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策略部主管郭強盛 (Jonathan Garner) 認為,價值型股份將繼續跑贏成長型股份,看好香港銀行、電訊和公用股

香港經濟日報援引郭強盛分析,高股息價值型股份往往能在宏觀經濟環境不明朗、波動性高時異軍突起,加上價值型股與成長型股份的預測獲利收益率差距收窄,反映整體成長型股估值偏貴,故建議投資者繼續採高度防守性策略。當中,看好股息率至少達 3.5%,以及賺取港幣收入的公司,包括本地銀行,香港電訊,和公用股

郭強盛補充,大陸近月強調積極財政政策,又擬加大基建支出,因此部分與此相關的鐵路股,鋼鐵,和水泥股或有投資機會。另外,他亦看好上游能源股。

科技板塊近月弱勢,更曾迎來拋售潮。郭強盛表示,該行去年 9 月起已看淡科技硬體股,及至今年 2 月,中國互聯網股經過強勁炒作後,不論與自身歷史水準或美國同業比較,估值均屬偏貴,同時大陸經濟增長和消費者信心皆走下坡,故大摩當時亦對中國互聯網股份看法轉為負面。

郭強盛進一步指出,即便市場近月已下調整體科技板塊的獲利預測,不少股份業績仍然遜於預期,故不排除科技股將續現估值向下修正情況。

郭強盛及其團隊本月已把海康威視 (002415-CN) 等科技股剔出大陸和香港焦點股份名單,同時換入中國中車 (1766-HK),潤電 (0836-HK),新奧能源 (2688-HK) 等防守性股份。目前現時大陸和香港焦點股名單以金融,公用,資源股為主,未有太多增長股。

不過,郭強盛強調,亞洲人財富不斷累積,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也愈見殷切,所以醫藥板塊仍有長期增長潛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