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戶口解決了!這幾類城市全面放寬落戶。

  4月8日,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提出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 300 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

  城市規模如何劃分?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指出,“十三五”期間,城鄉區域間戶籍遷移壁壘加速破除,配套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以上。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各地區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比2013年縮小2個百分點以上。

  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 (國發2014第51號文件) ,我國城市被劃分爲五種標準:

  (1)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

  (2)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至1000萬;

  (3)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500萬,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爲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爲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至100萬;

  (5)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爲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爲Ⅱ型小城市。

  (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記者瞭解到,這與《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表述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時該規劃提出,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根據《2017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結合公開資料,統計梳理髮現,目前城區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廣深這四個超大城市,還有天津、重慶、武漢、成都、南京、鄭州、杭州、瀋陽、長沙爲特大城市。

  換句話說,之前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戶籍是要嚴控的,現在新表述是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二三線城市最受益

  根據政策,未來除了以上所說的13個超大、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將全面放開放寬落戶限制,這個過程中,有一大批二線城市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蘇州、合肥、濟南、青島、大連、廈門、寧波、昆明、石家莊、南昌、福州等城市。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當前我國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了16個百分點。這其中,絕大多數就是城市中,落不了戶的。尤其由於學歷在大專以下、在二線城市中落不了戶的佔了相當大的部分。因此這些城市放開放寬落戶,有利於加速推進戶籍人口城鎮化,加速這些城市經濟社會發展。

  與此同時,這些二線城市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對加快新型城鎮化具有重要意義。在京滬等超大城市控制人口規模、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夠的情況下,二線城市就成爲人們落戶的重要方向。

  此外,部分三四線城市也將受益。張大偉分析,由於一二線城市房價較高,而農村地區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又相對之後,因此,有不少人爲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會選擇房價相對合理的三四線城市,實現就近落戶及置業。

  京滬落戶有戲?

  根據瞭解,在全國目前嚴格控制戶籍的超大城市,只有京滬。但是由於全國其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掀起給錢給房直接入戶(給房租補貼、給低價商品房)人才大戰,京滬也面臨全國人才爭奪的巨大壓力。

  2018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5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64.6萬人,減少了29.7萬,常住本地戶籍人口,增加了13.2萬。

  2018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爲2423.78萬人,比上年增加5.45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47.57萬人,增加1.92萬;外來常住人口976.21萬人,增加3.53萬。

  但是另外兩個超大城市深圳和廣州,都在迅猛吸引大學生入戶。至於武漢、西安、杭州、南京、長沙、成都、瀋陽等城市都在全國實施對大學生的爭奪大戰,目前最新的情況是,蘭州、石家莊等地進一步放寬限制,石家莊是採取無任何門檻的入戶政策。

  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淨增40.60萬人和49.83萬人,在全國位居前兩名。

  另外各個特大城市在狂吸人才,杭州的2018年末常住人口增加了33.8萬,寧波增加了19.7萬,武漢增加了18.81萬,青島增加了10.43萬,廈門增加了10萬,合肥增加了12.2萬,長沙增加了23.66萬,南京增加10.12萬,成都增加了28.53萬人,西安增加38.7萬,鄭州增加25.5萬,重慶增加了26.63萬。

  在國家發改委發文提出超大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的新政後,可能全國城市對人才加大力度爭奪的步伐會加快,相應大戰激烈程度會進一步上升,而京滬對人才的戶籍鬆動程度會加大,已經自不待言。此前在2018年北京首次對6000名外地戶籍人才實施了積分落戶,2019年北京新一輪積分落戶打分也將開始。最終京滬對戶籍放鬆到何種程度,還需要拭目以待。

  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重點任務》還說了這些

  記者梳理出《重點任務》的六大要點如下。

  1、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2、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3、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4、全面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線上結算率,推進遠程醫療和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

  5、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符合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

  6、紮實開展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實施情況跟蹤評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羣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

  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北京日報客戶端、第一財經

  責編:日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