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旅發局頻頻出招推廣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MICE),冀吸納高消費旅客訪港,惟未及將香港打造成「會獎之都」,已遭業界大潑冷水,指去年MICE旅客錄得逾一成跌幅。究其死因,地接社認為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後,酒店更加「唔憂做」,不欲降價租房予MICE旅行團;加上本港欠缺會議及展覽廳,旅行社亦難以靈活租用康文署轄下的文化場地及運動場作為替代,逼使商務客轉投其他地方。業界恐長此下去,MICE明年將錄得更大跌幅。

港珠澳大橋開通為本港帶來大量旅客。資料圖片

專為東南亞客戶舉辦來港獎勵旅遊的豐盛旅行社,其董事總經理葉子城坦言,近年東南亞人改變旅遊模式,由跟團轉為自由行,故令其獎勵旅遊生意大受影響,「現時專門來港參展、看展覽的人明顯下降,加上日本等國家推出旅遊免簽,更多東南亞客戶轉往日本,不再來香港。」

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會長林和忠不諱言,MICE旅客數量於過去一年明顯減少,外國旅行團的跌幅更超過一成,其中一個因素跟香港酒店住宿成本太高有關,「自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本港酒店入住率高達九成七,酒店有散客入住根本『唔憂做』,故他們對會獎旅遊團的興趣不大,同時大型團體見及房價爆升,亦感卻步。」



以往會議旅行團有機會在港找到一千五百至二千元一晚的住宿,惟林和忠表示,現時酒店同期的房價至少要三千元才有交易,「這個價錢在香港只住到四星或普通五星酒店,但轉到澳門則可住到超級五星酒店,分別很大。」他表示,旅遊業界角色被動,難以說服旅客留港,近年不時有客戶接到住宿報價後放棄來港,轉投澳門、珠海及深圳等團費較低的鄰近地區。

酒店寧海鮮價接散客


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主席梁耀霖有感,本港酒店業界並不支持推行MICE,旅遊業界變相「有心無力」,「就算租用百多二百間房都不會減價,散客每晚住宿隨時可達三四千元,甚至五六千元,酒店不會為了MICE而放棄其海鮮價收入。」他續說,租借二三百人使用的宴會廳辦晚宴,其支出必定高於散客入座的自助餐收費,商務客亦被膳食成本嚇怕。

為吸納MICE客源,旅發局近年亦向業界提供補貼,惟因申請程序繁複,令業界卻步。葉子城兩年前曾向旅發局申請相關資助,但批核需時,往往需三個月後才獲補貼款項,「向客戶報價前未知會否有補貼,只能將所有成本計算在旅費中,故未能提供優惠。」

旅發局津貼遠水難救近火

位於灣仔的六國酒店提供約二百間房間,不時接收小型獎勵旅行團,其總經理李國儀表示,入境旅行社舉辦獎勵旅行團時,通常只與數家酒店合作,酒店旺季難免要捱貴房租,故他建議,旅發局成立部門擔任中間人,促使入境旅行社與酒店合作,應付大型展覽的人流,「多家酒店一起合作提供房間,旅行社的成本亦可減低,長遠吸引更多人來港參與獎勵旅遊。」

除了酒店住宿高昂,梁耀霖指,本港鮮少大型酒店有能力承接大型旅行團,他亦試過要分別租用四間酒店,每間取七八十間房才足以安頓所有團友,為商務客帶來不便,「若大型團體未能改於五六月較少內地團的淡季檔期來港,必然要捱貴酒店,同時還要分幾間酒店。」他直言,住宿限制讓地接社難以承接大型團體,僅能主力接待幾百人的旅行團。

林和忠透露,後年本港將有全球性的大型活動舉辦,旅遊業界正努力爭取承接這次有千名MICE旅客來港的生意,惟他預料該團隊須分住五家酒店,統籌人或有機會因而轉投其他地區,「澳門一家大酒店已可容納所有人,反觀香港一直沒有新酒店開幕,長久以來都只得百餘間房的細酒店,旅行社很難留房。」

香港於景點、餐飲及旅遊名氣等方面均有一定優勢,惟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直言,MICE旅客必須考慮活動場地,本港會展、亞博或酒店場地經常不敷應用,業界有意租用康文署轄下的文化中心、伊館等文化場地的劇院或演講廳替代,讓旅行團舉辦頒獎禮及年會等活動,惜受制於租用政策,只能望門興歎,「康文署場地至少要三個月至半年前入紙申請,但有意來港的旅行團可能只會早一兩個月通知,署方就算最終場地有空檔都不肯出租。」

承接入境團的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副主席袁徐江,亦多度於類似問題碰壁,「十次申請有九次不成功,政府寧願丟空也不肯出租,我們業界做MICE怎會不灰心?」他曾為商務團申請戶外運動場或社區會堂,供團友舉辦內部比賽,但因旅行社的團體性質問題,加上申請手續不靈活,致使客人只能於酒樓屈就,但同時有不少潛在生意已轉投他國。



袁徐江慨歎,MICE自去年中的跌勢愈見明顯,部分原因可歸咎於內地金融、傳銷公司受到政府監控,赴港團數減少三至四成,「以前年底有許多年會、展覽或招商會,去年都不見了。」惟他相信,MICE「谷唔起」還得歸因於現行政策不配合,恐情況持續下去,客源將進一步被鄰近地區搶走,「旅客量很難再見升幅。」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兼康泰旅行社執行董事黃進達表示,近年港商往海外舉辦獎勵旅遊的數目穩定,旅遊團類型「豐儉由人」,「四至五天的東南亞團一向較受歡迎,有些商會則揀選『一帶一路』路綫,與中亞地區政府及企業交流,例如參觀當地生產鏈。」

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則指出,去年海外獎勵旅遊生意未受經濟氣氛影響,整體客量與往年相若,「只要公司業績表現好,他們都會獎勵員工到海外旅遊,大多選擇日本,其次為泰國、台灣等東南亞地區。」

鑄博旅遊專家銷售經理楊先生亦稱,大部分公司的旅費預算不變,例如今年機票開支較去年少,便會將差價用於改善行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