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這是個好問題,很少有人比較這兩位,儘管他們身上也有不少相似之處,甚至是獨一無二的特質。

簡短截說,不貼那些大數據、兩人的成長經歷、生辰八字什麼的,上網都能查到。


相同點,進入聯盟之前,兩人都已經掌握了完備、精良的投籃技術

別小看這一點,杜蘭特是07年榜眼,安東尼是03年探花。兩人的天賦無需多言,黑人球員又是高順位新秀,有多麼勁爆的身體素質都不足為奇,但在進入NBA以前就習得完整的投籃技術,實在不可多得。

作為對比,詹姆斯和韋德年輕時投籃都有些問題,詹姆斯投籃時手肘過於外擴,影響穩定性。韋德出手偏慢,射程不足。二位經過多年的反覆磨鍊、雕琢,調整,才精進到今天的水平。

而安東尼和杜蘭特很早就掌握了投籃以及成為進攻全能手的精髓:只會投空位能成為純射手,但要成為進攻全面手可不只要投籃準度,還要求投籃動作夠簡潔夠迅速,銜接運球順暢,能在任何角度做高難度出手,面對嚴防死守也得敢投。

進入聯盟之後,二人都不出意外的打出了人們預期中高效、全面的進攻表現。

縱觀兩人職業生涯的變化。杜蘭特在2011年之前更偏向無球打法,持球技術還沒有像今天這般遊刃有餘。老球迷或許還有印象,杜蘭特在生涯初期有「大號漢密爾頓」的影子,指的是他不厭其煩的無球跑位,大量的利用隊友掩護接球跳投。

2010年他開始打季後賽,碰到了巔峯時期的阿泰斯特,後者用貼身纏繞和無休止的剮蹭給杜蘭特留下了深刻的記憶,2011年西部決賽,老妖基德關鍵時刻主動前來換防,防的杜蘭特不敢放球,38歲的基德用畢生修鍊的神偷功夫又給杜蘭特上了一課,在不斷的磨鍊中,2012年左右,杜蘭特終於練就了嫻熟的持球能力,大幅度變相接急停跳投,機敏的後撤步跳投屢試不爽,他超大的步幅使同樣的動作被他學會後變得無人能擋,他徹底變成「像後衛一樣運球過人的7尺長人」。14-15賽季受傷後,運動能力稍有下降,做動作更小心,但隨著年齡增大經驗日益豐富,打法更聰明高效。然後他就來到了勇士,完美融入了科爾的體系,打傳切時他的無球和跳投完美契合,落定單打時,他又是無解的殺器,詮釋了「死神」的定義。西決打火箭,體現的淋漓盡致。

安東尼在掘金的前幾年,是純粹的小前鋒打法,他在大學時期就練出了精壯的體格,這一點杜蘭特根本比不了,早年的杜蘭特過於瘦弱,對抗喫虧,安東尼一進入聯盟就是飛天遁地的野獸,雖不及詹姆斯那般恐怖如斯,但也屬頂級水平,那會的甜瓜可不是後來的「肥瓜」,突破極為迅猛,敢打敢拼,對抗積極,還很早就學會瞭如何利用傲人的屁股。他生涯的前幾年籃下進攻佔比都在40%以上,杜蘭特生涯最高的一個賽季也只有26%的進攻來自籃下,詹姆斯在騎士1.0時期都沒有過一個賽季籃下比重超過40%。

後來甜瓜變熟了,打法也發生了改變,不再像年輕時的生龍活虎,而是由純粹小前鋒逐漸向小球4號位轉變,安東尼生涯最光輝的一個賽季,08-09賽季打進西決的那支掘金,就是比盧普斯撐住場面,調配隊友走位,安東尼作為進攻軸心,全隊圍繞他制定戰術,充分發揮他陣地戰的萬花筒特質,不必要每個回合都全力猛攻,那是他最舒服的一個賽季。之後到尼克斯,NBA逐漸進入小球時代,安東尼的體型優勢讓他很快融入了小球4號位角色,12-13賽季首輪淘汰綠軍,他長時間作為4號位,同樣是軸心角色。

要說兩人在各自巔峯期的區別,安東尼體型優勢明顯,更多的衝擊內線(尤其早期),能利用屁股的優勢在內線製造空間。杜蘭特無球跑動更多,速度更快,中投更多,衝擊籃下比重少。


當然,從現在的榮譽看來,34歲的安東尼已進入暮年,淪落到被裁拿底薪的地步。而杜蘭特剛到30歲,已經兩個冠軍,兩個FMVP,就算拋去在勇士獲得的榮譽,他也拿到過常規賽MVP,4個得分王,從09-10賽季至今每年都能進入聯盟第一、二陣(除14-15受傷),帶領雷霆打過一次總決賽,常年是西部季後賽勁旅,而安東尼除了經過一次西部決賽和東部半決賽,從未突破過第一輪,在尼克斯更是連續四個賽季沒能進季後賽。差距顯而易見。

兩個進攻天才,無死角的得分利器,差距在哪?

最直觀的就是命中率,杜蘭特職業生涯命中率高達49%。從11-12賽季開始命中率全部超過50%(剛才說了,11年之後他練出了無解的持球進攻)。安東尼生涯命中率44.9%,沒有過超過50%的賽季。

按理說,安東尼的進攻距離比杜蘭特更接近籃下,命中率應該更高,核心問題在於投籃選擇。

安東尼的職業生涯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他的投籃選擇,他有一身足以進入博物館的進攻技藝,他很清楚在什麼時間該用哪一招挑落對手,但他有時卻不願意這麼做。他習慣了無限開火權,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打球,不太在意某一兩個回合的得失。用一種方式沒打進,他會在下一個回合再次嘗試,不管防守人的站位如何,就算不合理也要投,反正他能在任何角度出手。甜瓜在雪城大學時,教練曾說他明明用背身單打的效率更高,卻仍要漫不經心地跳投。因為這樣做他才會開心。

是的,他打球心情波動很大,隨心所欲,似乎總是緊張不起來,正如他黑社會大哥的形象,大氣豪放,見過大場面,關鍵時刻從不手軟,別人緊張的要死,他卻不為所動。但弊端也同樣明顯,他很難保持全場專註,沒有那種「老子今天非贏不可」的求勝心,而是「我想贏球,但我也要打的開心」。

科比在場上總有股殺人於無形的氣質,專註的神情令人髮指,詹姆斯是天生的領袖,靠話語激勵隊友的心,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48分鐘不停歇的奮戰。安東尼同樣作為天之驕子,卻少了這一份氣質。

杜蘭特的氣質其實更不像個領袖,早年的他沉默寡言,現在脾氣大了,技術犯規多了,還變得敏感了,去年的推特事件時常被人提起,現在又頻繁的跟網友「互動」,最近還被調侃地評為「最敏感球員」。

但無論場外的杜蘭特如何,場上的他則是一如既往的高效、果敢、冷靜、精益求精。他沒有科比那種隨時隨地都要置對手於死地的殺氣,更沒有詹姆斯的領袖氣質,但他的破壞力絲毫不差,正如他的外號「死神」,他「殺人」的方式讓人無可奈何,感嘆人生的不公,連反擊的慾望都沒有,就像死神寫下一個名字,結局就已經確定了,他的進攻招數太過全面,接近7尺的身高,卻有小後衛的靈活度,讓人只能望球興嘆,「怎麼會有這種生物」

他和安東尼相比,在場上不會耍脾氣,時刻朝最高效、最合理、最符合時代特點的進攻方式進步。上賽季,他場均投進生涯第二多的三分,中距離跳投命中率接近50%,真實命中率64%,生涯第二高。他在沒有丟掉中投神技的同時,更多的投三分與衝擊籃下造犯規,順應「魔球」時代。以及,他逐漸在向諾維斯基的風格轉型,學會了「金雞獨立」,增加了背身,在剛到30的年紀就未雨綢繆的豐富 武器庫,實屬不易。

一個隨心所欲,風度翩翩,一個沉默低調,如「死神」降臨。兩位球場上的藝術家,巔峯期皆是呼風喚雨的存在。從成為引領時代的巨星的角度看(喬丹、科比、詹姆斯),他倆性格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杜蘭特已經登上王者之巔,歷史地位還在提升,安東尼巔峯已逝,卻始終沒有大突破。

時也,運也,命也!

歡迎關注公眾號:木南說球

http://weixin.qq.com/r/EjrK0i7EkXPurWqx928A (二維碼自動識別)


雖說都是去了大球市球隊,但畢竟球隊不同。

一個是誘惑多,壓力大,更急功近利的紐約,不能再讓人紙醉金迷的地方,

一個是建立了贏球文化,球隊氣氛融洽的奧克蘭,給你足夠空間調整打法,雕琢技術的地方。

不同的環境決定不同的心態和場上表現。

另外杜蘭特的進攻無解是在有下限保障的。即使再低迷的場次,一看技術統計還是20左右的得分。安東尼早年癡迷中距離長時間試探步,後期身體素質下滑迷信中遠投,終場數據結果波動的厲害,另外再進攻選擇一直有偏執的傾向。

最後,杜蘭特的組織能力可能是一直被璀璨的進攻技巧掩蓋,實際上杜蘭特作為戰術軸心效果不錯。安東尼整個職業生涯一直主要定位為終結點,除去戰術輪轉助攻以外,鮮有個人發揮的組織表現。

最後總結一句,給我的主觀感覺,安東尼更像是各種進攻技術的標本,杜蘭特是進攻殿堂裏供奉的神像之一。


瀉藥

和題主一樣,我一直覺得甜瓜和kd有些相似之處,比如說他們都是聯盟數一數二的中距離單打手、比如說他們在國家隊環境(也就是fiba規則)中,都是無敵的大殺器、以及他們都是三號位中頂尖得的分手。

但是要說他們有什麼不同?

1、打法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kd除了是個無差別錯位的超級單打手之外,他還擁有著聯盟中中上水平的無球跑動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說kd是個能夠融入任何體系的超級巨星,他是聯盟中為數不多持不持球都能打出爆炸表現的球員(還有庫裏)。

而安東尼則是一個需要找感覺和節奏得球員,當他擁有無線開火權的時候(紐約、掘金),他是個得分王,只要讓他在找到節奏,誰來防都不好使;但是如果他找不到節奏(雖然很少見),他也會頂著兩三個人的防守出手。所以甜瓜在有基德、比盧普斯、菲爾頓這些優秀的組織者幫他找節奏時,總能打的順風順水。但是當他失去無線開火權得光環後,他的無球能力不足以讓他融入一個陌生體系,因此在雷霆打的不順心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2、防守上的巨大區別

kd在轉會到勇士之後,他的防守進步的程度可以用騰飛來形容。在常規陣容中,他是三號位上的頂級單防者、弱側優質補防者。而在小陣容中,kd擁有的高度和長臂,讓他能夠為勇士貢獻出非常優質的護框(我甚至有時候能看到kg的影子)、而高效的橫移有讓他在換防小個時不喫虧、優秀的身體素質還能讓他時常貢獻出詹姆斯騎士1.0時期的那種追帽。但是有一說一,kd的協防意識還稱不上優秀

甜瓜的防守就是時常會隨著他的進攻效率不斷波動起伏,經常會給人一種:老子這球投進了,這球一定要防下來,再打進一球,打一波高潮出來;馬德這球又沒投進,懶得退防了,人間不值得。的感覺。況且甜瓜得身體天賦其實相當優質,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雷霆小陣容裏打四號位時,防守總會有些力不從心。

想到再寫


我覺得杜蘭特比安東尼強在更會打無球。

而且杜蘭特實際上更謙遜,雖然他會推特懟人。


謝邀。看到這麼好的問題,我隨即採訪了兩位當事人:

安東尼採訪實錄:

安東尼說:這些年,網友有兩件事最煩我,

第一件,就是將我跟勒布朗對比。然後結果當然你知道,永遠都是我完敗。

第二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有了「社會大哥」的人設。社會我瓜哥,難道是因為你們覺得我長的像任達華?

所以拿我跟阿杜比,結果如何,我都不會在意,

因為,

我還在煩心於前面那兩件事。

阿杜採訪實錄:

杜蘭特說:你知道嗎?最近又很多人在噴我,說我敏感之類,卻不知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你知道我最近在聽什麼歌嗎?

隨即,他打開手機外放,點了兩下,音樂開始響了起來,我仔細一聽,赫然是熟悉的聲音:

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

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

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

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汪峯《存在》

我還沉浸在汪老師歌聲裏的時候,他關掉了手機,然後說:

是的,我在刻意保持憤怒。當我離開雷霆加入勇士,當我不斷挑戰裁判喫T,當我怒懟網友,我難道不知道會招黑萬千?你知道嗎?他們的黑,能讓我保持憤怒。

他抬頭悠悠的望著天花板接著說道:

球技到了我們這個地步,要再往前很難了。帶著憤怒打球是我前進的另外一種方式。所以,

你覺得我會真的在乎別人說安東尼比我好,或者我比安東尼強之類的話嗎?

當我能在幾千萬觀眾屏息凝視的總決賽,挺身而出,投進殺死比賽的某一球,我就彷彿回到了年少時,只有我一個人的球場,夜幕即將降臨,萬籟俱寂,只剩下我和籃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