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屏東有產山竹,今年產量8000斤。(圖/山竹狸團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高雄有產山竹,今年產量8000斤。(圖/山竹狸團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在臺灣消失16年的水果之後「山竹」經農委會今(13日)宣佈最快今年7月後,就會公告重新開放從泰國進口,消息一出勾起不少人當年品嚐的甜滋滋回憶。高雄山竹農民蔡福在當年嚐過山竹滋味就難忘懷,決定展開「自種自喫」計劃,他接受《ETtoday新聞雲》獨家專訪時透露,經17年終於種植出口感綿密、產量超少,一收成就被搶購光的「果後」。

蔡福在說,2001年,朋友送他品嚐山竹,那滋味永難忘懷,決定自己種自己喫,於是展開孵苗計劃,前幾年,只開花不結果,到了2013年,辛苦終於有了代價,產量約僅100臺斤。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屏東有產山竹,今年產量8000斤。(圖/山竹狸團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蔡福在嚐過山竹滋味難忘懷,展開「自種自喫」計劃。(圖/山竹狸團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到了今年也就是2019年,屏東龍泉加上高雄茂林的種植總面積約5甲地2000棵山竹樹,已有200棵結果,產量近8000斤,「1月開花,4月結果,都是採網路訂購,產量很少,每次都秒殺,不用宣傳,一下就賣光,知道的人不多。」

蔡福在說,南部農民種植的山竹甜度約12度,口感綿密,「通常9分熟時採收,消費者喫到的時候,滋味最適中。」至於和他當年喫的山竹差多少?他笑言,越南平陽省農業區生產的山竹送到胡志明市大約要1周,所以大約在7分熟時就採收,甜度約6、7度,口感微澀。「當然是自家種的好喫啊!」

▲高雄屏東有產山竹,今年產量8000斤。(圖/山竹狸團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蔡福在說,南部農民種植的山竹甜度約12度。(圖/山竹狸團隊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防檢局植物檢疫組組長陳子偉今天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提到,山竹從民國92年因「果實蠅」問題,開始禁止進口,隔一年泰國曾表達想再重新進口到我國意願,主要就是認為臺灣很有市場,因此多年來,泰國不停研究、想方法,就是要完全消滅病蟲害,直到今年才確定能有效避免「果實蠅」,才提出申請資料也獲臺灣專家認可,預計最快今年7月後就會重新開放進口。

陳子偉表示,到時山竹要進口到臺灣前還是要經 「蒸熱處理」,以100%進行殺蟲外,供果園也要有官方執導實施的防病蟲害措施、回溯等12項處理機制。泰國提出「蒸熱處理」方法,是利用46度的高溫,處理56分鐘,纔能有效杜絕蟲害一事。蔡福在表示,蒸熱處理當然是必要的,至於口感「當然無法像新鮮的那般好。」

其他人也看了...

水果之後「山竹」消失16年後回歸 防檢局:最快7月後公告開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