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邊,奏響中華傳統文化最強音

2014杭州韻和書院舉行茶韻禪心雅會暨漢語吟唱美學論壇 

發佈時間:2014-04-06 04:17:35來源:中國報道浙江新聞


    中國報道浙江訊(記者雷萬里)2014杭州韻和書院茶韻禪心雅會暨漢語吟唱美學論壇於44-5日在運河邊富義倉韻和書院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主要分爲韻和茶會、漢語美學論壇、茶韻禪心音樂會三個部分。以經典唱持爲核心,將茶道、禪趣完美融合,以期達到以音樂啓迪人生,以藝術增進健康之社會功德。

   
臺灣經典唱持與人文詮釋學會理事長賴賢宗,臺北龍山吟社社長張錦雲,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古琴家陳欽怡,臺灣慈濟會浙江負責人陳冠伶,亞洲藝術家聯盟副主席、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兩岸學者、藝術家、文化名人與大家共同分享茶韻禪心,經典唱持之魅力。

   
據瞭解,茶道可以幫助禪修者返照人間、生活實踐;禪修也將是茶道超越通仙靈、清風生,進入更高明心境界的唯一途徑。學茶也好,禪修也罷,是有次第的。只有通過生活的實修才能提升人的境界。

   
賴賢宗先生說,學茶靠品。品字三口,第一口茶慢慢下肚,感受整個人體神清氣爽;第二口茶下肚,感受當下茶與大地的聯想,想象這款茶來自那片山,那棵樹,那裏的清泉石上流;第三口茶下肚,把所有的這一切都幻化爲空,如嫋嫋輕煙,浮上天際。三口茶下肚,茶與天地人融爲一體,品茶可以入道。賴先生還說,茶會上品茶還可以有儀軌。感恩茶禪,茶歌禪歌的唱持,都可以給茶水以能量的加持,如此之茶非茶。

   
張錦雲女士的古漢語詩詞吟唱,一唱三嘆,迴腸蕩氣;陳欽怡女士的觀音彈,打動人心,激發能量;方錦龍先生的多種樂器演奏,達到了天人合一靈魂附體的境界,充分體現了中華和樂與國人的智慧。茶與國學藝術的美妙集合,起到美化心靈,體悟人生的積極作用。

   
亞洲藝術家聯盟副主席、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的民族音樂要走向世界,必須恢復自信心,堅定文化自信的信念。印度、日本、韓國的電影配的都是自己民族的音樂,而中國呢,卻在民樂交響化的道路上執迷不悟。他說,我們崇洋但不媚外,畢竟西方的鋼琴只有300年多的歷史,而我們的古琴已經有3000多年的沉澱

    ……

   
放下你手中的繁忙,利用一杯茶的時間,來到五道韻和書院,聆聽大師們的智音慧語,陶冶情趣,提高素養,你一定有所收穫。茶是大悲水,茶是智慧湯!

 賴賢宗教授陳欽怡+周憲衛張錦雲陳欽怡+周憲衛及其他人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
未命名-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