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譯楷 - 蘇州大學 . 建築學

GPA:3.6 託福:108 GRE:314/4

OFFER(截止發稿前):

耶魯大學 M.Arch 1 每年$36,350獎學金

哥倫比亞大學 M.S.AAD

賓夕法尼亞大學 MSD.AAD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M.Arch $5,000獎學金

弗吉尼亞大學 M.Arch $5,000獎學金

—————— 注意文末有彩蛋——————

自我 LIFE

「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男生,愛畫畫愛動漫更愛攝影,這些並沒有耽誤他的學習反而為他的申請增加了很多的機遇與樂趣。開公眾號、辦攝影展、拍紀錄片等等大膽嘗試帶給他更多的精彩。」

興趣愛好是他的推動力

高中時,我是一個喜歡畫畫的理科生,一直都很想學建築學。然而高考失利,我被調劑到了電子信息學院。大一學習高數和電路分析時,覺得理科仍然不是我的方向,還是決定試試轉專業,最後我的名字出現在轉專業名單中時超激動。

進入建築學院後,我大一大二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興趣。除了專業課的模型、繪畫想做出點花樣來,還有許多的學生會活動,拉贊助,學習攝影,打辯論賽都想試試。甚至大二時還拍攝紀錄片,那時候時間經常不夠用,但也沒覺得厭煩,因為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那段瞎忙活的日子裡,做的各種事都是為了我的後來打下基礎。大三以後不再安排的那麼滿了,更多地專註於設計課、能力和知識的提升上,因此做出的作品更加有分量,我的個人風格也開始逐漸形成。攝影作為我最大的愛好,也一直堅持了下去。大三大四的這兩年裏,我有許多工作成果都直接放在了最終作品集裏。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在模型實驗室裏)

感謝自己的野心

對於關乎自己未來發展的選擇,我一向比較堅持。無論是大一時決定轉專業到建築學,還是後來決定去美國。這些決定在當時看著都是有點大膽的,但結果都給了我驚喜。所以我挺感謝自己的野心的。

此外,我算是一個比較活潑和多元的人,我花了挺多精力在課外的活動上,在上學時我有時會因為不能兼顧而為難,但其實在最後申請時,我發現自己曾經那些無論與專業是否相關的努力,最後都會成為完整的我的一部分。

畫畫攝影是生活的一部分

「是從小時候就開始的愛好了,最初是喜歡畫動漫,學建築以後對素描速寫也很有興趣。」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宮水三葉和宮園薰)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我從大二開始入門攝影,這逐漸成為了我的最大愛好。我喜歡用鏡頭記錄世界,到大街小巷去拍攝社會百態,我覺得設計師進行城市探索的意義非常大。我也有一些創作,例如下圖左側《Madness》——對高校建築規劃裏華而不實的圖書館建築的反思。這張照片的誕生藉助了電腦建模和渲染的輔助,我很期待以後利用相關的工作流程創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人像攝影我也在拍。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作品集中的攝影作品頁面

我還和一起玩攝影的同學組建了一個公眾號:怪獸PHOTO,我們運營了半年,定期分享我們的攝影作品。去年夏天我們還在蘇州的一家咖啡店舉辦了自己的攝影展。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除了攝影,攝像和視頻剪輯、海報設計也都有涉及,我是院學生會的副主席,經常要組織活動,大一時參加了學院的舞蹈隊,當時除了跳舞也順手做了個宣傳片,那之後就愛上了媒體編輯。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2017年我還導演了一部紀錄片,參加蘇大的電影節。當時我們的主題是聚焦建築工地裏的大學實習生,為了採訪和拍攝我們爬到了尚在建造中的600m超高層的樓頂,塔吊工人就在上面操作,那段經歷也很難忘。」

探索

最開始想學建築是單純的出於對繪畫的熱愛,但這些年下來,我經歷了許多繁忙、懷疑和堅持,也算一點點變得更成熟。客觀講,雖然我來自不知名的建築學院,但我接受到了很高質量的教育,我的一位來自Berkeley的導師分享了許多美國建築院校的書籍和思考方式 ,而且從很早開始就對我們強調作品集的重要性,我感到很幸運。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 此外,我對於建築學之外的政治話題的關注、以及對蘇州城市的探索經歷,都給我的專業課帶來了靈感。」

在我讀大三時,我讀過小說《北京摺疊》,故事裡描繪的摺疊北京城市形態,政治氛圍,以及這個背景下小市民的生存故事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其中一些情節裏,作者的文字很有建築色彩,她描繪了北京城如何摺疊翻轉,在翻轉過程中可能產生哪些意外的狀況,這些狀況如何產生戲劇性的發展。我意識到在這個故事裡,建築師也有一席之地,建築師作為社會觀察者和展望者,他的思維和行動範圍可以很廣闊,而且建築師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圖紙,模型,構建烏託邦城市)去回應這些社會問題。

我們身邊的世界有許多深刻的矛盾和弊端,有時我們自己也身陷囹圄,很難正面回應這些問題。但通過對未來烏託邦的展望與反思,我們或許可以管中窺豹,借虛構反思現實。我在文學作品中找到了這樣的意義,我相信建築學也擁有這樣的意義。

「 最喜歡的設計師是Paolo Soleri,他設計建造的arcosanti至今仍是一些理想主義建築師進行社會實驗的基地,他的《archology》也十分震撼:不僅是高度集中和磅礴的平剖面,還有他對城市與大自然的關係的重新思考。」

此外還有archigram的walking city,庫哈斯的delirious new York等,凡是對社會運作模式有著獨到思考,並且對未來有別樣的野心的建築師和理論,我都蠻感興趣的。

還有Antonio SantElia,一個才華橫溢的未來主義建築師。他在二十世紀初對於未來機械城市的構想十分精彩,可惜天妒英才,他還未來得及將自己的草稿付諸實踐,就死在了一戰的戰場上。

▲安東尼奧的草圖

作品 PROJECT

▍作品主線

我的本科作品集可以用一個詞串起來:mega-machine,即:回應社會現實問題的巨構機器,我的許多方案都體現了這個主題。

我所閱讀的文獻資料,以及我感興趣的文學影視作品(小說1984,電影metropolis等)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啟發,幫助我形成了自己的主線。基於對社會的思考以及使用比較strong的建築形態去addressing,我設計了自己的一系列方案。

▍作品特質

我的作品集表現比較個人化,我用的色彩飽和度較高,內容密集,也略張揚,說實話也算有點冒險,但我比較堅持自己的風格。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項目簡介

?? 項目一 SUZHOU REVERSED

蘇州是我生活和學習的地方,我很喜歡這座城市,也喜歡觀察她,在這個作品中,我利用一個對未來城市反烏託邦式的展望,試圖回應蘇州古城目前潛藏的社會矛盾。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這份設計中我參考過的內容有:

1.Rem Koolhaas的《delirious New York》,作者將城市看作資本的力量野蠻生長的後果,建築是投資商與居民和政府互相斡旋折中後的實物表現,這些概念啟發了我對蘇州古城擁擠現狀的思考;蘇州古城擁有千年不變的城市格局,政府嚴格限制建築高度,城中土地緊張,膨脹的資本無處安放,最終會流向何處?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們提出了一個向地下發展的烏託邦城市。

2.《北京摺疊》所描繪的階級極端分化後的虛構世界也對我們這個方案有很大啟發。讓我去構思一個與政治環境,人口密度息息相關的城市建築模型。

3.《北京跑酷》《東京製造》對小市民生活的客觀測繪,電影《high-rise》對貧富階層矛盾的戲劇化展現,結合我平時對蘇州古城的觀察等,這些都參與到了我這個方案的生成。

這個方案是我大四做的方案,我在設計過程中實踐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即:以建築為載體,去回應社會問題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 項目二 AUTONOMY OF A HIGH-RISE

摩天大樓設計《autonomy of a high-rise》是大三做的一個實驗性課題。studio中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純粹研究超高層建築結構形式的可能性,希望能夠達到一個自治(autonomy)的形態。

我嘗試了許多種方案,做了許多小模型,最後逐漸確定為一種X型構件變形生長的結構邏輯,在方案設計的後期,我的異形結構需要容納進電梯樓梯井和各種實際功能,這對我是個不小的挑戰。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 項目三 MEGA-RESIDENCE

這個方案聚焦蘇州火車站周邊地區,當時我在站前廣場拍形形色色的人羣,有趕火車的上班族,無處歇腳的暫留者,還有流浪者,安保警察等,這是大四的一個設計課,任務書要求做住宅區。我覺得面對這麼複雜的人口組成和其中潛在的矛盾衝突,在旁邊做一個住宅區是充滿戲劇性和挑戰的做法。

我設計了一組供上班族趕高鐵的公寓,和一組為火車站流浪者提供臨時庇護的空間,希望這組建築能夠為這片嘈雜混亂的地區重構安全感。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申請 ▎OFFER

▍留學動機

關於出國,我也繞了幾個彎。從高中開始我就有了出國的目標,那時身邊有很多出去讀本科的同學。我大三時想去日本留學,還自學了日語,可惜並沒有考過N2。然後就轉託福了。

直到大四下半學期時我還沒有確定國家。那時覺得美國太貴,想海投,但最後覺得自己最想去的還是美國。其實三年的學費我心裡並不是很有底,但拿到Yale的獎學金時,我終於確認了自己的野心都很值得。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Yale寄來的信)

▍申請回顧

由於我本科作品有四個都能用,所以其實我作品集底子算比較完善的,時間相對充裕,但我改的很緩慢。SUZHOU-REVERSED方案改了兩個月,MEGA-RESIDENCE改了一個月。事實證明,作品集還是越早準備越好,因為如果你打算修改的更精緻,慢工出細活可能要出很久。

申請季我的野心是逐漸膨脹的,從打算海投到決定只投美國,我在逐步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並不想要保險和萬無一失,我只想不留遺憾,好在託福我兩次考過,沒有給申請後期增添煩惱。

暑假和冬天都在rac呆了兩個月,認識了很多小夥伴,夏天時大家一起做studio,週末逛上海,studio結束後的晚上去大學路喝酒K歌,世界盃決賽之夜,rac啤酒零食一條龍,比賽進了好多球,我們瘋狂尖叫。 9月初隈研吾來上海,多多在羣裏發了消息,我趕去看他的展覽開幕式,見到了本人,這些都是美好的夏日回憶。冬天時忙的沒空出門,和studio01的小夥伴們每天一起熬夜一起點外賣聊天,一個人趕申請的日子,還好有他們。12月聖誕節,老季現場發offer,我貪心地把哈麻普耶四校都拿了,最後真的追夢成功啦,再看這張照片,Yale在C位,或許真的有緣分喔~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3月1號早上真的是我無法忘懷的時刻。被三封郵件叫醒,先是保底校WUSTL的拒信,然後是GSD兩個項目的拒信,第三封是yale說實話我完全沒抱期望,因為yale錄取概率很小,但沒想到是錄取,那一整天我都興奮的不行。

3月22號晚上,我接到了耶魯院長Deborah Berke打來的電話,她祝賀我被錄取,並說我是among the top applicants,希望我能夠去,我超開心,你們是我的dreamschool我怎麼可能不來,而且還有這麼多的獎學金!

在Yale寄來的年刊裏,我看到每屆M.Arch的人的確不多,在這個small community裏,每個人都會得到充分的關注,我很開心自己能夠成為這個community的一員,現在對未來充滿期待呀!

想要感謝的人:

首先要感謝全力支持我出國讀書的家人。

然後要感謝本科裡帶過我的一位來自Berkeley的導師,他帶的studio和分享給我們的書籍,給我的作品集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使得我在還是個沒入門的小白的時候,就瞭解了美國建築院校在做些什麼。

還有非常感謝輔導我修改作品集的Maggie老師,她真的又厲害又親切,雖然我們相隔大洋彼岸,電話打得也不多,但每次她的建議都很有幫助。還記得某次我急著趕deadline,她人在出差當天抽空幫我審閱。她畢業於Princeton,對MegaStructure有許多研究,和我的作品集風格剛好契合。

以及感謝帶了我惡之花studio的Alex老師,這個方案彌補了我作品集所缺少的小尺度項目,我在這個方案裏也做了比較大膽的漫畫化嘗試。

▲ photo credit to Qiao Yikai

還有!就是感謝冬天裡跟我一起奮戰的studio01的小夥伴們!我的作品集基本上是自己一個人在做,如果沒有這羣人每天陪著熬夜聊天,一起叫麥當勞,抽空出去玩,我申請的日子可能會很孤單吧!Studio01的人都要前程似錦啊!

文章作者:喬譯楷

圖文編輯:魚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