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志祺七七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说实话吗?有人认为说谎是不对的事,但也有人认为有时候说点小谎并没有关系。Youtube频道『图文不符x志祺七七』近日对于这个议题在影片中进行了讨论。

曾有学者指出,说谎是小孩认知发展正常的一个指标,那些比较早开始说谎、以及懂得如何说谎的小孩,反而能够正常发展。

而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李康(Kang Lee)就指出,说谎这项能力跟走路、说话一样对小孩的发展很重要。根据李康的统计,两岁的小孩约 30% 开始会说谎欺骗父母,三岁时有 50% 会说谎,四岁之后有 80% 能够成功欺骗他人。

▲▼较早开始说谎的小孩,反而能够正常发展。(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较早开始说谎的小孩,反而能够正常发展。(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而那些不会说谎的小孩,在未来比较容易遭遇一些问题。例如他们会变得更爱说谎、但是也很容易被拆穿,而这会让他们的社交变得更困难,而且也比较容易缺乏社交常识、导致发展上的异常。

但是等到我们越长越大,大家基本上还是会同意诚实是个美德。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说谎而感到愧疚、对对方感到抱歉。但我们必须承认,有时候确实需要说一些谎,那这样就得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情况下说谎才是正确的?」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的道德理论被归类在「效益主义」的一种,而根据他的主张,我们要判断一个行为的道德对错,关键是在于这个行为的结果能不能为人们带来最大幸福。

▲▼边沁认为道德正确的行为就是能为众人、为整体社会带来最大幸福的行为。(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边沁认为道德正确的行为就是能为众人、为整体社会带来最大幸福的行为。(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他认为道德的最高原则是追求幸福的最大化,意思就是要让整体的快乐大于痛苦。而幸福的计算在理论上也很简单,就是纯粹用快乐跟痛苦来衡量,当快乐越多就是越幸福、痛苦越多就是越不幸福。不过边沁的效益主义并不是一种自私的功利主义,因为他主张我们应该同时考量他人的幸福,而且我们在计算每个人的幸福指数时不能有所偏袒、要一视同仁。

而如果从边沁这种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说谎有时候会是正确的行为。举个例子。假设今天你的好友结婚了,而她问大家说今天她穿这件婚纱好不好看,这时大家都说非常漂亮,但只有你真心觉得超爆丑,那么你应该对她说实话吗?

▲ 根据边沁的效益主义,说谎并不见得都是错的。(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 根据边沁的效益主义,说谎并不见得都是错的。(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根据效益主义的观点,这时候说谎有可能就是正确的! 这时你说个小谎、为她好好赞美一番,不仅能让她获得更大的幸福、不会让场面变得尴尬,你自己实际上也没什么损失。但如果这时你坚持说实话,可能就会让她感到不开心、破坏你们之间的感情,还会让整个场面变得很僵。从这样来看,因为这时候说谎可以为大家带来更大的幸福,所以说谎就会是一件正确的行为。

不过呢,如果对于说谎这件事总是感到不安、或者多多少少还是觉得不应该,那这样一来,当我们面临说实话反而会造成更多伤害、或是变得非常白目的状况时,又应该怎么办呢?

▲误导性真话不是说谎,它一样属于真话的一种。(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误导性真话不是说谎,它一样属于真话的一种。(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当代著名的哲学教授桑德尔(Michael Sandel)就提供了一个解法。他指出,或许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个作法,那就是改说一些「误导性的真话」。根据桑德尔的分析,误导性真话跟善意的谎言是有差别的,因为善意的谎言就是说谎,但误导性真话不是说谎,它一样属于真话的一种,所以「说误导性真话」就意味著自己仍然有遵守「不说谎」这个道德要求。

总结来说,根据边沁的效益主义,说谎并不见得都是错的。而如果你还是不愿意说谎,或许你可以试试看误导性的真话,这可能让你一边保持诚实、一边做人处事也变得更圆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