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寶媽表示,寶寶晚上睡覺總是翻來覆去,還經常踢被子。媽媽擔心寶寶著涼,多次起來蓋被子,自己也完全休息好。長此以往,睡覺不安穩,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還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狀態和質量。

今天,小郎中專門幫助各位寶媽解決寶寶睡覺的難題。

一、寶寶睡覺像「滾球」 找出根本原因是關鍵

寶寶睡眠不安分有兩種情況: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是嬰兒表達情緒與需求的方式,可能是由於飢餓、冷熱、受到驚嚇或驚夢,白天睡眠太多等等。此時媽媽可以觀察寶寶的具體情況,並給以調整和安撫,即可使寶寶恢復平靜,並且睡的很好。

病理性:如果媽媽通過觀察寶寶的日常活動,調整和安撫寶寶睡覺扔沒有效果,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凡引起寶寶疼痛、瘙癢等不適的疾病,均會使寶寶睡眠不安,如發熱、濕疹、積食、腹痛、腸痙攣等。

然而,積食是寶寶生病的源頭。寶寶積食會影響身體的各種不適,如食慾下降,活動量減少,腹脹腹痛,睡眠不安,手腳心發熱,積食甚至會導致寶寶發燒。寶寶晚上睡覺老是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多半是積食惹的禍。

二、小兒推拿 助力寶寶睡眠健康

寶寶積食,小郎中兒推手法建議:

1、清大腸經(3-5分鐘)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多用於治療便秘、食積等症。

2、揉板門(3-5分鐘)

位置:板門位於拇指下方。

手法: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酸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3、順運內八卦(3-5分鐘)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以圖中黑點為起點,做順時針作畫圓,運的感覺為接觸皮膚,又不產生壓力,又像是懸空,想像八卦那種柔和感 。

作用:形滯銷食,常用於食欲不振等病症。

4、推四橫紋(3-5分鐘)

位置:四橫紋位於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用拇指橈側緣或食、中指螺紋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之一。

5、捏脊(2分鐘)

雙手拇指與食指併攏,從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兩側向上捏,連皮帶肉用力捏起即放下,捏至頸部髮際處為止,以脊柱兩側皮膚微有潮紅為有效。

作用:捏脊是一種背部按摩穴位及手法,多用於治療小兒積聚一類的疾患,如食積、疳積。

寶寶睡得香,媽媽才安心。今天介紹的這些小兒推拿的消食手法,寶媽們速速學起來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