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牛初乳,還得追溯到衛生部在2012年發布的一項規定。

這項規定中提出,嬰幼兒配方食品中將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製品。

加上人們知道牛初乳中含有激素,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就得出了「牛初乳會導致孩子性早熟。」這樣的結論。

真是奶牛聽了都不開心。

達嬸兒闢謠

其實,有關行業曾對牛初乳中50種激素的含量進行了測定。

結果顯示牛初乳中的激素與普通牛奶並無統計學差異。

用「人話」講,就是差不多的意思。

而人乳中,尤其是人初乳中同類激素的含量反而高於牛初乳和普通牛奶。

達嬸兒打個比方,如果喝牛初乳能讓寶寶性早熟,那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是不是比這批寶寶還得更早熟一點?

而不推薦寶寶吃牛初乳的真正原因是:

一來牛初乳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好,也沒啥提高免疫力的神奇功效;

二來,牛初乳的營養結構並不適合寶寶,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還會有導致寶寶過敏的風險。

崔玉濤育學園 查看官方網站 育學園-崔玉濤醫生權威懷孕育兒助手


隨著收入的提高,各種高端洋氣上檔次的營養保健品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牛初乳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嬰幼兒保健品,商家宣傳其可以提高免疫力、讓寶寶少生病。牛初乳對提高免疫的效用尚無可靠證明,但是原衛生部在2012年早就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食品中將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製品。  

相關行業曾在2009年對牛初乳中50種激素含量進行測定,結果牛初乳中的激素與普通牛奶並無統計學差異,當然也有數據說牛初乳里的激素水平是普通牛奶的5~10倍。但是,相同類型的激素,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一般高於普通牛奶和牛初乳。如果牛初乳(或牛奶)中的激素可以導致性早熟,那豈不是母乳餵養的孩子個個都要性早熟了? 

原衛生部之所以在《關於進口牛初乳類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函》中提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是從營養角度考慮的,牛初乳「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加工嬰幼兒配方奶粉」,而且還有個原因是配方奶粉已經可以滿足孩子的營養需要,添加牛初乳不僅沒有必要,還會因為概念炒作而誤導消費者。

之所以有媒體報道:「平均每天就有20名左右的孩子被確診為性早熟,他(她)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長期食用牛初乳」,其實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個認識誤區,那就是對相關性和因果關係的理解,兩個事物之間有相關性,不代表兩者間存在因果聯繫。如果願意花時間尋找,同樣會發現這些性早熟兒童還有其他一些共同點,比如「長期喝水、長期吃飯、長期吃綠色蔬菜」等,但這些跟牛初乳一樣,都不是引起性早熟的真正原因。


有關牛初乳中含有的生長因子,因為可能導致寶寶出現性早熟,一直頗有爭議,其實,該生長因子屬脂溶性物質,在牛初乳生產過程中已經通過脫脂技術去除了。只要是選擇經過了國家標準檢測的合格品牌,就很安全了。因為湯臣倍健牛初乳是含有大量對寶寶有益的物質,還有曾強寶寶免疫力的免疫球蛋白lgG,紐瑞滋牛初乳還可以,是經過國家標準檢測的合格品牌,是可以增強抵抗力的。


小娃娃三周歲前是個免疫力低下的時期,針對性的注重哺乳及其它飲食非常重要,牛初乳雖說營養價值相對較高,但你購買的是真正的牛初乳么?適當的善食和正確的衛生營養及看護足以確保嬰幼兒的健康發育,日常的看護中應適當的帶其去戶外活動活動,照照日光浴.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對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及其有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