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學生馬上就要進入社會,開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了。但是,最近有一條消息,卻刷爆了朋友圈,這個消息就是“個人頻繁跳槽,信用將成問題”,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吐槽。

  對於不少大學生來說,第一份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跳槽也成了一些人不斷實現自己價值的方式。衆所周知,一旦具備一定的實力,每跳槽一次,往往意味着工資收入就會上漲。不過,這條消息卻突然如同一盆冷水,讓一些網友直接就懵了,也不清楚究竟什麼算是“頻繁跳槽”?因此,有網友直接就說了七個字——“先給個標準再說”,否則勢必引起一些誤解,因此網友的評論瞬間就炸了。

  有網友似乎是深有同感,並不認同員工頻繁跳槽影響個人信用。不少企業根本達不到每年工資增長10%,爲什麼企業就不會被拉黑呢?而且,如果收入還算不錯,誰也不想一直“居無定所”,頻繁地更換工作。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頻繁跳槽影響個人信用是被誤讀,影響個人信用的跳槽,是指那些以跳槽爲理由,向單位索要經濟賠償之類的惡意跳槽,正常辭職再就業並不在其中。

  不得不說,個人相對於企業來說,一般都是弱勢羣體,尤其是初進社會的大學生而言,有時候是不得不辭職跳槽。不過,對於大學生而言,先提高自身能力,纔有跳槽的資本,否則只會怨天尤人不斷更換工作,對自己百害無一利。對於這個消息,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