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晗 通訊員陳莉 黃曉剛 林金國

  4月8日,由武漢市衛生健康委主辦,武漢醫學會承辦的首屆世界大健康院士論壇在武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11位國內外院士出席論壇,王隴德、張學敏、馬丁等7位院士先後通過主題演講,分享他們對疾病防控、人文醫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論壇開幕式由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張紅星主持。

  論壇部分院士合影

  武漢醫學會會長陳孝平院士表示,舉辦大健康院士論壇,能夠讓與會者近距離分享醫學大師的智慧和學術精華,從院士們的學識和觀念中探尋出價值元素,將智慧和學識最大範圍地應用於健康事業,更好服務於“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健康事業的發展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院士聯名建議開展“30以上知血壓行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在《健康中國2030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中表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但我國腦卒中防控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包括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尚不健全,仍缺乏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未來20年,40歲以上人羣,心腦血管病等慢病患者的數量將增長2-3倍。如果不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中國的腦卒中發病率例數會直線上升,防控形勢將非常嚴峻。

  王隴德院士在演講

  “高血壓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不到50%,干預率、控制率更低。慢病防治網絡體系建設仍有提升空間。”王隴德透露,去年10月,80位院士聯名的《關於開展“減少百萬新發殘疾”的工程》的建議中提出,由政府引導在全國開展“30以上知血壓”行動: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設立自助血壓檢測點,引導羣衆自助測量,對查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針對性防控。同時在衛生系統內廣泛開展包括溶栓、取栓等在內的“腦卒中救治適宜技術普及”行動: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規範開展溶栓和取栓,設卒中中心的二級醫院常規開展溶栓;到2022年,所有地市和30萬以上人口的縣,至少有1家二級醫院常規開展溶栓。

  院士支招如何增進醫患信任

  近年來,國家不斷改善醫療水平,不少三甲醫院的設備也達國際標準,爲什麼投入資源較多,但人民羣衆對醫療服務總體評價依然不高?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允怡在《如何改善我國醫學人文精神》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醫護人員缺乏“醫學人文精神”服務病患,具體表現爲對患者缺乏足夠的重視、尊重、關心和愛護。

  劉允怡院士在演講

  劉允怡表示,醫學水平的高低不是由醫生決定,而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患者覺得好才表明醫學水平高。患者能體會到的不僅是醫學水平,還有醫學人文方面,他們是否受到尊重或得到關懷。

  “近年來,醫學水平發展迅速,但人文精神方面發展不夠。”劉允怡認爲,醫生應尊重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讓患者體會到較高的醫學水平外,還有尊重和關懷。醫生應與患者有良好溝通,讓他們瞭解所得疾病的情況和患病程度,以及在治療方面,不同治療方案的差異及對其影響。

  “醫護工作者提供良好醫學人文精神服務患者,這是投入資源最少,而得到患者認同醫療服務水平的最好方法。”劉允怡表示,改善臨牀醫師醫學人文精神要基於良好的醫學道德以及良好的醫學人文精神,要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醫風、醫學倫理以及醫學操守,重視前人的貢獻,培育好下一代,打造出醫院和個人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