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asa丨文

本文是《尼爾:機械紀元》系列BBIN 的下篇。如果你是BB姬專欄的忠實讀者,可能會有印象,上篇的發布時間遠在春節前的1月10日。

為什麼拖更了這麼久呢?

說起來尷尬,下篇原定是在2月20號出頭寫的,那段時間正好是《尼爾:機械紀元》發售兩周年,並會上架新的寄葉版,也就是年度版,到時候趕巧安利一波,完美!

沒想到SE不爭氣,一手把周年慶典搞砸了。

《尼爾:機械紀元》年度版國區售價274元,囊括了多個DLC,相比本體的412元實惠多了。

但騷操作來了,老玩家是無法支付「合理的差價」升級到年度版的(比如通常操作是,原版70,年度版100,那麼老玩家能付30升級),只有庫里沒有原版的玩家能購買年度版。

不出所料,SE此舉引起了公憤,老玩家彷彿剛買房就得知房價跌了的業主,紛紛跑到Steam頁面下「維權」,順帶把對「沒有官方中文」、「優化垃圾」等問題的怨念全發泄出來了。

群情激奮之際,跑出來說「這遊戲真棒,快去買年度版」,顯然不是個好主意。

如今一個月過去了,《尼爾:機械紀元》的「最近評測」仍是「褒貶不一」。但換一個角度看,年度版帶了一批新玩家入坑,對遊戲本體的討論也從未斷絕。該填坑了。

在上篇中(點擊超鏈接可跳轉),我們講了遊戲通過多周目導向的刪檔結局,以及在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為何會產生豐富的情感,而在下篇中,我們談點不一樣的。

(以下內容同樣含有劇透)


01

存在主義哲學

在《尼爾:機械紀元》的序章,我們會遇到前兩個BOSS,一台齒輪機械臂和與機械臂、工廠合為一體的巨大機械生命體。

如果你是動作遊戲萌新,還沒選簡單難度,很大概率會被它們按在地上摩擦。

但在消香玉隕之時,或許沒有太多人注意到這兩個BOSS的名字——馬克思和恩格斯。

當然,《尼爾:機械紀元》將兩位偉人的名字冠以「反派」,並非出於惡意。

事實上,《尼爾》中的幾乎所有BOSS、大量NPC的名字都取自赫赫有名的思想家、哲學家。

在C、D結局的末尾,中國古代的莊子、墨子、孔子、老子也在遊戲里客串了一把,老子還發出了「你們為何而生存,我們為何而存在」的終極疑問。

再仔細研究,《尼爾:機械紀元》其實時刻透露出一絲哲學范,小到主角名字(2B=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章節的標題(D結局:Childhood』s End),大到遊戲的主旨(幾位主角的命運輪迴)。

而在所有涉及到的哲學梗中,中槍最多的無疑是存在主義流派。

讓·保羅·薩特、波伏娃、克爾凱郭爾等存在主義的代表哲學家,都在遊戲中以機械生命體的形象登場。

對存在主義的誕生影響深遠的尼采,也屢次被NPC提及,而他最著名的宣言「上帝已死」甚至「劇透」了遊戲的世界觀——

人造人和機械生命體的創造者都早已滅絕,他們如今遵循的使命都是無意義的。

2B小姐姐在開場念叨的旁白:「我們被困在重複生與死的漩渦中,這是詛咒,還是懲罰?我們是否有一天,能夠奮起殺死這個給我們無解疑問的神呢?」,也很像是在致敬「上帝已死」。

隨著劇情的推進,主角們得知「神」並不存在,開始按自己的意志行動,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時尼爾的世界就成了存在主義的實驗場。

那麼在雨里霧裡之前,不妨先來簡單了解下,什麼是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是流行於上世紀50年代的哲學流派,內部也有眾多分支,這裡我們按讓·保羅·薩特的說法,存在主義者都承認一個理論基礎「存在先於本質」:

萬物來到世上,並不會自帶意義和目的。比如一把椅子充其量就是塊木頭,並不是天生有「被坐」的用途。同樣的,人來到世上,也沒有上帝告訴你,該當個畫家還是科學家,作為「人」的存在應該先於「幹什麼」的本質。

存在主義還強調,世界是荒誕的。世界並不是為了某個目的誕生的,世上不存在必須遵守的真理,不存在公平、秩序、規則。

乍一聽存在主義似乎很消極,世界和人都沒有意義,但恰恰相反,存在主義推崇的是,在沒有答案的世界裡尋找答案,只有你自己能賦予你的生命意義,並且要對自己的選擇、行為負責。

這個理論幾乎完美適用於《尼爾:機械紀元》,並回答了為什麼主角們能在E結局獲得救贖。

人造人和機械生命體的生存意義,並不是造物主決定的,他們有權選擇自己的方式活下去,開創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平or戰爭都可以,但必須承受所作所為的後果,而最終覺醒的POD們同樣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在上篇我提到,尼爾的故事就是一出西西弗斯式的悲劇。西西弗斯因為得罪了神,被罰推石頭上坡,石頭到頂後會滾下來,無限反覆這個沒有意義的過程。

但存在主義哲學家加繆卻認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他身上帶有人類的光輝,「生存本身就是對荒謬最有力的反抗」。

寄葉部隊的人造人,周而復始地自相殘殺收集數據,為的只是完成自爆,掩蓋人類早已滅絕的真相,生產出下一屆當炮灰的寄葉部隊。

但曾說出「我難以想像發展了千年之久卻仍無法停止殺戮的人類會有什麼好結局」的橫尾太郎,還是給了這個絕望輪迴,一個充滿希望的Happy Ending。

說起來,《尼爾》的製作人橫尾太郎就是一位存在主義的踐行者(很多人覺得橫尾太郎是虛無主義,其實不然)。看看他在年度版發布時的賀詞就知道了:

「既然你們提到了,《尼爾:機械紀元》最初於2017年2月23日在日本發售,於2017年3月7日在美國發售,於2017年3月10日在歐洲發售。我注意到這些數字之間的奇妙之處:如果你連寫這些數字,得到20170223、20170307和20170310,然後將這三個數字加起來得到60510840。接下來如果將這個總和從中間分開得到6051和0840,然後用兩數相減,你就會不可思議地得到5211! 沒錯,這是一個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就像生活一樣,不是嗎?通話完畢。」

很多人以為這是單純的笑話,但從存在主義的角度看,這段話可以翻譯成:

「新發布的年度版有意義嗎?並沒有,它就在那兒,和那串數字和我們的生活一樣沒有意義,但如果玩了遊戲的你,從中收穫了一些東西,那麼你就賦予了年度版意義。」

「存在先於本質」,不是嗎?橫尾老賊打了一則隱晦的廣告,畢竟他也說過:「我的遊戲不一定非得有趣,只要讓人玩了感覺有意義就好。」

02

哲學與遊戲的結合

存在主義哲學誕生至今,一直是文藝工作者們喜愛探討的話題,但在另一面,普通用戶對哲學有著天然的抵觸,認為理論太過晦澀,脫離生活。

對於玩家群體同樣如此,估計沒多少人願意在一款遊戲里接受說教,但《尼爾:機械紀元》卻能讓人接受這個充滿哲學底蘊的故事,甚至產生進一步的思考。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上面說到《尼爾》里的BOSS都用上了哲學家的名字,而從角色設計開始,橫尾太郎就把這些現實原型和他們的哲學理論,巧妙傳達了出來。

比如遊樂園關卡的BOSS西蒙娜。

它的原型是女性哲學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她被譽為「存在主義教母」,算是最早的女權主義者之一。

她提出了「女人並非生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的哲學理論,其中一個觀點是,除了天生的性別差異,女性的「女性特徵」都是社會塑造的,源於社會、乃至男性的凝視。

她還直白地揭示了女性在社會上的尷尬境地,「女人打扮得越漂亮,她就越受到尊重...姣好容貌是一種武器,一面旗幟,一種防禦,一封推薦信。」

反應在遊戲上,BOSS的種種做法正是對波伏娃思想的反向詮釋。

機器人沒有性別,所以它為了吸引心上人的注意,不惜吞噬同類,把他們當成裝飾自己的零件,在外表上擁有了女性的特徵,但追求美麗的執念讓它徹底瘋了。

有網友發現,玩家在和西蒙娜對戰時,BOSS會叫喚「Look At Me!」,但無論玩家怎麼轉視角,都看不到BOSS,此時BOSS會更生氣,因為你沒有通過「凝視」來肯定它女性的身份。

有趣的是,我們在支線里得知,BOSS西蒙娜心心念念的人是個叫讓·保羅的機器人,它的原型就是波伏娃現實里的終生情人,讓·保羅·薩特。

遊戲中的讓·保羅是個風流渾蛋,他無視了三個追求者,並表示要去尋找自由,這和他現實中的理論「人註定自由」有幾分相仿。

但橫尾太郎明顯不想照搬世人對這些偉人的刻板印象,他在遊戲里將他們的思想具象化、誇張化、戲劇化了。

最極端的例子是機器人「克爾凱郭爾」,現實里的克爾凱郭爾是少有支持「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但橫尾太郎在遊戲中將他塑造成了一個「我欲成神」的邪教教主。

而帕斯卡村的村長起初是個熱愛和平的理想主義者。

但現實中的數學家、哲學家帕斯卡一點都不陽光,他在著作《思想錄》(就是劇情中帕斯卡村長讓我們去取的那本書)中說到,「人沒有上帝是可悲的」。

或許是為了嘲諷帕斯卡對上帝的依賴,橫尾太郎給他安排了遊戲中最黑暗的劇情——機器人同類相食、集體自殺,讓他徹底崩潰,轉而變得悲觀。

類似讓哲學思辨反應在角色、情節上的小心思還有很多。

二周目的開場,視角突然轉到了一個名叫Friedrich的普通機械生命體上,他想用油澆醒機器人哥哥,玩家得小心翼翼地操控他,萬一半路桶翻了還得重新接。

這番很蠢的行為,遭到了9S的嘲笑,卻令心思細膩的玩家淚目。

這裡的機器人兄弟也有來頭,現實里是施萊格爾兄弟,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的奠基人。你看,救人的方式多浪漫。

說到底,《尼爾:機械紀元》的中出現的哲學不是單純玩梗,而是融入到了敘事體系中。

讓人不由地注意到,這些「有名有姓」的機器人,是如何在這個沒有意義的世界裡尋找意義的。他們的結局不一定完美,但行為動機是有依據的。

《尼爾:機械紀元》就像一本講故事的哲學書。

即便沒有哲學基礎的玩家,也能正常體驗劇情,感受到淡淡的逼格。但如果你對哲學略知一二,在玩到某些細節時,一定忍不住會心一笑。

03

結語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嘆「橫尾太郎真是個鬼才」或者「橫尾太郎真是個心理變態」。

《尼爾:機械紀元》在劇情和思想方面的獨樹一幟,確實要歸功於橫尾太郎。白金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神谷英樹也直言「橫尾太郎用《尼爾》拯救了白金工作室」。

但我最後要說的是,只有橫尾太郎也是不行的。

《尼爾:機械紀元》並不是橫尾太郎第一次將精巧的劇本、存在主義思想加入遊戲,《尼爾1》和《龍背上的騎兵》系列都有類似的調調,甚至在虐心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他此前的作品都只在小圈子活躍,唯一出圈的可能就只有那張被國內頁游廠用爛了的欺詐CG了。

為什麼呢?大概是橫尾太郎做的遊戲,都屬於注重個人表達的作者作品,而非討好商業成績的遊戲,你可以把這兩者,簡單類比為文藝片和商業片。

但情況在《尼爾:機械紀元》上發生了改變,雖然製作成本仍然吃緊,但它幸運地遇上了吉田明彥設計的2B小姐姐、白金工作室開發的動作系統、岡部啟一製作的絕美音樂。

這些要素讓遊戲在劇情之外也有很高的話題度和吸引力,試想一下,有多少人是看到2B小姐姐入坑的,而如果《尼爾》只是一部有哲學內涵的視覺小說,又有多少人願意啃完呢。

可惜的是,儘管《尼爾:機械紀元》創造了可觀的營收,SE仍然對這個IP很不上心。

無論是發售之初的升價事件,還是年度版購買許可權的烏龍,都讓遊戲背上了額外的罵名。

所以,想想遙遙無期的續作,那274元好像也沒那麼肉疼了。

參考資料:The Philosophy of NieR: Automata | WisecrackExistentialism: Crash Course Philosophy #16Nier Automata Wiki@Ling叔 微博

-END-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BB姬

這裡有遊戲,有電競,有直播,有你喜歡的一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