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自媒體平臺怎麼砸錢做內容分發平臺,自媒體賬號運作倒是非常吸引人。

自媒體在內容上有點像早期的微博營銷號,通過做視頻搬運工在各個媒體發布。「騙取平臺補助」和「獲取高額流量廣告分成」為主要變現途徑。

見過一個自媒體人做視頻搬運工是他賺外快的方法。上線三個月,累計播放量已經有接近500萬,每月獲得的額外收入超過3000元。讓我見識到視頻搬運工如何野蠻生產內容出來,從網上找300多字,修改,再加上自己的「想像」,貼上兩張圖片,想一個吸引人的標題,發布。一天100篇文章,不求質量,仍然能獲得幾十上百萬萬的點擊量,也有千把塊錢。

自媒體做號者是一個邊緣隱祕羣體,卻在自媒體平臺紅利下飛快的成長,和平臺玩著捉迷藏的遊戲,有的甚至還得到一些平臺的暗中扶持。

「做號」只是一種更形象的說法。它指的是註冊大量的賬號,通過抄襲、偽原創等各種低成本生產內容的方式,獲得大量流量,賺取廣告分成。

互聯網不缺乏草根,這些做號者就像當年的站長一樣,瘋狂製造內容垃圾,每天產出幾千篇文章,單個平臺每天閱讀量1000萬保底,他們每天開工,就像小強一樣頑強的活著。

五分鐘寫一篇文章,標題是有套路的。

自媒體

無論是今日頭條,還是企鵝自媒體平臺,或是網易號,一篇稿子能不能賺錢,標題佔了80%的因素。

一篇文章如果被平臺推薦,或是被機器認為受眾很喜歡,至少千元以上的保底收入,而內容的成本,只需要5分鐘到10分鐘。

對於平臺來說,標題黨的低質內容傷害用戶體驗,所以現在平臺都意識到了內容品質的重要,大力扶持原創內容,就像頭條號的千人萬元,企鵝號的芒種計劃,UC號的量子計劃。

從人性方面來說:色流量超越一切,這是免不掉的網路效應會讓問題集中顯現出來,就算是人工演算法也不能徹底斷絕這種流量。

對於自媒體運營的一些心得經驗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有很多同學對自媒體有剛剛接觸

的,也有運營很久時間的。如果你有更多更好的運營經驗,歡迎跟大家分享交流。(聯

系我來免費領取一套價值3980元的自媒體運營教程一套),對於自媒體創作這條道路,

需要我們不斷的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