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一名大学生去肯亚当国际志工,却因没照医嘱,预防疟疾的药物只吃了三分之一疗程,返台后高烧不退、全身无力,经确诊得到疟疾。

随著海外背包客、志工服务风潮兴起,近年前往非洲、中南美洲的旅客也不断增加。民众出国前该注意哪些事?

Q1.我要出国,怎么知道当地是不是疫区?要不要打疫苗或吃药?

预计出国的民众,可先上疾管署网站「国际旅游处方笺」页面,查询目的地有哪些传染病疫情、需要哪些预防措施,再于出国前1个月,到各大医院的旅游医学门诊挂号,让医师评估是否需要施打疫苗或服药。

Q2.我要前往疫区,但来不及挂号,怎么办?

台大医院北护分院家医科主治医师李伊真指出,有些民众直到出国前1周、甚至前两天,才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挂号,急急忙忙跑来旅游医学门诊咨询。

此时医师通常会评估民众预计待在国外的时间,以及疫苗或药物本身的保护力,来决定处方。「如果只前往疫区3~5天、疫苗保护力又有等待的空窗期,这时候打疫苗也来不及生效,可能人就回台湾了,」坜新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桃园国际机场医疗中心经理罗锦祥说。在这种状况下,有可能不施打疫苗,而是由医师建议做好其他防范措施。不过该不该打疫苗、吃药,仍应由医师评估,民众切勿自行决定。

Q3.疟疾的预防用药没照疗程吃完,就完全没有保护力吗?

是的。只要没有完整吃完,就没有保护力。并且,疟疾至今仍无有效疫苗,只能靠服用药物、避免蚊虫叮咬来预防。

李伊真说,前几天就有民众到台大医院旅游医学门诊咨询,说刚从疟疾疫区回来,在当地吃了领队给的预防用药,但因为担心出现光敏感的副作用,就自行停药。返台后才看到男大生的新闻,担心会不会也感染了疟疾而不自知。

根据疾管署资料,疟疾潜伏期通常为7~30天,但也可能长达数月。因此民众返台1年内,如有发烧、肌肉酸痛、恶心等疑似症状,都建议咨询旅游医学门诊医师,主动告知旅游史、以及是否曾服用相关药物,借由检验血液中是否有疟原虫,以诊断是否感染疟疾。

李伊真补充,台湾主要的疟疾预防用药有四种,包括羟氯奎宁(hydroxychloroquine)、美尔奎宁(mefloquine)、去氧羟四霉素(doxycycline)、以及Malarone。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用药规定与副作用,不同地区的疟原虫也有不同抗药性,所以必须依照医师处方服用,切勿自行用药或停药,也不应吃别人给的药。

Q4.疫苗打了、药按时吃了,就足够吗?还要准备什么?

罗锦祥说,也有民众误以为打了疫苗、吃了药,就一定没事。其实任何疫苗与药物,保护力都并非百分之百,还是要搭配预防措施。

李伊真提醒,若前往疟疾疫区,即使已服药,更重要的是避免被蚊虫叮咬。例如前往水边、丛林,最好穿著浅色长袖长裤、并选用含有DEET成份的防蚊液。

延伸阅读:

豪大雨淹水后,6招远离传染病

别把自己卖给工作!一个小改变,就能翻转人生

长寿经济大浪潮!10/12专家带你瞄准大人商机,开创第二人生新服务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