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博愛國小校長古金益,暑假受「全球檯灣研究中心」邀請前往美國舉辦「美景臺灣」水墨個展。(古金益提供)

2018-08-27 13:37

〔記者歐素美/臺中報導〕原住民籍的臺中市博愛國小校長古金益,暑假受「全球檯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GT I)」邀請,前往美國華盛頓州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辦「美景臺灣」水墨個展,在展出的23件作品中,包含6件帶有原住民元素的作品。古金益表示,能夠將代表臺灣在地文化藝術特色的「臺灣彩墨畫」帶到美國,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文化傳揚!

古金益校長師承「現代國畫畫派」創始名家陳銘顯教授,學習水墨超過20餘年,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現臺中教育大學)畢業,從事教職後再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深造,畢業後專精於原住民議題的創作,是臺灣目前少數針對原住民族羣為主題創作的水墨畫家。

「全球檯灣研究中心」是在美臺灣智庫,古金益於7月26日到8月3日受邀到美國舉行個展,共展出23件作品。其中原住民族題材及具有臺灣風格的大甲媽繞境巡禮作品,為人所關注,除了向國外人士宣揚臺灣美麗的人文生態環境的景色,更介紹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特色。

古金益說,他一直相信所謂的國際視野、國際素養,就是一種在地文化的延伸!並一直以身為臺灣原住民感到驕傲,很開心透過展覽讓外國人士看見臺灣之美,更認識臺灣最美麗的少數族羣原住民!

古金益喜歡用故事性、敘述性的方式呈現作品,被譽為「說故事的藝術家」!他希望未來能以「純原住民議題」的水墨作品,向大家呈現原住民文化之美。其作品《不見山林》,表達的是臺灣原住民族到了適學年齡,就必須走出部落至外地求學,而面臨族羣認同的疑惑及社會適應的問題;《金門頌》則表達金門的戰地文化,作品以分割、重組、整合的蒙太奇手法完成。

古金益作品《不見山林》。(古金益提供)

古金益作品《大甲媽祖遶境》。(古金益提供)

古金益在美國華盛頓州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辦「美景臺灣」水墨個展。(古金益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