信就足夠了.面對那麼多的傷害,我們也要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單純的以好壞來界定自己的生活太幼稚了,加油把!相信你是一個好人!

惡,善,都是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選擇了因,就要承受相應的果。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雖然都有果子可得,但是人人都想得好果子。所以,明白的人,會守死善道。不明所以的人,會覺得惡也沒啥。等惡果纏身,有的人醒悟,會改過從善;還有的人致死也沒有覺醒,怨天尤人,命運悲催。


人的內心總是有或多或少的私慾,或為官而不擇手段,或為錢而暗度陳倉,或為情而挺而走險……所以有些人一輩子在經歷,在感悟,在認知,在成長,在提升。比如弘一法師,原本可以朱門錦繡,青史功名,而最後終於是半世空得梵行。是精神的富足者。而有些人為了眼前的利益,圖一時之快,就不是這麼有遠見了,放不下,貪富貴。越走越遠,最後斷送的是自己。所以怎麼得到的就怎麼失去,怎麼失去的就怎麼得到。因果循環。


為善為惡,多由主觀因素決定,附帶著少數的客觀因素。就像孔子所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同樣的,「我欲善,斯善至矣!」行善也未必要施捨多少錢,生活中的每一件小善事都是行善的表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行善多了,自然別人也會善待自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許多人目光短淺,以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貪圖一時的利益,又抱著僥倖心理,以為暗中做事,神不知鬼不覺,從而作惡,卻不知道「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個問題大多部分人都明白,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但從近三四十年來,人民的生活越過越好了,可人心呀,變的只認錢不認父母,好事不敢做,老人不敢敬,孩子只認戲子不認科學。但現在有所改變,如改變到以前的良好環竟,還要多少年有誰知道?不是一倆個人能改變的。


私己當頭易生惡,實不知,善字開路三代寬。惡人多為目光短淺處處為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行事,不考慮把後代子孫的路都堵了都變窄的事,所以不用看惡橫當代,實則禍至五輩。善也許窩福今天,卻可以利開廣路,福至無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