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做旅遊產品開發,不說與專業相差十萬八千里,縱觀全校那也是相去甚遠┑( ̄Д  ̄)┍,在這個缺乏專業系統學習的背景下,開始進入公司摸索旅遊產品開發,在此記錄一下摸索過程,如果有小夥伴碰巧看到有什麼說的對的說的不對的歡迎討論O(∩_∩)O~~。

首先,我們這次在做的是一個安徽省的xx古鎮開發項目,這個古鎮已有上千年歷史,曾經人聲鼎沸,貿易往來不斷,是長江上重要的商埠之一,熱鬧非凡,可是隨著近代公路、鐵路的發展,水路運輸逐步衰亡,曾經人來人往的古街已是冷冷清清,只有年邁的老人家守著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小店,坐在街邊曬曬魚打打盹,與現代化城市接軌看起來更是無稽之談。那麼對這個古鎮開發的成功與否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否用現代人的智慧重現這裡昔日的繁盛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前國內外對於歷史古鎮的開發手段有著很大的區別,西方國家的古鎮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自然景觀為主的小鎮,這種小鎮通常風景優美,有著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可能與一些當地特色的體育項目有關,通常不需要太多的開發,只需要建設好方便的基礎設施,方便遊客喫飯住宿,有相應的安全措施即可,來這些地方旅遊的旅行者通常是為徒步或自駕欣賞風景,或是對於當地的體育項目十分感興趣而來體驗為主,自主性較強通常不只停留一夜,在住宿的帶動下會發生多次消費;第二種是著名歷史時期遺留下來的莊園、城堡等,其中城堡類包括皇室啊貴族什麼的舊城堡,城堡及其周邊建設都很美,跟我國的故宮啊頤和園啊類似,為了保護歷史不再使用,而是收藏藝術品等僅供參觀或已經改造成高端酒店收入可觀;

另一種是類似於法國的葡萄酒莊園、世界著名的咖啡莊園等類,有一定的門檻,除了一般的參觀項目外還會有一些品酒買酒甚至親自動手參與釀酒的活動,需要有一些接受度、普及率很高的著名的產品和完備的工藝作為支撐, 形成固定的體系,除去門票收入外對其產品消費的收入纔是主要來源。

而國內的古鎮相較國外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是人流量大和一些不文明行為造成的環境破壞與對古建築的損壞顯然高於國外,於是重建和維護成本就會增加;其次客流量大造成的喧囂顯然很難有安靜體味歷史的感受;除去以上兩點,最重要的現在還需要開發的古鎮與國外的已成熟模式截然不同,既不會出現尚待開發僅供觀賞的皇家建築,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建造出以文化歷史背景為基礎的單一一項手工技藝及其產品為主體的大型遊覽參與項目,所以國內的古鎮開發出現了自己的模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