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本我 其二:死亡之夢

這系列文章的觀點要能夠成立,必須建立在「靈魂存在」及「靈魂不滅」這兩個大前提之下。

對我來說,要說服我靈魂不存在,可能更為困難,因為有太多我親身經歷的事件,根本無法用巧合或是其它人為的論點來解釋,也讓我更為肯定有一個未知的世界和我們所能感知的世界高度重疊著。(請參考:那些無法解釋的事(上) 那些無法解釋的事(下)預知1- 我的左眼預知2-巧合或預兆預知3- 夢中人預知4-遇見未知)





在這些與「不可知世界」接觸的過程中,我逐漸變成一個沒有宗教信仰,卻有宗教性的人,而我對「不可知世界」的認知和觀察,則是來自於我所感受到的現象和事實,並與其他宗教的觀點,交互驗證。

這些關於死亡的夢,讓我開始思考靈魂究竟是什麼,相較起死後的生活,更讓我好奇的是生前與死後的差別究竟是在哪?

我當然無法確認我的夢境與死後的世界有多大的關聯性,所以就暫且還是把這個夢當做一個寓言故事去看待,我也會進一步說明它所帶給我的啟發。


這個"故事"中,很多地方都讓我感到好奇,所以也連帶讓我思考了很多問題,例如:
當女人沉浸與死亡之河的痛苦時,是甚麼力量讓她想起"我是誰"?
靈魂是否只是少了肉體的我?
如果死後的世界不是直接通往幸福,也不是通往終點,而是通往另一種型態的"存在"時,所謂的死亡只否只是讓少了肉體的我,活在一個不需要物質的世界?
在我的印象中,臺灣盛行的基督教、佛教、道教,對於死亡和靈魂的認知,都比較接近於"靈體"(俗稱鬼),而所謂的"靈體"說穿了就只是"喪失"肉體的人,活在一個無法"享受"物質生活的世界。

如果那個靈體過去是好人,而且有宗教信仰,他就有機會成為一個天使或神佛,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滿足所有的願望和需求;反之,如果那個靈體過去是壞人,他就要受盡各種痛苦;如果他上不了天堂也下不了地獄,就必須設法取得肉體,才能回到物質世界(這也是靈體要抓交替,以及附身的原因)。

我不想花費時間在質疑各種宗教信仰或是民間觀念,所以我就再度大膽假設,上面的各種情況都是完全正確的事實,然而,即便這樣,我對於死亡和死後世界的疑問卻不增反減:
如果靈體失去了肉體,他們在十八層地獄中,要如何感受到各種肉體才會感受到的痛苦呢?

如果靈體失去了肉體,也不需要食物、金錢、性交時,他們需要滿足的慾望又是甚麼呢?
很顯然的,在大多數宗教及民間文化的認知中,靈體還是會擁有另外一種形式的肉體,才得以透過該"靈肉體"感覺到地獄的烈焰,或是享用人們供奉的祭品,並且得到飽足感,除此,他們也必須透過那個"靈肉體"才能保有他們的"形狀"(否則人們在天堂要如何與死去的親友相認呢?)和"功能"(說話、看、動作etc)。

這樣的狀況,與截肢者所擁有的"幻覺肢"相當類似,因為絕大多數的截肢者在截肢後,仍舊可以感覺到那些他們失去肢體的存在,而那個不存在的部位,仍舊會繼續產生疼痛、搔癢或其它感覺,甚至有文獻記載,有些截肢者能夠感應到那些被截去部位的狀況(ex 所處的環境、該部位的狀態),而有些天生殘缺的人,也同樣產生"幻覺肢"的狀況,而最戲劇化的發展就是,臺灣最近有實驗機構指出,可以透過紅外線照射截肢者不存在的部位,有效改善幻肢痛"的狀況,。

確實,我們的觀念也都支持著"靈肉體"的存在,甚至根本沒有懷疑(至少我到現在還沒看到關於這方面的紀錄,如果有人知道的話,請推薦給我)。假如這個紅外線減輕"幻肢痛"實驗在未來能夠累積更多研究個案,證實該療法並非安慰劑效果,也等於證明瞭,人的肉體即使在這個空間消失了,仍舊可以繼續擁有存在於另外空間的"靈肉體"。

到了那時,我們是否可以理所當然的認為,人在世間擁有肉體,而在死後的世界擁有"靈肉體",生與死真正的區別就只是在旅行的過程中脫下了一件功能性的外衣,換上了能夠適應另外一個環境的新外衣。

靈魂不滅,使得我們能用同一個"自己"穿梭於不同的時空中,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對死亡或是死後世界的恐懼,顯然就只要靠適應新的遊戲規則就能夠克服。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一代人,不論死法為何,死得或遲或早,我們終究全部會在死後的世界相逢。但我不禁想問:
我們死後,還是會用一樣的方式對待彼此嗎?

人世間的愛恨情仇,死後是否全都能一筆勾銷?
死後,我們是否不會再受人世間的貪嗔癡顛所苦,而能夠擁有看透一切的智慧?

如果死亡不是終點,對我們來說究竟是福是禍?
當我想起夢中男女那絕望的神清,我簡直不敢想,也不願想這件事情,因為我既不知道人世間的痛苦,是否會因為我們失去了肉體也跟著消失,也不知道我們對於生存的掙扎,是否會隨著我們不再需要食物、住所、沒有病痛,而全部跟著煙消雲散,如果不會,那麼我們是不是隻能像夢中的男女一般,一次又一次的把希望寄託在投胎轉世所帶來的改變,並且一次又一次的漂泊在生與死之間?


關於幻覺肢的資料:
由「幻肢」到「另外空間」
奇異的“幻覺肢”現象

從“幻覺肢”現象看神經醫學的誤區


------------------>認識本我 其四: 新生與重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