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爲什麼會“上火”?

于娟,解放軍306醫院,中醫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你到底上的是什麼“火”呢?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嘴裏長了小泡、潰瘍、牙齒疼痛、出血、咽喉幹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乾燥……這個時候“火”就來了,中國人稱爲“上火”了。常見的“上火”症狀到底是怎麼引起的?

心火。中醫認爲,心是君主之官,是人體的主宰,而心火則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內源。如果心火太旺,便會出現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症狀。常用黃連蓮子芯等藥物清心瀉火。

肝火。古人云,“暴怒傷肝,五志化火”。有些人心胸狹小,沉鬱寡歡,遇事心煩易怒,從而導致肝鬱氣滯而肝火上炎。通常表現爲頭痛、頭暈、面紅耳赤、口苦咽乾、胸悶脅疼。中醫常用龍膽草、夏枯草等藥調治,可獲良效。

胃火。由於飲食不節,嗜酒、過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積”,生熱化“火”,以致胃火熾盛。症狀爲胃部灼熱疼痛、口乾口臭、腹痛便祕、牙齦腫痛等。多以山楂、生石膏、鐵樹葉等藥物瀉胃清火。

肺火。產生肺火的原因或因氣候驟然變化,身體不能適應;或由於勞倦過度,消耗了超量的體內陰液,從而引發肺火亢奮,這在老年羣體中是比較多見的。其表現主要是呼吸氣粗、高熱煩渴、咳吐稠痰,甚至痰中帶血。

人爲什麼會“上火”?

上火併非十分可怕,有時候它完全是人們不規律的生活造成的,要想減少上火的痛苦,我們平常一定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1. 隨時補充水分。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循環,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制生長。即使常待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毫升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上火”時也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如果不喜歡水淡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2. 作息時間要規則。很多徹夜狂歡或通宵趕工的人,第二天都會覺得特別熒累口氣也特別污濁,甚至渾身乏力,這都是“上火”的表現。其實,夜晚休息不夠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因此,作息時間規則是預防“上火”的重要措施。

3. 提升睡眠質量。睡眠就像計算機關機休息,睡不好會造成身體過度使用,容易上火”。日夜顛倒更是大忌,許多輪夜班的人,幾乎都有火氣大的問題,而從事腦力密集工作的人,血液循環會集中在頭部,導致疲累卻睡不穩,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讓人好睡。

4. 飲食清淡。一旦吃了辣椒、大蔥或煎炸食品,或遇到好吃的大快朵頤之後,就要考慮如何面對“火氣”的騷擾了。其實,飲食應注重平衡和清淡,即儘量做到肉蛋、奶、蔬菜均衡攝入,不要暴飲暴食,因爲食物積聚在胃腸道更容易“上火”。

5. 增加體表散熱。常到戶外運動、踏青,多流汗,提升體內廢棄物代謝速率,人會比較清爽舒服。

人爲什麼會“上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