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碧芬╱臺北報導】

針對金融科技的資源投入,臺灣金融研訓院自資、自地設立的「芬恩特創新聚落」與金管會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為鄰,芬恩特重點為金融業的FinTech人才培育及新技術API整合,將在9月10日啟用,是即將卸任的董事長洪茂蔚繳出的「畢業成績單」。

金融科技創新基地FinTechBase由金管會監督、資金來自金融總會,委辦給資策會執行,針對新創團隊進行育成,過去兩年補助型培育團隊14家政府付了2,200萬元,今年的新團隊將進駐到新基地。

實際上,經濟部、科技部、國發會提撥預算成立的加速器近來紛紛推出新作法,包括小巨蛋、林口園區,新北市AWS聯閤中心等灌入豐沛資源,企圖同步塑造本地的創育產業,造成新創團隊從民間獨資育成中心向官方單位大遷移,臺灣新創生態圈呈現不同的樣貌。

臺灣金融研訓院長黃崇哲表示,芬恩特創新聚落設立的目的,是幫助國內金融業解決技術共通性的痛點,同時能培育更多金融科技人才,並以合理的資源獲得所需要的系統、服務,目前也已取得同業的合作承諾,如關貿網路投入硬體設備和電腦系統,微軟則會提供雲端服務等人才培訓課程。

芬恩特創新聚落和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都落腳臺北市南海路,都是把40多年的老舊金融大樓改裝,全新規畫為金融科技發展,近日緊鑼密鼓完成硬體最後階段。

在經費投入上,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使用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向金融業募集的2億元資金,金融研訓院則以自有資金投入,因空間差距約三分之二,據悉經費約沒有前者雄厚。

促進金融業邁向科技創新向來是洪茂蔚支持的營運重點,他還特別帶領研究團隊,曾在2016年10月公佈第一個為國內金融業量身訂作的「金融創新指數」(Financial Innovation Index, FII),對研訓院斥資成立芬恩特創新聚落更完全支持,這也將是洪茂蔚從臺大借調任滿前交出的畢業成績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