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千樹萬樹梨花開」的P2P平台,隨著監管法規的規範,壞賬率日漸走高,平台數日益萎縮。2017年,像紅嶺創投這樣的優質P2P平台都已日薄西山。4月28日,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更是在官網社區發布帖子《利好還是利空?!》,指出近期收到幾十份舉報信息,再爆「家醜」。"

P2P行業在經歷大洗牌,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連續3個月平台數量呈個位數增長,隨著網貸整改的不斷深入,行業的馬太效應也凸顯。一邊是增速明顯的大平台,一邊又是不斷高企的壞賬率。除了上市的網貸平台,其他平台主動公布的壞賬率居然基本都在3%以下,其水分可見一斑。但早在2014年9月,紅嶺創投董事長首次自曝公司億元壞賬,一時間電話被打爆了。真實的壞賬率是這個行業不能捅破的秘密,從趨勢上來看,網貸平台壞賬率攀升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壞賬率逐漸增高,紅嶺創投的腐敗問題也層出不窮。近日,直言敢說的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再曝「家醜」。4月28日,周世平在官網社區發布帖子《利好還是利空?!》,指出近期收到幾十份舉報信息,查實且有證據線索的超過十人。事實上,這不是周世平第一次曝出「家醜」。2016年12月,周世平在《紅嶺老周的年終總結》一帖中,指出紅嶺創投零售業務出現重大事件,資產清查後預估損失可能超過五千萬元,已報案請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輝煌過後,迎來風暴

紅嶺創投,這位P2P界的龍頭老大,於2009年3月正式上線運營,做互聯網金融已有9年時間。截至2017年3月2日,註冊人數已超過144萬,交易總量超過2279億元,相當於貴州省全年的GDP總額。這樣一位P2P老大哥,在2015年取得了令人驚艷的成績。2015年是紅嶺突飛猛進的一年,累計成交量突破1000億元,2015全年成交量高達905億元,2015年的紅嶺, 「雙11」成交量達到29.34億元創造P2P單日成交紀錄。但2015年也出現了較多的逾期壞賬讓大家揪心。

2016年紅嶺創投更是置身在了漩渦的中心。2015年的e租寶事件,將這碗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湧的P2P之水徹底攪渾。2016年8月出台的P2P監管細則---限額措施給了紅嶺創投一記暴擊,還被監管第一個約談,化身成為第一個開始整改的P2P大平台,紅嶺創投11月隨即表示2017年3月底之後不再發大額標的。「個人在所有平台上貸款不得超過100萬,企業在不同平台上貸款不得超過500萬」,這對於一直致力於拓展大額客戶的紅嶺創投,無疑被掐住了命門。

儘管周世平對8月到來的限額限制,但是這一切來得還是太快。2016年8月1日-29日,紅嶺創投官網公布的超過5000萬元的大單就有7筆,其中佛山1號議標項目暫停,其餘6比合計涉及的融資金額就達到了5.58億元。事實上國內借款平台額度全在20萬元以上的平台微乎其微,而以紅嶺創投為代表的「大單模式」將難以為繼,亟待轉型。更有P2P負責人笑言到:「天塌下來,個兒高的頂著,紅嶺創投的老周還沒表態呢。」

人事變動,自曝其短

11月約談之後,紅嶺創投迅速做出了人事變動。同意原來任總裁的張宇辭職,改由項旭擔任。此中有深意。張宇本身就是銀行放貸出身,手上有一票客戶,象徵著以前的大單模式。而新任的項旭,完全是財務出身,有著豐富的上市公司財務總監經驗,也熟悉券商上市。原來那個粗獷的「大額兜底」,不再是當下的主題,紅嶺目前的名氣、地位『都不允許它這麼做。

換了掌舵的,可是內部風波紛至沓來。早在2015年底,周世平就曾主動曝光紅嶺創投當時的壞賬為5億元左右無法追回,有的是借款人跑了,有的是抵押物不充分。2016年12月,周世平也在《紅嶺老周的年終總結》一帖中,指出紅嶺創投零售業務出現重大事件,資產清查後預估損失可能超過五千萬元,已報案請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而今年5月2日,直言敢說的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再曝「家醜」。4月28日,周世平在官網社區發布帖子《利好還是利空?!》,指出近期收到幾十份舉報信息,查實且有證據線索的超過十人。根據帖子,上述人員中包含高管,中層管理人員以及基層員工,但這些人沒有一個主動認錯。周世平強調,接下來紅嶺要開始清理隊伍,可能會出現一小波離職潮。

不僅如此,2016年以偽造身份信息或盜取其他人身份信息從事騙貸業務的「黑產軍團」讓不少網貸平台付出承重代價,大數據風控在黑產軍團面前變得較為脆弱,風控終於被網貸平台擺在了重要的位置。在去年的年中總結中,他也坦言快借標是紅嶺不良逾期的重災區,2016年不良資產清收本金利息滯納金合計16.48億元,不排除有內外勾結的情況,性質極為惡劣,而且可能有多個平台中招。

紅嶺創投的規模上去了,但顯然風控和管理並沒有跟上,內外勾結損害公司利益的情況時有出現。內憂外患紛雜混亂,老周要如何應對這複雜的局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