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

由於網絡信息的不斷升級

電信詐騙事件也越來越多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1張

各種新式詐騙手段也是防不勝防

而這其中

老年人遭受電信詐騙的新聞

更是屢見不鮮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2張

近日,法國健康雜志《TOPSANTE》的一篇報道稱,易受詐騙可能是老年癡呆症的徵兆!那些接聽未知來電、長時間聽銷售員宣傳而不掛斷、難以掛斷未經許可的電話等,都是容易遭受電信詐騙的表現,而易遭受詐騙可能與老年癡呆症導致判斷力下降相關。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3張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4張網絡新聞截圖

很多人看完,表示不敢相信。那麼,容易遭受電信詐騙,究竟是不是老年癡呆症的徵兆呢?今天就和大家詳細的聊一聊!

什麼是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症又稱失智症、阿爾茨海默氏症,是一種大腦神經退行性病變導致的臨牀綜合徵,臨牀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以及執行功能障礙,乃至於全面性癡呆。

老年癡呆症以神經炎斑、神經元纖維纏結、神經元減少為主要病理改變。隨着病情發展,患者會逐漸喪失認知和行為能力,忘記身邊至親之人,甚至可能忘記自己是誰。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5張

目前,老年癡呆症的發病原因仍然未完全瞭解,大多數認為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關系。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約有老年癡呆患者500萬人,佔世界總病例數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老年癡呆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60歲以上女性患老年癡呆的概率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3倍。中國老年癡呆的患病率已隨着年齡的增加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

易遭受電信詐騙是老年癡呆症的徵兆嗎?

老年癡呆症發病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思維遲緩、容易迷路等癥狀,美國拉什大學阿爾茨海默症治療中心的神經心理學家Patricia Boyle研究發現,患有輕微認知障礙或老年癡呆症的患者易受詐騙。所以,易遭受詐騙可能是老年癡呆症的徵兆之一。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6張

目前,人們對於老年癡呆症的起因和防治存在很多盲區,很多患者和家屬往往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都是自然衰老的正常表現,影響了對老年癡呆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那麼老年癡呆症會有哪些徵兆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老年癡呆症會有哪些徵兆?

1、記憶衰退

患者日常生活表現為“丟三落四”、“說完就忘”,反覆提問相同的問題或述說相同的事情。

2、語言障礙

在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表現為空話連篇、嘮嘮叨叨。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7張

3、視覺空間技能障礙

有些癡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4、書寫困難

研究認為書寫錯誤可能與遠記憶障礙有關。

5、判斷力下降

易遭受詐騙可能與老年癡呆症導致判斷力下降相關。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8張

6、性格改變

一部分患者或變的極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懼,或變的越來越暴躁、固執,還表現出狂躁,幻覺妄想,抑鬱,性格改變,譫妄等,情緒不易控制等精神障礙。

7、運動障礙

疾病中期患者行為可見笨拙,常進行無效勞動,無目的勞動。

老年癡呆症能否治癒?

目前,所有的醫療手段目的在於:

(1)挽救、延長生命。

(2)減輕疾病痛苦。

(3)提高生活質量,對於老年癡呆症的治療亦然。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9張

美國總統里根,1994年發現患有癡呆症,甚至認不出自己的妻子,2004年病故,終年93歲。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2002年診斷為血管性癡呆,會不由自主的問同一個問題,2013年病故,終年87歲。

由於老年癡呆症的發病原因仍然未完全瞭解,因此,無論多麼優越高的身份、地位、經濟、醫療水平,都沒有治癒,最終都走向人生終點。

該如何面對老年癡呆症?

隨着老年化社會的進程加速,許多老年人都患有或即將患上老年癡呆症,而且越到晚期,危害越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

對於正常人羣,除了健康飲食,平時堅持長期鍛煉,每週步數≥7.5萬步能顯著延緩大腦,是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如果懷疑自己或家人出現老年癡呆症的徵兆,應盡早去醫院檢查。

易被電信詐騙竟可能是這種病的徵兆!為了家人趕緊看… 新聞 第10張

大部分人認為,老了有點思維遲緩很正常,實際上,老年癡呆症發病時隱匿,只有盡早發現、盡早幹預,遵醫囑規範服藥,纔是延緩疾病進展的唯一方法,改善患者的晚年生活質量。

生活中,

如果身邊有容易受電信、網絡詐騙的老人,

請多花些時間來陪伴老人,

若出現了上述老年癡呆症的多個徵兆,

建議及時諮詢醫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