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經過了幾十億年的進化,生命形態的復雜性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呈指數模式的增長,就像“摩爾定律”揭示的技術復雜性的增長遵循指數模式一樣。現在,遺傳學家嘗試用“摩爾定律”將生命的復雜程度向歷史的源頭推移,他們希望發現諸如:最簡單的生命形態出現在何時的答案,應用“倒推法”的數學測算,遺傳和生命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的年齡比它自身的年齡還要長。如果以“摩爾定律”為依據進行的推算是正確的,那麼生命起源於地球的假說法不能成立。

“摩爾定律”首先應用在信息技術領域,它是一種生動有趣的統計學規律,這一定律描述了信息技術的增長法則:鑲嵌在一塊集成電路板上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大約增加一倍,或是原先數量的兩倍。嵌入在微芯片板上的晶體管數量在信息技術“大變革”的條件下按指數方式增長、並且持續地增長下去。今天的一位觀測者通過測量晶體管數量的增長率,他、或她可以直截了當地推測出零增長率的起點、或推算出芯片板上的晶體管數量為零的時間起點,人們因此推算出,第一塊微芯片出現的時間是在1960年。

“摩爾定律”證明瞭生命起源於星際塵埃 科技 第1張

相似的原理適用於對科學出版物的推算,在1960和1990年之間,科學出版物的數量每15年大約增加一倍,或是原先數量的兩倍。人們同樣可以推算出,科學出版物的起點時間是在1710年,現代科學出版物的發行大體上相當於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生活的年代。現在,巴爾的摩的國家老化研究中心的阿列克西·夏洛夫和弗羅裏達海洋標本實驗室的理查德·戈登共同合作,他們用相似的方法將“摩爾定律”應用到對復雜生命體的研究。

夏洛夫和戈登相信,人們可以用摩爾定律來測量復雜的生命體,地球生命從最簡單的形態開始,生命的原生體是原核微生物和真核細胞生物,從原生體一直進化到更加復雜的生物,諸如:蠕蟲、魚類和哺乳動物,最復雜的生命體是智慧的人類本身。從簡單到復雜的生命形態,生命的復雜性呈現了清晰的指數增長方式,復雜的程度在生命演變過程中變得越來越高。摩爾定律適用於復雜生命體演變的特徵,生命演變的“摩爾定律”顯示,信息技術的兩年發展相當於生命演變的3、76億年、或每3、76億年,更高級的復雜生命體數量增長一倍。

“摩爾定律”證明瞭生命起源於星際塵埃 科技 第2張

從現在復雜的生命體出發向後推算最簡單生命體的起點。測算方法從線性尺度回歸到對數尺度,他們倒推到最簡單的鹼基對生命結構,它們出現的時間定格在97億年之前。地球的年齡僅為45億年,人們從整體性的觀點出發能夠推斷,原初生命出現在地球以外的地方。有許多的觀點和理論討論了生命進化的性質,多數生物學家相信,生命的進化過程充滿微妙的色彩,人們至今不能說清所有生命體微妙的進化機制。

也許早期生命向復雜性質的進化速度更快,也許生命的進化以均勻的方式發生,如果早期生命進化得更快,那麼生命進化的歷程可能被“壓縮”到地球的生命週期以內,因此,生命起源於地球的理論得到合理的解釋。夏洛夫和戈登對將生命進化歷程壓縮到地球生命週期的理論持反對態度,《聖經》一書的“創世紀”篇支持這種理論,《聖經》的故事宣揚了將生命的起源“擠壓”到地球生命週期的宗教文化。夏洛夫和戈登同時反對生命進化論的解讀,他們認為生命比地球的起源更久遠。有證據表明,細菌包子可以封存在冰體中,經過數百萬年的“冰凍期”後重新恢復它們的生命力。

“摩爾定律”證明瞭生命起源於星際塵埃 科技 第3張

天文學家對生命有獨特的解讀,太陽從更早的超新星暴的遺骸中產生,生命“種子”在更早的恆星時期可以保存在氣體、灰塵和冰的雲團中。天文學家在星際物質中找到了有機分子,他們有理由相信,地球生命可以超過地球的年齡,原生體在地球誕生之前的數十億年存在於早期恆星的周圍。夏洛夫和戈登對生命起源的時間解讀適用於“費米佯謬”,或“費米悖論”,費米提出過一種疑問:如果宇宙真的充滿了智慧的生命,那麼我們為什麼找不到證據?

生命的進化有100億年的時間,生命形態達到了目前的復雜程度,人類的文化標識了生命形態最高的復雜性,甚至存在一種可能:人類是銀河系誕生的第一代智慧生命,當我們凝視天空時也許看不到其它的智慧生命,或其它形式的智慧生命可能誕生在人類之後,人類“捷足先登”,最先到達了復雜的智慧生命形態。夏洛夫和戈登的科學觀點可能觸怒一些持傳統進化論的理論家,為了迎接傳統進化論理論家和宗教思想家的指責和批駁,兩位生命科學家需要描述更多的細節方面。

“摩爾定律”證明瞭生命起源於星際塵埃 科技 第4張

(編譯:2013-4-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