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社會各界對拼多多存在着較大的爭議,而近日拼多多推出的一項新功能,更是引發了商家和用戶的激烈討論。這項功能就是,支持導入商品在其它平臺的銷量,並結合拼多多平臺的銷量做整體展示。

  拼多多的後臺是這樣介紹這項功能的:商家可以通過綁定第三方平臺店鋪,將同款商品的累計銷量展示在拼多多平臺。其好處是,全網銷量可以提升商品權重和搜索排名,增加曝光和流量,提升轉化;且第三方店鋪表現好的商家還將獲得小二直接對接的機會。

  此功能一出,對於部分商家來說,可謂是一個利好消息。現階段,很多品牌商家都在致力於全渠道的鋪設,已經在淘寶、天貓、京東等渠道開設了線上門店,唯獨還未在拼多多上面開設門店。

  這些商家當然也想在拼多多上鋪設門店,獲取多方的流量,但是考慮到上線拼多多需要重新做起,產品的銷量也要重新積累,而這是一個需要費時費力的過程,且還不一定成功。於是,很多商家在選擇入駐拼多多時躊躇不前。

  而拼多多推出的新功能,可以直接導入其他平臺的銷量,在其他平臺銷量比較高的商家,則可以直接借之前的數據,來提高自己在拼多多上面的權重。而拼多多也能借此功能,吸引更多其他平臺的優質、成熟的商家入駐,可謂是一舉兩得。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拼多多的新功能也不例外。銷量高低對於商家來說,決定着搜索的排名的前後;一個店鋪有了銷量高的爆品,更是能帶動整個店鋪流量的提升;一些消費者更是將銷量作爲購物時的重要參考。

  如此情況下,在其他平臺銷量高的商家,的確能從拼多多的新功能收益。但是拼多多平臺原本的商家,和一些銷量沒那麼高的商家,受到這些高銷量入駐商家的衝擊,影響門店的經營,甚至導致銷量的下滑。馬太效應進一步增強,中小商家更沒有機會。

  另外,拼多多的入駐商家引進第三方銷量數據,這樣的數據是否真實難以判斷。再加上藉助其他平臺的銷量數據,擡升拼多多本平臺的銷量,營造出商品售賣情況火熱的場面,如果消費者不知銷量內幕實情,參考銷量購買商品,拼多多的確存在着誤導消費的情況。

  綜合來看,拼多多新功能爲商家提供了利好政策,能夠一定程度上幫助拼多多吸引更多的優質商家,爲用戶提供更多的購物選擇。但是,拼多多也應該看到,這些新功能對中小商家產生的不利影響,平衡利弊,爲更多的商家提供良好的運營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