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發現,孩子間的差距往往非常大。即使是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授課。

有些孩子,思維敏捷、會舉一反三,平時不見得多用功,但是考試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有些孩子,思路不清,同一道題反覆出錯,即使認真聽課、努力學習,也總是進步甚微。

花費了比別人更多的精力,卻沒有達到別人1/3的效果。

有一種學習工具,可以將枯燥的信息變成易於理解的圖畫,幫助孩子快速理清各種邏輯關係、構建知識框架,提升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

沒錯,被你猜到了,它就是有著「大腦說明書」之稱的——思維導圖

」Thinking Maps。

而思維導圖有這麼多種,如果你覺得混亂不知道怎麼選擇,不妨可以看看以下這張萬能的思維導圖哦!

只需要一張思維導圖 ,雖然這張圖看上去很奇葩,但卻可以幫助語言訓練和記憶訓練,不僅是小朋友,大朋友也適用!

之所以說這張思維導圖奇葩,是因為它有一個奇葩的名字——Can/Have/Are表。

不要小看這張表,在美國,每個小學在上課時都會用上。

告訴小朋友:

1. 可以做的事情(can),包括讀書、寫字、學習;

2. 所擁有的東西(have),包括書桌、書包、活頁夾;

3. 是什麼樣的人(are),包括大孩子、聰明、讀書人。

它實際上就是思維導圖中Tree Map的一種,樹根是主題,樹枝是Can、Have、Are這三類,而樹葉就是填充的內容。

可別小看了這張表,對於訓練演講、寫作、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那是太太太有用了!

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考驗孩子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對事物的描述和表達。而對於小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個能快速認識事物的好方法。

什麼是Can/Have/Are表?

比如,老師給孩子們讀了一個關於企鵝的故事:

然後給學生每人一張表,要求孩子們寫出企鵝可以做什麼(can)、有什麼(have)以及是什麼樣子的(are),

最後根據寫的內容,挨個上台介紹一下自己對企鵝的觀點。

整個過程就是考驗孩子對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對於事物的描述和表達,這也是美國學校訓練孩子閱讀、演講、寫作能力而經常採用的一種教學手段!

不光是企鵝,如果想帶娃認識別的動物,也都可以用這種表來描述呢!

比如章魚

比如小雞

比如蜘蛛

其實,不僅僅是認識動物,各種科普類的名詞都可以用這張圖來學習,

比如認識宇航員

比如了解消防員

Can/Have/Are表的變種

除此之外,Can/Have/Are表還可以根據實際用途改變,比如在認識新朋友時,可以變成Like to/Can/Are表。↓

對於描述植物,可以用Have/Need/Give表格↓

在了解名人時,可以變為Was/Had/Wanted表.↓

在寫自己的夢想時,用Can/Have/Need表描述會更清晰哦!↓

如果單純想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可以從孩子喜歡的東西出發,比如爆米花,可以用Smells/Tastes/Looks/Sounds/Feels表格。↓

Can/Have/Are表的好處

Can/Have/Are表很適合那種針對一個名詞展開描述的場合,通過讓孩子多講一些描述性的詞語來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

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布置這項作業:主題是介紹媽媽。

因此,可以選擇用Can/Have/Are表的格式來套,

首先介紹「Are」,說媽媽漂亮啊、聰明啊、善良啊、對人很nice啊……

然後介紹「Have」,說媽媽有烏黑的頭髮、黑色的眼睛……

最後介紹「Can」,說媽媽能燒很好吃的食物、能講好聽的故事……

只要按照這些格式一條一條講下來,條理就會很清晰,孩子在表述的時候也不會出現語塞的情況!這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記憶能力能有很大的提高。

Can/Have/Are表平時怎麼用

1、首先要學會製作Can/Have/Are表。這點很簡單,自己在電腦上列印出來,或者和孩子一起動手畫出來都可以。

2、平時在給孩子講故事、讀書的時候,可以指定書中的一個主題,讓孩子將這個主題相關的Can/Have/Are寫出來。

3、然後讓孩子根據自己填寫的內容,自己再講一遍即可!

美橙美語歡樂天地(MyChamp Funplex)是專為2-18歲青少兒創造的充滿歡樂與自由的純正英語學習環境。 在CLIL融合教學法的基礎上,通過開放、自主、合作、思考、實踐的TOPIC探究式學習和線下+線上、課堂+課外、學習+運用的3+立體浸入式課堂,傳遞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的概念,培養孩子形成英語思維,運用純正英語自由思考、自如表達,為孩子們探索未知世界、體驗多彩人生打開一片歡樂天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