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說一下什麼叫做「橫掃」。季後賽的的賽制是7局4勝制的淘汰賽。哪支球隊先拿到四場勝利哪支球隊就晉級了。比賽中最快取得四場勝利的球隊,也就是比分為4:0的,我們叫做橫掃。

在西部季後賽第一輪中鵜鶘以大比分4:0戰勝開拓者,是第一支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隻橫掃對手的球隊。

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球星的高水平發揮,一號位上雖然朗多的得分能力比不上利拉德,但是從組織支配球隊進攻,帶動全隊防守上都是大師級別的,另外朗多的季後賽經驗和總決賽經驗也是兩隊球員中最豐富的。可以說在攻防兩段朗多在整個系列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激活霍勒迪成為了系列賽中最精彩的縮影)超級球星戴維斯的表現不用不說,常規操作就能讓開拓者的內線陷入泥潭。

第二,求勝慾望,比賽專註度。鵜鶘在更名之後沒有取得的過一場季後賽勝利,更別說突破第一輪。所以說拿下系列賽對球隊的意義非常大。另外超級球星需要證明自己,尤其在季後賽的舞台上。所以鵜鶘的比賽信念更為強大。

話說回來,鵜鶘雖然展現出不俗的戰鬥力,但是對於雙槍開拓者來說,也擁有足夠的能力和鵜鶘掰一掰手腕。

利拉德賽季暴走,帶領球隊直取西部第三。麥科勒姆穩定操作,得分帶隊已經越發成熟。大部分人都認為開拓者佔了主場優勢,又手握鑽石雙槍,拿下鵜鶘應該在情理之中,可是卻兵敗滑鐵盧了。而且是打臉4比0。

我想說的是季後賽並不是常規賽,常規賽的排名只能反應在82場比賽中,球隊和球星的表現。畢竟循環賽輸了這場下場還能拿回來,但是季後賽卻是成王敗寇的舞台。

季後賽舞台,從來都是刀光劍影,每場比賽都是狹路相逢,稍不留心就會兵敗山倒。鵜鶘破斧成舟拿下了比賽,但是對於剩下的三組對決,並不是每組都能力拔山兮。

季後賽是開始,成功之路的開始。成王敗寇,都得自己嘗試。英雄之路從不平坦,笑到最後才是王者。火箭,勇士雖然沒有鵜鶘首輪的豪氣,但是笑到最後才是最終王者的榮耀。

希望鵜鶘在下輪的比賽中再創輝煌,給球迷帶來更精彩的比賽。


首先恭喜鵜鶘4:0橫掃開拓者晉級次輪,他們是本賽季第一個首輪勝利的球隊。而且是「以下克上」,打的開拓者是沒有了招架之力,觀看比賽可以發現,鵜鶘這4場的進攻效率是真的高,保持了持續高效的穩定輸出,主力球員打的太好了,剃了鬍子的米羅蒂奇就是比賽的X因素,他的爆發給予了球隊很大的支持。

防守策略完美的剋制了開拓者,讓開拓者的後場雙槍在前三場沒有發揮出實力,打亂了開拓者的進攻部署,開拓者的利拉德剛剛運球過中線到前場,鵜鶘立刻有兩名球員進行包夾防守,給了利拉德很大的防守壓力,只能傳球給隊友,隊友也沒有給予好的回應,這樣讓鵜鶘更加大膽的針對開拓者主力球員的防守,鎖死了後場雙槍的發揮,鵜鶘贏球就很輕鬆了,連贏了三場,最後一場後場雙槍確實有了很好的發揮,可惜遇到了超神表現的戴維斯和霍勒迪爆炸的得分,生生的用進攻打敗了開拓者。

季後賽的隆多太可怕了,對球隊實力的有了極大的提升,防守能力出眾,最重要是完美的控制了比賽節奏,指揮隊友的跑位,找到最好的進攻選擇。再一個就是開拓者沒有可以限制戴維斯的人,讓戴維斯予取予求,如魚得水,打的比較輕鬆,在進攻端提供了強大的火力。

其實按照實力對比來看,勇士和火箭的實力應該是比鵜鶘強大的,包括淘汰的開拓者實力也不俗,鵜鶘橫掃開拓者是讓人沒有想到。火箭和勇士沒有橫掃對手也挺正常的,今年的西部被稱為狂野西部,球隊的實力都非常強勁,比賽還是非常精彩的,希望球員們全員健康,帶來更加刺激精彩的比賽。

我是愛籃球的飈狼,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正一反兩方面的原因:自身原因,勇士和火箭都還沒有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實力,而鵜鶘已經為了勝利傾其所有了;對手原因,馬刺和森林狼都為了勝利傾其所有,而開拓者則沒能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實力。

季後賽開始之前,ESPN22位專家全部預測開拓者將戰勝鵜鶘晉級,結果,22位專家全都被打了臉。鵜鶘之所以能夠以下克上,戴維斯和霍樂迪雙星的超神發揮和「季後多」的再次發威都是主要原因。其中,最後一場比賽,戴維斯和霍樂迪居然雙雙貢獻40+,聯手砍下88分,成為季後賽中四場比賽得分最多的雙人組。一到季後賽就變身的大魔王隆多同樣發揮超神,第一場就貢獻17次助攻,最後一次又填上16次助攻,是季後賽的助攻王。可以說,鵜鶘在整個季後賽第一輪的發揮都是完美的,所有核心球員都發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而一些角色球員也都有亮眼表現,比如米羅蒂奇、伊萬·摩爾等人,都為球隊晉級貢獻了力量。

如果單憑鵜鶘自己的出色發揮,沒有對手的配合是不可能出現橫掃晉級的。開拓者的後場雙槍在這輪季後賽中的表現令人失望,特別是利拉德,在首輪4場比賽中,他的投籃命中率居然只有35.2%,三分球命中率更是慘到只有30%,完全沒有了常規賽「利拉德時間」的表現。開拓者在球風上本來就被對手克制,自己的核心又如此低迷,能贏球才怪。此外,開拓者雖然排名西部第三,但一來和鵜鶘只有一個勝場的差距,二來,整個4月球隊狀態就一路下滑,10場比賽只贏了2場,進入季後賽依舊未能找回自己的最佳狀態。

還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鵜鶘和勇士、火箭的目標不一樣,在贏下本賽季季後賽第一場比賽之前,戴維斯甚至還沒有嘗過季後賽勝利的滋味,所以,他們從一場比賽開始就傾盡全力,反觀勇士和火箭,可以說一直是收著打,希望把最後的狀態留到分區決賽甚至是總決賽。第一輪季後賽,勇士的庫里還在養傷,球隊也是緊一緊松一松的狀態,火箭的哈登除了第一場關鍵時刻站出來帶領球隊前進之外,其他時候都是「隊友能解決問題的我堅決不搶戲」的態度,整個系列賽,火箭只有在第四場和第五場的第三節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肌肉。

兩相對比之下,就造成了,強如火箭、勇士都做不到橫掃對手,鵜鶘卻做到了的結果。


我看到有人說勇士有故意放水延長系列賽的想法,為了是給庫里爭取更多的時間復出。我認為,這完全是腦子進水胡亂猜測,也是對馬刺極大的不尊重。

今天的比賽杜蘭特打了41分鐘,克萊打了42分鐘,格林打了42分鐘,如果是放水,科爾不可能讓他們三個這麼拼,畢竟每多一分鐘上場時間就會多一分受傷的幾率,要知道杜蘭特和克萊這賽季場均出場還不到35分鐘,格林場均出場也才32分鐘,今天卻都打了40+的上場時間,可以看出來勇士也是想努力拿下比賽獲得更多的休整時間。

今天馬刺能扳回一局是因為他們的低迷了三場的外線火力點終於開了,米爾斯三分7-3,茉莉4-3,阿德3-3,吉諾比利5-3,大加都投進了一個三分,同時勇士今天三分命中率極低,杜蘭特13-4,格林6-1,伊戈達拉、庫克、尼克楊本場都沒有三分進賬。勇士今天除了杜蘭特外手感都不佳,這是他們輸球最大的原因。

火箭季後賽的表現可謂極其掙扎,第一場哈登隊友低迷,第二場哈登低迷,第三場全體低迷,雖然哈登得到了29分,但是他沒有起到領袖的作用,有些出手也很不合理。與勇士手感不佳輸掉一場不一樣,火箭目前表現出來的狀態明顯不對,三場比賽了他們仍然沒有打出像常規賽那樣行雲流水般的進攻,另外,在第三戰的火箭在攻防兩端完全沒有狼隊更有侵略性,比賽一開始就沒進入火箭的節奏。如果德安東尼改變不了火箭現在的問題,今年能不能進入西決都不好說,更別說戰勝強大的勇士了。

今年季後賽最大的冷門就是鵜鶘4-0橫掃開拓者。整個系列賽鵜鶘攻防兩端都做得很好,隆多化身隆指導,戴維斯內線稱霸,霍樂迪是鵜鶘贏得系列賽的最大功臣,防守端成功限制住開拓者最強火力點利拉德,進攻端在第四場更是砍下41分8助攻。美國球迷稱:霍樂迪是最被低估的球員。有意思的是以前大家都說利拉德是最被低估的球員。


開拓者被橫掃出局相信是讓很多球員球迷民宿都有點意外的,開局之前很多人都比較看好開拓者能晉級,首先是開拓者外線實力從常規賽來看是高於鵜鶘的,但為什麼季後賽就打得那麼遜呢?總結就幾點吧

第一,鵜鶘隊超水平發揮,從第一局到第四局我們都看到一個現象,整場比賽,不管是內線還是外線,鵜鶘隊員都全體優於開拓者,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還是戰術執行,開拓者都顯得低迷,開局就被死死壓制,幾乎沒有反超過,這對球員的信心是極大的挫傷,到最後很多球員丟不敢投籃了。

第二,就是戰術,從四場比賽來看,開拓者幾乎沒有太多針對性的戰術布置,而鵜鶘正好相反,沒個位置上戰術布置都相當成功,只是最後一場對於艾德-戴維斯的針對不是很成功之外,其餘基本都被死死壓制住了,尤其是後場雙槍,對利拉德和CJ各種戰術包夾和出球攔截,做得是相當到位,並且聯防的戰術執行讓開拓者找不到錯位的機會。

第三,球員的配置,一個是開拓者球員對位上,不佔優勢,二是輪轉陣容發揮遠遠不如鵜鶘好,這樣在輪轉陣容上無法給予主力火力支援,而戰術執行又不如對手做得好,尤其是後衛上,隆多可以說是完美壓制住利拉德,不管是進攻上還是組織上,都不如隆多發揮完美,一個不善於進攻的球員,徹底壓制住一個球隊的靈魂核心,內線上,努爾基奇防守端還能與濃眉個抗衡一下,但論進攻得分手段,那可是天差地別,想不輸,都難了。

那麼為什麼鵜鶘能橫掃開拓者,勇士和火箭這大哥二哥去沒有橫掃看似相對弱的對手呢?我只能說這都是假象,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本賽季馬刺最弱,其實不然,馬刺是一個整體性很強的球隊,他們的體系是非常成功也非常完整的球隊,只是本賽季遇到的傷病潮讓他在球員配置上,大打折扣,但畢竟廋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如果本賽季馬刺遇到開拓者,鵜鶘,還真不一定就不能晉級,只是相對於勇士,雖然雙方當家球星都沒打,但勇士球員配置那可是遠超馬刺的,所以輸是理所當然,但勇士與馬刺這面對這一系列賽心態是不一樣的,馬刺只有盡全力,把能用的手段都全力用光才有那麼一點可能贏,所以他們每一場都是盡全力,所以他們是以狼性的心態與寵物狗的心態再搏鬥,可惜他面對的寵物狗是比特犬,是藏獒,一流的巨物,而你隨時狼,可必竟還是帶著傷病的殘疾,怎麼可能打的過呢。不過他們還是趁勇士心態渙散,拿下一程,不是說勇士不用心對待馬刺,也不是說勇士放水,我覺得勇士應該是不會防水,只是贏多了,有點鬆懈是會有的,而在態度鬆懈後想要馬上繃緊神經是很難得,所以他們輸掉一場,不過這對他們未必不是好事,畢竟對手還不夠強大是失利,是一個好的提醒和警鐘,如果面對強大對手鬆懈,那就真的得付出代價了。

火箭亦是如此,尤其是森林兩再天賦對比上,並不遜色多少,只是坐騎進攻端和防守端做的沒火箭那麼整體而已,而火箭輸在狀態,這幾場下來可以看出,火箭都是靠某個核心球員的爆炸狀態才贏下比賽,這並不是好事,火箭還需要好好調整球員的狀態,儘快適應季後賽的高強隊對抗和高強度的防守。畢竟還是那句話,季後賽的碰撞級別,是常規賽所遠遠不能及的兩個層次比賽。

常規賽是檢驗誰是強隊,而季後賽才是高手之間的較量,好戲才剛剛開始呢?大家覺得呢?


我覺得不同的原因,不一樣看待吧。能贏球,都是多方面原因,實力、運氣、心態。不同的隊伍有不同的情況,要分開討論才好。就拿題主說的火箭、勇士和鵜鶘三種球隊來說。

火箭VS森林狼

森林狼實力怎麼樣?挺強的,和火箭相比呢?我覺得差了一個檔次,那麼為什麼能贏呢?首先火箭心態不好,看過G3的球迷都能看出來,火箭整個精氣神就不好,防守強度上不來,說白了就是輕敵了,覺得稍微發力對方就倒下了,誰知開始心態鬆了,想發力就晚了;其次就是森林狼的運氣比較好,常規賽以場均35.4%的命中率進8個三分球,G3竟然進了15個,翻了一番,這是不敢相信的;當然還有心態問題,他們比火箭更想贏。

勇士VS馬刺

——勇士很強,對吧?但那是擁有庫里的勇士,現在他們沒了庫里,實力會下降很多很多,所以馬刺有機會贏;

——波波因為妻子去世而暫離球隊,馬刺隊員想把勝利送給波波,他們極其渴望去贏;

——馬刺三分28中15,不算太稀奇,勇士三分28中7,也不是太稀罕的事兒,但是如果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場比賽里,那就稀罕了。

實力有差距但不足以絕望+每個人都是必勝的信念+運氣實在太好=勝利。

鵜鶘VS開拓者

那麼為什麼這一組能贏呢?我覺得完全就是實力碾壓和戰術克制。

鵜鶘這面很簡單,就是包夾利拉德,讓CJ單打,讓其他人去投空位三分。所以CJ是最穩定的那個,角色球員三分失准,利拉德徹底迷失。

開拓者這面,按下葫蘆浮起瓢,你放隆多,他還偶爾來個三分;霍勒迪厲害,你包不包夾?包夾就是空位,米羅蒂奇就是三分雨,不包夾就單挑你;更不用書戴維斯這樣的超巨了,攻防兩端統治。

所以,開拓者始終沒有找到鵜鶘包夾利拉德的解決方法,就這一點,就把開拓者送回了家,什麼心態,什麼運氣,都不好用了!

如果各位看官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一下我,在此謝過各位了!


瀉藥!俗語有云,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倒炕!想要奪冠的球隊最好在面對真正的對手之前吃到一場敗仗。央視籃球評論員於嘉就說過,一支絕對強隊在季後賽的階段輸掉幾場比賽是好事。這話並非沒有道理,在季後賽階段,對手相對固定,大家知根知底,技戰術都被摸透的情況下,想要取勝,一個靠狀態,一個靠體力。

體力可以依靠輪換陣容的強大保證充沛,但是狀態就需要即時的調整才能夠保持穩定。壓力包裹之下,球隊如果打的太順利反而會產生懈怠和心理疲勞,輸掉比賽反而能夠刺激神經。

火箭和勇士本賽季都不具備絕對優勢,主教練很有可能是戰術性的放棄了一些比賽,一方面可以讓隊員提高警惕,一方面可以拉長系列賽長度,儘快進入狀態迎接第二輪的比賽。但是鵜鶘不一樣,鵜鶘和開拓者實力相差不大,要是不一鼓作氣把對手打死,系列賽的結果可就不好說了,所以三隊選擇了不同的方式。


表面的原因是開拓者運氣不佳,球隊核心利拉德始終沒找回狀態,而鵜鶘全程四戰都維持在高水準;而根本的原因是開拓者的陣容被鵜鶘完美克制,並且直到最後一場才找到了一些破解的思路,但為時已晚。

森林狼贏下的第三戰,與馬刺贏下的第四戰是有共同點的:自己超水平發揮、強大的對手發揮一般。狼隊那場是作為季後賽球隊中三分排名倒數第一的他們全場三分27投15中,而火箭雙核哈登低迷、保羅受犯規困擾;馬刺這場則是穆雷等人鐵樹開花,老馬努夢回巔峰,而勇士上半場沉迷單打,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反觀開拓者,作為一支貧攻的球隊,極度依賴後場雙槍的火力,但球隊老大利拉德四場比賽場場夢遊,開拓者想贏球自然難上加難。

而在根本上,開拓者的陣容被鵜鶘克制太多。利拉德與麥科勒姆身高偏矮,防守無力,在面對其他球隊時,他們能讓三號位接管外線持球人,內線則有努爾基奇擦屁股。但遇上鵜鶘,雙槍不但攻防兩端被霍勒迪與隆多壓制,努爾基奇的腳步也跟不上米羅蒂奇,至於濃眉聯盟里本就沒什麼人能限制。

鵜鶘並非沒有弱點,他們的三號位又矮,板凳又淺,但這個位置卻也恰恰是開拓者最薄弱的地方。鵜鶘遏制了對手最鋒利的武器,並且揪住軟肋不依不饒。直到第四戰,開拓者用提前接應的策略緩解了利拉德遭遇包夾無法出球的窘境;努爾基奇找到了背打米羅蒂奇的套路;麥科勒姆找回錯位單挑的感覺,才讓比賽變得勢均力敵。然而鵜鶘是臨場發揮更好的一個,他們沒給開拓者更多的機會,橫掃對手終結了比賽。


這個問題好玩兒了!我的觀點是火箭和勇士有資格浪,鵜鶘一點兒都不敢浪,所以他們橫掃了,火勇丟了比賽。

雖然鵜鶘橫掃了開拓者,但是要說他們的實力高過開拓者一截,肯定大多數人不會認同,包括鵜鶘隊員們自己。要不開拓者不會列第三,鵜鶘也不會是第六了。正因為鵜鶘這種挑戰心理讓他們每一場都當最後一場打,每一場都認真對待,因為他們怕萬一丟一場,下面會出現連敗,結果是他們每一場都贏了下來。反觀開拓者,輕視對手倒不至於,他們糟遇失敗時的心理挫敗是很強的,第一場可能感覺是馬失前蹄,第二場不容有失又心理過緊,第三第四場就有些沮喪了。在水平幾乎沒有差距的情況下,顯然鵜鶘的心理建設更成熟,更沒有包袱,但又不敢輕易放一場,因此橫掃是必選項了。沒有人會覺得森林狼會淘汰火箭,只看他們能贏幾場而已。火箭的主要精力肯定不會放在首輪,因此在他們鬆懈,森林狼挑戰慾望超強時輸球也很正常,也沒有太多的戰術分析意義,火箭最終會贏的。勇士第四戰遇到的是「哀兵」馬刺。馬刺沒有什麼好輸的了,也沒有什麼退路了,現在繼續奮鬥的意義在於提高凝聚力,為波波送上一份安慰。勇士手握巨大優勢,手感不順時又缺乏必勝的壓迫感,輸了就輸了,沒必要強求。

橫掃不橫掃只是一個比賽的比分,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誰強誰弱,對位以後才知道。


橫掃,除了上賽季勇士、騎士實力明顯強開拓者、爵士以及步行者等球隊一個段位以上這類情況外,在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要麼是傷病,要麼是陣容完全相剋,不然橫掃難度是很大的。

比如上賽季,騎士結結實實差點橫掃了凱爾特人,小托馬斯不上,騎士反而輸了一場,因為小托馬斯進攻固然強,但他的身高導致在面對詹姆斯這類球員時顯得很無力,他不在,反而加大了凱爾特人的防守空間。

考辛斯傷後的鵜鶘,實力和開拓者差距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但鵜鶘的陣容剛好克制了開拓者,內線有濃眉、後衛有霍勒迪,尤其是後者,完完全全壓制了利拉德,這樣一來,開拓者的優勢表現就微乎其微了,橫掃也就不是不可能(其實我也挺吃驚的)。

勇士輸給馬刺,我還是比較吃驚的,我也無意關心勇士是否放水的問題,只想說:馬刺是我見過近二十年來最有韌性的球隊,他們贏誰我都不覺得難以置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