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3 RAW的達芬奇後期流程,HOMEBOY Cine Studio特供

近期小編推送的兩篇關於魔燈破解固件的文章,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回應。許多朋友紛紛發來郵件交流諮詢使用5D3拍RAW的心得。正如小編在此之前所說,使用魔燈固件拍RAW,在拍攝階段其實沒有太多的煩惱,只是在後期處理的時候流程稍許有些繁瑣。

如果用達芬奇流程來處理 DNG 格式的 RAW 的話,相對會簡單一些,但是在製作代理文件和調色套原底的時候,還是有不少技巧的。許多朋友在實戰過程中也卡在了這一塊。既然在Photoshop里可以在LOG色彩空間處理相機的RAW素材。

相關的內容,可以參看我們之前的這篇文章:

《RAW to Log,讓你的照片擁有電影工業級別的調色方法》

文章鏈接:107cine.com/stream/2943

若5D3魔燈破解後的RAW能像其他電影攝影機的RAW那樣,在非編軟體使用代理剪輯,DaVinci Resolve里進行無損調色,那豈不很爽?!下面小編就與大家一同分享下我們的處理經驗。

解包RAW文件為CinemaDNG序列

無論前期選擇何種模式,得到*.RAW或*.MLV(後者可錄聲軌)文件數據包,我們都需要將它們解包為可被後期軟體識別的CinemaDNG序列文件。

魔燈破解團隊提供的raw2dng工具雖然能完成上述工作,然而無法批量解包。而且解包出來的CinemaDNG文件名均為000000~999999的純數字順序命名,將難以與我們之後的流程銜接。

因此小編推薦RAWanizer、RAW2cdng(MAC系統用戶,可以用Rarevision RAWMagic)這些第三方軟體。除實現批量解包,還能設定輸出文件的命名格式。那樣就保證得到的序列幀文件,都會是獨一無二的、有規律的文件名。

看到這裡,其實你會發現解包得到的CinemaDNG序列文件,與BMCC的幾部機器拍攝得到RAW文件是一樣的格式。那麼是否意味著我們之後的流程,跟BMCC系列機器的RAW工作流程是相似的呢?答案基本是肯定的。

依靠DaVinci Resolve實現的Magic Lantern RAW代理剪輯/線上剪輯的

代理剪輯指的是不直接使用原始素材而是用低質量的副本進行剪輯,相反線上剪輯就是直接使用原始素材剪輯。

使用這個工作流程的好處就是代理剪輯的流程非常普遍,能很好地與調色部門銜接。

下面是一些使用這流程的優點:

1、如果你剪輯的電腦性能不是很好,那麼使用代理進行剪輯便再適合不過了。這個方法能保證讓你流暢剪輯。

2、 代理另一個優勢就是文件對軟硬體要求較低,你只要有台筆記本,裝個非編軟體(如Premiere、Final Cut Pro等等),即可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剪輯。

當然,如果你的機器配置足夠強。使用PremiereCC直接剪輯原素材也是可以的。

對於那些使用代理流程的用戶來說,經常失敗的兩個步驟,出現在使用Davinci Resolve輸出代理文件,和在剪輯軟體定剪後,發送XML(或者是AAF)導入到達芬奇回套RAW素材的階段。

下面是這兩個步驟幾個操作關鍵點:

導入素材後,我們會發現media pool列表中,Reel No一項預設是空缺的,需要我們人手開啟。

打開Project Setting,在Master Project Setting中的Conform Options中,勾選Assist using reel namesfrom the:中的Source clip file pathname,從而保證代理文件卷標名與原素材一致。

另外一個需要關注的點是幀率。現在導入素材默認幀率都是24,我們需要按照前期拍攝的參數,在Clip Atrribute中,將幀率設對。

導入素材,建立時間線。輸出代理文件時,勾選Use source name,保證輸出的代理文件的文件名,能與序列幀文件保證卷標一致。

成功輸出的同名代理

定剪後在DaVinci Resolve回套RAW素材

使用代理文件剪輯完成後,輸出XML或AAF到DaVinciResolve回套原素材

成功回套後,時間線上的素材都是CinemaDNG序列

由於魔燈破解固件得出的RAW,缺少Metadata參數,因此我們需要人手設置素材的參數

因應前期拍攝的實際情況,可能還需在Color界面對RAW素材的參數進行單獨修正。

至此,你便可以實現使用DaVinci Resolve對你的高質量RAW素材進行調色了。當然,處理RAW素材以及他們的LOG色彩空間,對於很多新手而言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倘若想充分發揮RAW素材的威力,進行高品質的製作,大可以將這工作交給專業的調色師進行處理。小編也是很期待能與大家共同研究ML RAW的特性與表現!

想要了解更多,歡迎添加老師微信:homeboytspx03。我們期待與您溝通交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