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在河南平頂山郟縣安良鎮魯莊村,今年73歲的魯西文老人正在屋頂摘桐花,眼下正是桐花盛開的時節,魯大爺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摘一些桐花,和老伴一起做一鍋桐花饃,然後和親朋好友們一起坐下來品嚐。

  魯大爺的老伴叫楊社,今年也已經七十歲了,雖然他們都已是七十歲高齡,可身體都還不錯,尤其是魯大爺,現在搬個梯子上屋頂修房子,對他來說都是小意思。桐花連枝從樹上折下來,他們兩個需要把花朵一個一個摘下才能喫。

  在中原大地上,自從春天開始,人們就會從各種各樣的樹上尋找食材,早一點的榆錢、香椿、構棒槌,還有晚一點的槐花、桐花等等,前些美味很多人都領教過,可桐花對很多人來說還比較陌生,因爲知道這個能喫的人太少。

  魯大爺和楊奶奶生活的小院子,是中原地區最傳統常見的農家小院,院子裏有樹、有花兒、還有菜園,菜園子裏種的有蒜苗和大蔥,蒜苗此時正在抽蒜薹,大蔥也正嫩綠,魯大爺薅了一把蔥,準備一會兒做桐花饃用。

  從樹上摘下來的東西,看着很乾淨,不過都要淘洗好幾遍,因爲花朵裏通常會有一些小蟲子什麼的。楊奶奶家的廚房裏有一個大缸,淨水機過濾後的水,正好可以用來洗碗或者淘菜。

  和有甜味的槐花不同,生桐花入口會有一些澀感,另外還有些許異味,所以在喫的時候要先用開水焯一下,去掉這些不適口的味道。

  將桐花從開水鍋裏撈出,過涼,擠去水分,放入半碗麪粉,然後楊奶奶把切好的蔥花放進去,再加入鹽和調味料,爲了增加口感,楊奶奶又去拿了四個雞蛋打了進去。

  小鍋竈就支在院子裏,剛纔給桐花焯水的時候已經燒上了,楊奶奶燒的是玉米芯,這種柴火明火過後是炭火,特別適合煎東西。熱鍋涼油,楊奶奶把桐花糊糊攤在平底鍋裏,然後就用木鏟子把糊糊攤平壓瓷實。

  由於有面糊的作用,桐花被團聚成一個整體,楊奶奶說這個饃很好熟,前後翻兩次過兒,倒兩次油,大約十分鐘左右,這個饃就可以出鍋了。

  在溫暖的春日陽光裏,魯大爺把桌子擺在院子裏,桌子上放着兩盤桐花饃,他們喊來鄰居一起坐下品嚐這種一年只喫一次的味道。桐花饃入口微甜,口感香糯,大人們之前還喫過,兩個小孩顯然對這個很陌生,不過他們嘗上一口,也就放不下筷子了。攝影記錄|張根棟(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