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三的海軍簡直無法直視,也就潛艇撐場面了,如果多幾艘戰艦,英國壓力也沒那麼大吧

順便問一下,如果德三支援日本me262會怎麼樣


日本自身難保,雖然在珍珠港重創美國海軍,但美國海軍勢力尚在,切不說珍珠港的航母躲過去了,美國本土的強大艦隊隨時可以增援。你知道造一艘航母需要幾年啊,別說幾艘了

即使日本可以派出一艘航母去德國。但你覺得能開到德國嗎,半路還有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呢。雖然在新加坡 英國海軍被殲,但是那是遠離本土,沒有空中支援,當時新加坡也沒航母。如果日本海軍開到大西洋,英國海軍是不會放過他的。那時候日本就是遠離大本營,孤立無援了。

德國潛艇曾與日本會師過,也對日本進行過技術指導。但是太平洋海戰跟大西洋海戰有根本的不同。大西洋海戰是破交戰和護航戰,目的是切斷海上交通,困死英國。盟軍就是維護這條線。所以這樣潛艇就發揮了重大作用。而太平洋戰爭,本身海域廣闊,另外美國不存在海上補給問題,倒是日本存在。你日本有潛艇了,也發揮不出破壞交通的作用。潛艇主要是對付商船的,遇到戰艦他都逃,尤其是驅逐艦。雖然有時潛艇也擊沉過戰艦,但從大西洋戰史看,潛艇主要是擊沉商船,也是德軍目的所在

戰爭打的太早了,雷德爾的Z計劃就開了個頭,說好的再等十年呢?德三的海上力量確實不夠看,所有軍種中也是最不被看得上,就是說德三海軍太弱了,哪怕戰爭剛開打的幾年,德軍在歐洲橫行霸道,海軍也是在大洋上讓人打得跟過街老鼠一樣,慘不忍睹。

而日本是島國啊,性質跟英國差不多,想腰杆子硬沒點兒海上傢伙事兒是萬萬不行的,但就這樣,再加上偷襲都搞不定美國,萬萬是沒法兒支援德三的(其實就我看來,太平洋戰爭自日本偷襲珍珍珠港之後,日本一直在走下坡路,美帝的工業製造服務戰爭之後確實可怕)就屬於「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也就沒法兒拉難兄難弟一把了。

其實我們說點實在的,指望日本支援點艦船給德三,真的不如關東軍在遠東狠狠給毛子背後捅兩刀,這樣真的能給東線緩解很大的壓力,斯大林也不會大搖大擺地調百萬遠東軍去西線。問題是小日本好像懟不過毛子.....在諾門坎被打慫了嗎.....

可惜沒有如果。


跨越兩個大洋,將戰艦從亞歐大陸一端開到另一端…

這種瘋狂想法歷史上有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失敗案例——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波羅的海艦隊。

當然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技術力量已經比日俄戰爭時期高得多,但要實現這個戰略規劃仍然有諸多需要克服的難題。

首先,支援歐洲戰場,日本需要派出多少戰艦?派多了,太平洋戰場會不會出現兵力捉襟見肘的窘境。派少了,萬一路上被英國皇家海軍伏擊怎麼辦?

其次是補給問題。日德在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沒有殖民地,沒有港口戰艦進行遠距離航行怎麼補充燃料和淡水。尼古拉二世的波羅的海艦隊就深受其害,以至於當他們抵達遠東時想的第一件事不是作戰,而是趕緊開到海參崴進行休整。當然,如果樓主所謂支援戰艦不是去歐洲作戰而是對皇家海軍作戰起到牽製作用的話,那麼山本五十六已經做了,他在新加坡這麼做了,在印度東海岸也這麼做了。然後中途島海戰打掉了聯合艦隊狂妄的自信,本土防禦圈都忙不過來,哪還有空去支援德國。
日本自己不夠用吧,畢竟海相是想打美國,佔據太平洋的存在。
德國就算要,IJN也不會給,就算IJN同意,德國設計師又未必同意。


咋支持,全扔在中國和太平洋,這還應付不過來。。又不是像現在中國一樣下餃子

軍艦從日本開到德國,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路上給人半道一截就傻逼了……


首先,日本的國力與德國並不在一個水平上,德國已經橫掃大半個歐洲,英國已成孤島,只要切斷英國的補給,英國就會不戰而降,所以,封鎖這種工作,潛艇是非常合適的,德國的潛艇就不用多說了,所以並不需要日本給強大的德國提供裝備。其次,日本的政策是南進,也就是攻略太平洋諸國最終孤立美國,作戰艦艇對其格外重要,自己目前的都不一定夠用,而且損失一艘日本很難短時間內再造出一艘,所以不會支援遠在萬里之外的德國。

再說說飛機,日本在對付亞洲這些弱國的時候,憑藉零式可以很輕鬆的獲得制空權,無需德國更厲害的戰鬥機,太平洋戰場上初期零式也是佔盡便宜。而且對於日本來說,零式造價低,機動性好,航程遠,是很理想的艦載機,而德國的me262或者其他型號飛機大都不太適合在航母上作戰,所以即使德國的戰機送過來,也沒有什麼大用。


梅塞施密特262投入實戰的那年頭,即使德三把技術製造提供給日本,日本有能力湊齊大規模製造的原材料嗎?就算德三造好了整機,怎麼跨越大洋給日本運過去?就算運了過去,日本還有這麼多燃料讓它飛起來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