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曹奐】近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做出決定,將再度尋求向歐盟提議延後脫歐期限。有評論稱,英國脫歐公投至今已將近3年,就像走進了迷宮。歷史上,英國融入歐洲大陸之路坎坷崎嶇,40多年前,英國曾舉行過一場類似的脫歐公投,結果六成以上英國人希望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歐盟的前身,簡稱歐共體)。

  入歐難,脫歐也難

  1975年春季,英國每戶人家都收到政府分發的三本小冊子,一本是留歐派編寫的力主留歐小冊子,另一本是脫歐派寫的小冊子,還有一本是英國政府自己撰寫的支持留歐小冊子,這些小冊子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食物、錢和工作……爲什麼要分發截然不同觀點的小冊子?這還得從英國同共同市場(即歐共體,在英國國內一般稱爲共同市場)的糾葛說起。

  二戰結束以來,英國一直在入歐和脫歐之間徘徊。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時,英國決定不加入;1957年創建歐共體的《羅馬條約》簽署時,英國也缺席。20世紀50年代末期,麥克米倫首相領導的保守黨政府戲劇性地改變態度,委派愛德華·希思爲英國進入共同市場提交申請並牽頭談判。1963年1月,英國在歐共體大會上提出加入申請,但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了英國的入歐申請。1970年希思當選首相後親自領導許多場入歐談判,1973年1月英國終於加入了歐共體。

  但英國內部就入歐一事分歧很大,有人認爲,入歐後在全球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徵收食品稅,這會給英國收支平衡增加新的負擔。另一方面,外交部強烈親歐,外交官們對國內脫歐呼聲感到不安。1974年大選期間,工黨競選綱領許諾,工黨大選獲勝後會讓民衆決定是否繼續留在共同市場內。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明顯支持留在共同市場內,但他需要滿足工黨內部的要求,公投成了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原本,在1974年初,58歲的威爾遜已經準備退休,如果大選失利,他就在幾個月內辭去工黨領袖之職。然而,1974年2月大選出人意料的勝利延長了他的政治生命。1974年3月4日,威爾遜第二次出任首相,這回等待他的將是頭疼的脫歐公投。

  首相的咆哮

  1974到1975年的英國,左派人士大力支持脫歐公投,他們認爲這是把英國帶出共同市場的絕佳機會。威爾遜明白,是否脫歐取決於易變的民意,問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爭取到留歐選民。

  1974年12月,威爾遜出訪法國,之前他聽說法國總統德斯坦希望英國脫歐,他決定到愛麗捨宮勸說德斯坦支持自己。沒想到的是,威爾遜因飛機顛簸引發心悸。隨行醫生診斷後要求他減少工作量多休息。但威爾遜仍決定前去說服德斯坦,最終德斯坦在會談中暗示支持英國留歐,就這樣,威爾遜在外交上拉到了重要一票。不久,他又同來訪的西德總理施密特進行長時間交談。會後,威爾遜更加確信,只有留歐纔是英國最好的選擇。

  1975年2月26日,威爾遜政府提出一份脫歐公投白皮書,經過議會討論,公投時間被定在6月5日。但是,這時政府高層就脫歐問題發生了嚴重分歧,在3月18日內閣投票中,16位大臣支持留歐、7位大臣希望脫歐。內閣留歐和脫歐兩派均表示,他們不受集體決議約束。爲此,威爾遜決定,大臣們在議會發言時應慎重表達政府政策。

  令威爾遜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天晚些時候,工黨議員道格拉斯·傑伊組織了一場80名工黨議員參加的會議,反對留歐。與此同時,工黨國際委員會主席伊恩·米卡多向新聞界公佈一項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討論的議案——建議工黨爲脫歐積極努力。據內閣中脫歐派中堅人物卡素爾回憶,怒不可遏的威爾遜打電話給她時已經幾乎瘋癲了,竟然用惡毒的語言罵過來。不久,在一場內閣會議上,威爾遜憤怒地說道:“我不能領導這個內閣了,內閣成員在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等外部機構指揮下已經動員起來……我懷疑民主能否還能存在下去,我不想這樣玩。首相有持異議的權力嗎?我們被允許參加大會嗎?我被踢得太厲害了,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在不通知我的情況下就出臺決議,我該缺席大會還是隻當個旁觀者呢?”說完,他就起身大步走了。

  留歐!留歐!

  儘管內閣分裂令威爾遜煩惱,但他發現,大多數英國民衆以及幾乎所有英國主流媒體都贊成留歐,左翼《晨星報》是唯一一家支持脫歐的全國性著名報刊。作爲脫歐運動骨幹的工業大臣本恩聲稱,進入共同市場直接導致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並且英國喪失了50萬個工作崗位。他的這番言論很快就被留歐派和媒體嘲笑。《每日鏡報》稱本恩爲“恐懼大臣”。

  留歐和脫歐兩派都使用電視節目宣傳造勢,這些節目吸引了多達2000萬觀衆。總的來看,留歐運動廣告更有效,展示出傾聽民衆呼聲及回答民衆關切問題,而脫歐運動演說者就像自動提詞機一樣在說話。由於很多英國商人和英國工業聯合會的支持,留歐運動擁有更多活動資金,留歐運動財務主管阿利斯泰爾·麥卡爾平表示,商界絕大多數人親歐,銀行和大型工業公司捐贈了大量資金。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其實在6月5日脫歐公投前,英國民衆心裏已經有答案了,留歐是鐵板釘釘的事。

  經過數月爭吵和爭鬥,6月5日早上7點至晚上9點,英國舉行首次全國性公投——歐共體成員身份公投。公投結束兩小時內,最終結果就被統計出來,67.23%的英國民衆支持留歐,留歐派取得最終勝利。威爾遜很高興,但他在公開場合只是說:“這是一場自由的投票,沒有強制。”

  雖然公投爲英國“入歐”提供合法性,但反對聲音還並不服氣,他們指責威爾遜爲獻媚歐洲而背叛英國利益。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之下,威爾遜次年辭職。1979年,英國迎來大選。不出意料,工黨大敗,保守黨人撒切爾當選。

  (曹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