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術圈開始的創業,可能嗎? 

臺灣大學日前辦了一個創業與創新工作坊,主要的講者有臺大學術副校長陳良基、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創創學程主任李吉仁,以及漢鼎創投、前永豐餘投資代表等業界人士,陣容可謂一時之選。而這個工作坊的宗旨就是協助臺大教師將研究成果技術商業化,將研發成果轉變為創業機會。我們對於學術龍頭投入這樣的行動表示敬意,但創業的過程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不怕弄髒手,要能夠時時刻刻緊盯現場實務以及環境的變化。因此,最重要且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這些目標對象(聽眾),可以嗎?或許在此拋出一些議題,讓學界也能夠思考這樣的限制:  

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及創業家思維 

經濟學家熊彼得認為創業家精神屬於一種具有創造性破壞的力量,能夠將既有結構中的模式打破,用更有效率或更有生產力的模式取代。管理學則有彼得杜拉克闡釋創業家的特質,就是能夠主動尋求變化、對變化作出反應並將變化視為機會的人。 

讓我們檢視學術圈的教授們是否具有這樣的特質。其一是打破現有結構或運作制度的能力,其二是主動尋求變化的能力。眾所周知,學術圈的流動是整個社會結構裡面速度最慢的一環,政黨執政都可以輪替兩次了,但學術圈大老的勢力仍在。現有的這羣目標聽眾對於資源分配的遊戲大概都厭倦了,要他們在報紙上投投社論、退休後寫寫部落格還可以,真的在位的時候,卻沒有人可以站出來勇於打破這樣的規則。對於創業這樣需要真真實實、分分秒秒投入的事,不要說成功了,投入的可能性有多高? 

在主動尋求變化方面,整個學術圈的反應更像是恐龍一般,在技術上或許有不斷深究、主動尋求變化的可能性,但在整個象牙塔裡能夠對變化作出反應並將變化視為機會的人,恐怕屈指可數。或許這樣講或許有些現任的教授們會不服氣,但如果攤開全臺灣歷年產學合作或者科技專案這些沒有資金風險的研發計畫,去檢驗最後成功將研發成果spin-off,或者退一步說能夠成功技術移轉業界的比例有多高?恐怕也僅有陳良基副校長這樣的少數。 

向駭客精神學習 

陳良基副校長在新書發表會後接受訪問說,人類社會需要良師興國,學校首先應提供足夠的創業養份,才能帶動更多年輕人走上創新之路。不可否認的,有特定的社羣與課程,的確能讓學習平臺更具有系統,也更能掌握住學習者的學習歷程。然而在提供這些輔助工具與機制之外,這次工作坊學習的主角始終是待在學術圈的人,誠如某些參與者說的,我們本來就是不想到業界,才投入學術研究,現在創業又變成顯學,只好來瞭解一下這是什麼。但是,這和創業的本質上就有了無比巨大的差異。我們看看之前的太陽花學運,年輕人們看似什麼資源都沒有,為什麼可以創造出這麼大的動能?有人說這是網路世代的特質,動動滑鼠,滑滑螢幕就可以了。但這只是看到了表象,真的背後的意涵,就是平常不為特定(金錢)目標,只想把一件事情專注做好的精神,也就是資訊時代的駭客精神。 

駭客原先不是單指破壞網路安全的侵入者,駭客的本質是網路使用者,駭客行為則代表一種網路使用形式。駭客文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資訊的開放與分享,這樣的概念也影響了網路文化的特性。在網際網路的擴張與技術發展上,駭客本來就是促進網路進步很重要的一股力量,駭客不斷地尋找網路建構過程中的技術不足,藉此找出程式上的漏洞,再促使網路設計上的補強;網路科技,就建立在這種對傳統束縳不斷挑戰、突破的嚐試過程中,不斷地進步,這也是駭客精神中最重要的部分。換言之,這也就是人類因為運用創造力、分享的精神,促成人類整體的創新、進步。

 

我們看到了有能力者,如陳良基副校長願意推動整個學術社羣往創新創業的方向前進,對於目標對象大學教授而言,創業或許不是個人職涯裡最優先的規劃,但在年輕學子對於創新創業的意識與熱情開始被點燃的情況下,請大學教授先思考,如何帶領更多年輕人走上創新之路。多點分享、多點破壞、多流一點汗、多去弄髒手,這熱情纔有延續的可能。否則,這恐怕又淪為另一場顯學大拜拜。

 

[作者]

詹峻陽為資訊社會領域學者,長期關注資通訊科技產業、社羣媒體領域與其使用者行為等發展。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