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遠出打工,只想爲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他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上個好的學校,吃好的、用好的,可是他們從未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沒有想到他們給予的這些是否是孩子真正缺少的。可能有些孩子所希望的並不是這些,他們只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伴在自己身邊,陪着自己一起成長。他們也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放學回家,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媽媽談談學校的趣事,跟爸爸媽媽說說自己的心裏話。但是,如今很多父母卻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忘記了孩子也需要陪伴。

  在小編上初中時,我們班裏曾有一個同學,單親家庭里長大,對父母的家庭教育這方面尤爲敏感。那時的他囂張跋扈,經常欺負同學、遲到、早退,然而這些東西彷彿已成爲他身上的一種標籤。小編聽到同學們有時會討論他,說他在家裏很孝順,但是在外面不知道怎麼,彷彿就像是一個刺蝟,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刺都豎起來。那時,小編就在想,可能這就是因爲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愛的原因吧。

  中學時,小編的班主任曾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故事大概是一個10歲的小男孩,爸爸媽媽外出打工,把他留給家裏的爺爺奶奶照顧。於是,發生了這樣一幕。男孩在奶奶做飯時,經常鬧騰,有時甚至把自己的鞋子從窗戶上扔出去,每天各種搗亂,爺爺奶奶很是生氣,網友知道後:好痛心啊!

  但是可能爺爺奶奶比較瞭解孩子的心情,雖然生氣但是也很呵護孩子。但是男孩他不也不會去做很過分的而事情,他只是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可以多陪伴一下自己。男孩子有錯嗎?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會覺得男孩做錯了,但是有人卻覺得男孩只是太缺乏父母的關愛了。因爲父母經常不在身邊,他們變得格外敏感,對外界的事情都格外在意。

  下面,小編給各位父母提出一些建議:

  1.睡前遊戲

  父母可以每晚睡覺前做一些小遊戲,例如:玩積木、聽啓蒙英語等,這些對孩子都是有莫大的幫助。時間長了,久而久之,會對孩子的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2.睡前溝通

  父母應該和孩子多進行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看法和想法。爸爸媽媽每晚睡前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可以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利於提供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於父母縮小孩子間的距離,和孩子變得更加其親切。

  小編覺得父母有時間就多抽空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聽孩子講講學校發生的事情,這樣都會有利於親子的成長。人們常說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小編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父母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