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及夫人陳佩琪26日連袂出席城市巡迴分享會最終站,還有柯粉打扮成V怪客前來。(記者叢昌瑾攝)

2018-08-26 18:57

〔記者沈佩瑤/臺北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新書「光榮城市」六月底出版,隨即北中南走透透舉辦簽書會,今天下午再度回到「主場」臺北舉辦終場簽書會。他在致詞中,左批若政府不可以信,將導致難以建立理性社會,右打法律應該是給人民遵守,而不是參考用,另還配合時事點名文山區興隆路二、三段原本都會淹水,他上任把可以先做的條列出逐一完成,到去年通過(強降雨)考驗,顯見把小問題解決、就沒有大問題,但「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柯文哲表示,「光榮城市」書中闡述的就是一個建立「對的社會」,他的堅持跟努力,簡單講就是「政府是可信的」、「公務人員是服務人民的」、「司法是公平的」、「法律是給人民遵守用的」、「警察是抓壞人的」、「監獄是關有罪的人」,很多人聽了會說「廢話,不是應該這樣嗎」?柯文哲說:「我說,廢話,我們的國家現在是這樣嗎?」

柯指出,臺灣政治有個很大問題,政府提供資訊到底對不對,例如深澳電廠等理智思考的題目,如果連他身為臺北市長都很難決定、判斷這數據到底對不對,一般老百姓更沒有辦法, 所以政府要是可信的,才能建立理性的社會。

此外,「公務人員是服務人民的」;他強調,因為「老百姓繳稅,不是叫我們來管他」,所以今年開始要求臺北市政府各局處每年要召開一次座談會,若有必要甚至一季開一次,蒐集民眾意見,把小問題都解決了,就沒有大問題,但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他也進一步舉文山區興隆路治水為例表示,文山區興隆路二段、三段過去都會淹水,他上任後後把可以先做的東西都列出來逐一完成,至少去年通過考驗。

談到「法律是給人民遵守用的」,柯遙指當時為什麼會把立法院外的帳篷全部拆掉,正因法律明明不允許搭帳篷在立法院外,所以他這不管那是八百壯士、還是公投盟的帳篷,全部都拆掉,否則長久下來人民對政府怎麼會信任。

柯最後說,這社會還是要有是非對錯要有正義,並直言,簡單講就是對的事情做,不對的事情不要做,剩下認真做,這樣就可以了。

  • 臺北市長柯文哲及夫人陳佩琪26日連袂出席城市巡迴分享會最終站。(記者叢昌瑾攝)

    臺北市長柯文哲及夫人陳佩琪26日連袂出席城市巡迴分享會最終站。(記者叢昌瑾攝)

  • 柯文哲城市巡迴分享會最終站。(記者叢昌瑾攝)

    柯文哲城市巡迴分享會最終站。(記者叢昌瑾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