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啊!嘉靖大倭亂的時候,南方明軍的防務非常空虛,甚至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

根據統計,在整個「嘉靖大倭亂」期間,僅有據可查的倭寇入侵就高達一百七十九次。在這麼頻繁的倭寇入侵事件中,江浙地區是受患最嚴重的地區。當時倭寇的所有入侵中,有一百四十二次是入侵江浙地區,差不多佔了八成。

倭寇挑選江浙作為主要入侵地區,第一當然是因為江浙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江浙地區劫掠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第二,這裡也是中日兩國之間的傳統航線,加上中國走私商人的參與,使得倭寇對這裡非常熟悉。第三,江浙地區作為明朝的腹心地區,江浙地區的軍事力量薄弱,城防在當時非常落後,很多新興城鎮乾脆連城牆都沒有,使得倭寇攻掠城鎮顯得極為容易。

同時,葡萄牙人的到來,讓大量西方火器流入東南沿海,比如著名的長身管火炮——發熕,「銅發熕,每座約重五百斤,用鉛子一百個,每個約重四斤。此攻城之利器也,大敵數萬相聚,亦用此以攻之。其石彈如小斗大,石之所擊觸者,無能留存。」諸如火繩槍之類的輕型火器就更不要說了。

與此同時,當時明帝國北部邊境上壓力巨大。嘉靖年間,每隔幾年蒙古便會大舉入侵一次,動輒五萬、十萬、乃至十幾萬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攻破古北口,一直打到北京,在京畿大掠三月而去。嘉靖三十年(1551年),白蓮教教主呂鶴等在山西扯旗造反,失敗後上萬教徒投奔河套。蒙古勢力再次膨脹。

因此,對於明帝國來說,江南衛所兵早已經腐化不堪戰,北方的邊軍不能輕動,福建兵悍勇慣習水戰,但是福建本身就在倭寇的入侵範圍內,也抽不出什麼兵。而被抽調的山東兵又不適應江南水網地帶。

另外,倭寇的作戰目的是為了劫掠,而非與明廷爭奪制海權。所以其在抵達中國沿海後,通常都會搶奪漁民船隻而換乘中小船隻。所以當倭寇浮海而來,明軍雖然一直努力在海上攔截倭寇,但仍然會有不少倭寇登岸。而且倭寇跟很多江南士紳有勾結,喜歡以小股精銳流竄作戰,突襲某地警惕性不高的守軍,然後屠殺劫掠當地平民,一地破壞完畢立刻轉移另外一地。在那個沒有現代化通訊手段的時代,這種手段格外格外有效。因為明軍大隊往往反映不及時,而小隊明軍往往是外地抽調來的,人生地不熟,往往被漢奸誘入倭寇的伏擊圈。

比如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南沙之戰後,就有一股倭寇專門避實擊虛,突襲當時疫病流行,且戰敗降職的湯克寬軍隊駐地,在沒能把湯克寬怎樣後,便轉頭進攻防禦空虛的通泰縣。俞大猷在登陸普陀山時也曾遭倭寇突襲。倭寇對明軍登陸的地點時間把握極其精確。甚至,當盧鏜剛從福建調至浙江嘉興之時,就被一股倭寇引入嘉興城附近可以設伏的地形中伏戰敗,導致明軍陣亡一千一百人。此戰倭寇竟然表現得比盧鏜更為了解當地地形,明軍的軍情,各地的人文地理,倭寇都掌握得是一清二楚,顯然是當地內奸暗中通風報信的結果。

因此,早期抗倭戰爭中,明軍往往顧此失彼,捉襟見肘。但這種情況不是因為倭寇多麼神勇,而是當時江南明軍的防務太空虛,體制僵化,當地又有內奸。

等到戚繼光練出三千精銳義烏軍,以機動武警的模式,各種追著倭寇打突襲戰,倭寇很快就扛不住了。比如寧溫台大捷後(寧波、台州、溫嶺),浙江倭寇基本上就被一掃而空了。而福建一地,戚家軍就殺掉了上萬倭寇。

等到了萬曆年間,面對入侵朝鮮的日軍,明帝國有張居正改革所積累的大量財富,又有戚繼光、俞大猷訓練過的精銳步兵,北方邊軍的精銳騎兵。可以說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對付日軍自然不在話下。


軍隊不一樣。

明軍與明軍之間,戰鬥力也千差萬別。

嘉靖年間,倭寇主要侵擾的是江南沿海地區。所以抵抗倭寇的,主要是南方的明軍。

這些明軍,都是衛所兵,由軍戶組成的。由於承平日久,武備廢弛,疏於訓練,根本稱不上是一支軍隊,叫做烏合之眾也不過分。所以碰到倭寇常常一觸即潰。

戚繼光正是看到這些明軍完全不能作戰,逼不得已才重新訓練新軍。

萬曆年間,抗日援chao的明軍,以北方邊軍為主。

第一次出兵,明軍共計四萬餘人。其中,遼東騎兵和宣府大同的騎兵有兩萬多人,薊和保定兵一萬。浙兵三千。另有五千川軍作為後續。

浙兵,也叫南兵。是戚家軍余部,戰鬥力十分強悍。

北兵,都是明朝的邊軍,以騎兵為主,常年與游牧民族作戰,也很能打。明軍指揮李如松,成長於軍旅之中,智勇雙全,深知韜略。他的手下養了一支三千人的私家軍,都是他的家丁,裝備極為精良,戰鬥力自然也是冠絕當世。

打個倭寇,當然不在話下。


在傳統中國人眼中,在明朝的時候官軍為何不到日本去滅了他們,當時的日本人口並不多,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內鬥很嚴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還能多次侵擾中國東南沿海,在倭寇侵擾的時候,已經嚴重威脅到明朝的東南沿海,而萬曆三大征中的朝鮮之徵,卻差點撼動明朝國本,簡直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一分為二,能夠好理解一點。

嘉靖年間明軍為何難以抵抗倭寇?

從綜合國力上來說,無論是嘉靖年間,還是萬曆年間,明朝都是完全碾壓日本的,但是在嘉靖年間,軍隊久疏戰陣,軍紀敗壞,作戰能力低下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至於為何能夠出現這樣情況,根本上的原因在於文官政治、兵役模式、補給困難、組織形勢落後等等都有原因,這裡面的每一個原因講解起來都夠寫一個萬字論文,總體而言,明朝的文官政治限制了武將的發揮,這是農牧政權面對強盜集團所無力的一面。

然而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方在於,侵擾東南沿海的倭寇,實力並非很強悍,往往一小撮倭寇就能橫掃東南沿海大片地區,在入侵的初期對明軍的作戰中,甚至達到百戰百勝的地步。

拋開上面制度性的因素,我認為明朝抗擊倭寇初期不斷失利在於防守方向存在偏離,對於中國來說,歷朝歷代統治威脅都來自於北部的游牧民族,宋朝因此而亡國,明朝因為打敗蒙古而建立。

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意味著天子守國門,將北方打造成一個軍事抵抗區,讓南方成為大後方。東南沿海壓根就沒有防禦的構想,以傳統守舊的國人來說,來自海上的威脅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才會讓倭寇入侵初期如入無人之境。

從倭寇方面來說,倭寇的戰術、組織形勢和武器更為先進。

儘管中國一直自詡發明了火藥,然而在火藥傳入西方之後,逐漸超過中國,到明朝中葉的時候,從西方出口到日本的火槍已經超過了明軍,先進的火槍讓日本完善了組織形勢和戰術戰略。

大多數入侵的倭寇都是以三十多人為一個小部隊,他們各司其責,每個人都有在隊伍中的任務,因此在打仗時候能夠配合的相得益彰,在登陸中國後,這樣的小隊能夠靈活快速的進行侵擾,使得明朝官軍根本無法對應,當明軍組織完成後,倭寇已經不知去向。

也就是說,明軍只能算作是侵擾,而算不得是侵略,倭寇發動的作戰規模始終有限,而他們的海盜式的作戰模式,十分符合東南沿海地區。

萬曆年間,明軍為何又能戰勝豐臣秀吉的日本大軍?

在嘉靖年間,抗擊倭寇的鬥爭中,明軍吃了很大的虧,但是在戰鬥中也增加了明軍的實力,在和日寇作戰過程中,明軍也在不斷學習和進步。

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要屬戚繼光了,戚繼光的橫空出世,不但在器械上學習倭寇,在其創造的「鴛鴦陣」上也是學習了倭寇,採用小股力量分工合作的隊伍模式。(說鴛鴦陣學習自倭寇,是我個人認為,並沒有得到相關史料支撐)

在戚繼光的率領下,中國南方的軍隊已經能夠完全戰勝倭寇,後來戚繼光的戚家軍被調往北方戍邊,作戰實力完全超過北方的正規軍精銳,在對待游牧民族的戰爭中,屢戰屢勝。

戚繼光死於萬曆十五年左右,在戚繼光的訓練下,明軍有了一個較為顯著的提升,到日本豐臣秀吉侵入朝鮮的萬曆二十年前後,戚繼光去世僅僅五年。

以上就當我多給戚繼光點面子,以下具體來談一談萬曆年間的朝鮮戰爭。

戚繼光去世的那年,正好是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時,在準備了五年之後,豐臣秀吉調動大軍渡海入侵朝鮮。

在朝鮮對日作戰的第一階段,日本打敗朝鮮軍,朝鮮因此向明軍求援,遼東本來就是明軍的重要軍區,在朝鮮求援後,明廷讓遼東明軍開始向朝鮮進兵。

在遼東明軍入朝之後與日軍的第一次作戰中,就因為久疏戰陣而失利,被打了回來。

在意識到日軍入朝作戰的真實意圖後,明廷由遼東主導,變更為中央主導,並且開始調集大軍準備跟日軍做大規模戰役,當時明廷甚至規劃調集七十萬人對日軍進行一次超級打擊,然而因為後勤不足,最終採取了梯次進兵。

1592年底,李如松率領4.3萬人在平壤擊敗日本擁有1.8萬人第一軍團,重創一萬多日軍,取得平壤大捷。

平壤大捷後,為了擴大戰果,明軍展開追擊,在碧蹄館處與日軍展開混戰,關於此戰勝負一直有爭議,整體上來說,互有傷亡,在後續的陸戰中,朝鮮也擊敗日軍,尤其李如松燒毀日軍糧倉後,使得日軍缺糧,最終給予日軍極大的打擊。

當然,陸戰的勝利並不是根本,最終還是要看海軍作戰,在唐浦海戰、固城海戰和栗浦海戰後,日本水師受到極大打擊,而經過閑山島海戰後,日本水師受到重創,完全喪失了制海權。

1593年6月,日本因為海戰失利,供給不足,軍隊爆發瘟疫等原因與明軍議和。

1596年豐臣秀吉在準備充分後,再次調動14萬陸軍,2.2萬水軍再度入侵朝鮮,明軍派遣八萬人入朝,中日再次爆發大戰。

明軍與朝鮮軍民一同合作,最終徹底打敗日軍,尤其是在鳴梁海戰中,擊敗日本,重新掌握制海權,鎖定日軍敗局。

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日本士氣受挫,開始準備撤退。

關於這場戰爭,《明史?日本傳》記載:「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國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雖然有些誇張,但是總體來說,明朝能夠取得該次戰爭的勝利,也實屬不易。


簡單說有幾點原因:

1 :戰爭性質不同。抗日援朝戰爭是策劃周詳的長期性大兵團作戰。倭寇戰爭是突發性小戰役。

2 :戰爭主體不同。抗日援朝戰爭是正規軍大兵團作戰,作為萬曆三大征之一,名將雲集,士兵精悍。東南沿海的倭患主要是小部分倭寇帶領更多的本地強盜跟地方武裝和武裝農民之間的戰鬥。

3 :戰爭目的不同。抗日援朝戰爭是保家衛國,爭奪東亞老大地位的國運之戰。後者只是搶掠民間百姓的牛皮癬。如果不是動到了江浙錢糧大省的根本影響到了帝國收入,同時海上海盜影響到了帝國的出口貿易,恐怕戚繼光俞大猷等人還不會在那待那麼久。

4 :戰爭背景不同。嘉靖作為一個兼職道士,朝政腐敗,且明朝重兵良將均駐守北方,南方並無精銳之師。萬曆有隆慶朝打底,又有初期的張居正牛人治理,在萬曆初期的時候明朝的國力比之他爺爺在時是有所恢復的。且東北明軍戰力強悍,李家父子帶兵有方。李如松如果在日本那絕對會被寫成戰國軍神。

5 :戰爭戰術不同。抗日援朝戰爭雖然面對豐臣秀吉精銳之師,但是明軍有堅城厲炮,得益不少。東南倭患則不同,倭寇來去如風,江浙地廣人稠,倭寇就像游擊隊,很難聚而殲之。且倭寇十之有七八是中國本地人,又可以逃到海上,實在不易對付。


嘉靖年間的倭寇作亂,和萬曆年間的平倭援朝,相距不遠,為何嘉靖年間明軍打不過倭寇,萬曆年間卻能取得抗倭援朝的勝利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打個比方,為什麼美軍在打贏伊拉克戰爭之後,還是頻頻遭到襲擊,損兵折將,戰爭結束後死於敵對行動的士兵遠遠超過了在戰爭中傷亡的士兵?

美軍的實力,當然是碾壓伊拉克各路人馬,但傷亡如此之大,就是由於美軍面對的不是正面戰場的對決,而是以偷襲、騷擾為目的的遊動作戰。

嘉靖年間的倭寇入侵,大致也是如此。

倭寇的目的只是劫掠,也並非日本正規軍,只是流浪的浪人,也就是在日本混不下去的亡命之徒,同時真倭並不多,大部分是假倭,也就是趁火打劫的海盜和漢奸。

這樣的武裝力量,也就是流竄的土匪,如果是正面戰場的決戰,那麼明軍調兵遣將,絕對有能力聚而殲之。但倭寇不會這樣傻,他們滑頭得很,挑人少的打,挑弱的打,如果人多,也敢大規模入侵。

同時,由於嘉靖年間的海防廢弛,江浙地區的軍隊戰鬥力低下,又制度僵化,無法做出迅速反應,同時由於遼東地區與蒙古的戰事頻繁,一時無法抽調精銳邊軍入衛,導致倭寇一再得手,疥癬之疾逐漸發展成為心腹大患。

但是倭寇實力到底有多強呢?其實只是紙老虎,畢竟不是正規軍隊,只是為了搶劫,而且真倭數量有限,大多數都是假倭,其中還有許多派系,彼此勾心鬥角。

真倭固然武藝高強,但面對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隊,個人本領再大也無法逆天改命,只有被碾壓的份,百萬軍中出入自如,那只是武俠小說中的情節,特別是面對戚繼光為其私人訂製的鴛鴦陣,再牛的倭寇也只有乖乖就戮。嘉靖年間從1523年就倭亂就逐漸爆發,鬧騰了近四十年,到了戚繼光、俞大猷崛起,僅用四年,就將倭寇徹底平定,而且戰損比大致是30:1,完全是碾壓,可見只要重視,兵將得力,政策支持,倭寇終究只是寇,無法與正規軍抗衡。

再看萬曆平倭援朝戰爭。

這場戰爭不是小打小鬧,豐臣秀吉投入的是大半個日本的兵力,戰國時代的名將大部分登場亮相,當然,他的目標絕不僅僅是朝鮮,而是直指大明,所以明朝才必須出兵援朝,而投入的兵力,也是非同小可,調集的都是全國的精銳部隊,包括遼東和宣府大同的騎兵、薊鎮和保定精銳步兵,這都是久經戰爭的邊軍,還有吳惟忠統領的浙軍也就是戚家軍、劉綎率領的川軍、陳璘率領的廣東水軍,可以說,大明帝國的精銳盡集於此。

雙方投入的,都是足以滅國級別的兵力配置。

戰爭的結果,就不多說了,前後共有兩次戰爭。第一次李如松以四萬兵力擊退日本十四萬人馬,打的日本戰國名將們膽戰新進,最終兩國議和。兩年後和談破裂,第二次戰爭爆發,第二次明朝以邢玠、麻貴為統帥,這兩人能力略遜李如松一籌,大明先後投入十一萬兵力,才將日軍十七萬人打退,取得了最終勝利,最終得勝班師,午門獻俘,大明帝國發出了時代最強音「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打得日本三百年不敢入朝。

所以,從戰爭來看,兩國的正規軍交戰,顯然是明朝實力更強,在人數偏少的劣勢下取得勝利,實至名歸。

再聯繫嘉靖年間的倭寇,如果明朝同樣調集精銳專事剿倭作戰,結果也是一樣的。

這就跟游擊隊不可能在當面擊敗野戰軍是一個道理。


抗倭和打仗用的能是一隻軍隊嗎?

明朝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當時主要的兵力重心是放在北方,訓練重點是大規模的騎兵對抗,這樣的部隊是為了防守邊疆,避免大規模的一些作戰。如果發生了戰亂,他們就會是極大的戰力。

但是對於倭寇,難道明朝還要動用百萬大軍嗎?明顯是不可能的,而且除此之外,明朝也沒有專門的武裝力量去對抗倭寇這種形式的武裝。所以對付倭寇就比較困難。

當時,明朝對付倭寇,基本上都是小規模的作戰。 戚繼光就是根據當地實際和對手的情況,訓練出戚家軍。當然,這樣對於倭寇也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

當然後面的戰鬥也表明了,這種有針對性的部隊對於倭寇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倭寇其實並沒有多強,東南沿海多山,地形適合打完就跑,你也抓不到他,他們沒事就來騷擾你一下,沒事就來騷擾你一下,久而久之就顯得他們很難打了。

而對於豐臣秀吉,這樣的進攻肯定是國家力量出動了,他們又豈是明朝的對手,自然也就毫不費力了。


 

 這問題分兩個層面—

嘉靖年,明軍打倭寇為啥磕磕絆絆?

萬曆年,明軍打日本正規軍為啥表現出色?

先說嘉靖年的事。

倭寇都是什麼人?

嘉靖年間,所謂「倭寇」實質上是——由中國人主導的海盜兼武裝走私集團。

大部分是中國人

主要由中國人掌握領導權

按照《嘉靖實錄》的說法,倭寇里日本人僅佔三成,而七成是中國人:

蓋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

南京湖廣道御史屠中律在奏疏中,詳細地描述了「倭寇」的具體構成情況:

夫海賊稱亂,起於負海奸民通番互市。夷人十一,流人十二,寧、紹十五,漳、泉、福人十九。雖既稱倭夷,其實多編戶之齊民也。

胡宗憲專門編寫了一本《籌海圖編》,其中列出了當時十四股勢力最大的倭寇,其頭目全部是中國人:

金子老、李光頭、許棟、王直、鄧文俊、林碧川、沈南山、肖顯、鄭宗興、何亞人、徐銓、方武、徐海、陳東、葉麻、洪澤珍,嚴山老、許西池、張璉、肖雪峰、謝老……凡十四蹤,皆昭灼人耳目,故詳列之。其餘或入寇而姓名不傳,或有名賊酋而未嘗專主兵柄,與夫事迹之未詳者不敢濫錄也。

陳懋恆匯在《明代倭寇考略》中,也專門列出來當時主要的倭寇頭目名錄:

因為是中國人主導,又是以中國人為主,所以在很多方面,倭寇與明軍相比並不吃虧,甚至還有些優勢。

有「地利」,有「人和」

關於倭寇,嘉靖朝官員唐樞有一個很精闢的總結:

寇與商,同是人也。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倭寇當中有大量的本地人,原本是海商,因為明朝「禁海」而變成「倭寇」,說到底就是地頭蛇。這幫人在本鄉本土搞事情,熟悉地理環境自不必說,還容易得到同鄉的支持,甚至出站官匪勾結的情況。

南京刑部尚書的王世貞對潮州、漳州、惠州地區的「民寇一家」斷言:

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

浙直海防總兵萬表則記錄道:

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汪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僕,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因此,嘉靖年的「倭寇」在東南沿海搞事,幾乎等於是「主場作戰」,在地利、人和方面完全不吃虧。

東南沿海的官軍戰鬥力低下

明朝東南沿海,承平日久,官軍武備渙散,戰鬥力相對比較差。而且,從洪武開始,大明王朝就有重文輕武的趨向。

經過了一百年,文官的社會地位上升到歷史上的最高點,而武官的社會地位下降到歷史上的最低點。這種制度和風氣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明朝官軍之敗壞的程度已經達到出人意外的地步。再加上軍戶制度、後勤保障和指揮系統的崩壞,東南沿海的官軍戰鬥力跟普通老百姓相比也未必好到哪裡去。

根據《明史》記載:

時賊勢蔓延,江浙無不蹂躪。新倭來益眾,益肆毒。每自焚其舟,登岸劫掠。自杭州北新關西剽淳安,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過涇縣,趨南陵,遂達蕪湖。燒南岸,奔太平府,犯江寧鎮,徑侵南京。倭紅衣黃蓋,率眾犯大安德門,及夾岡,乃趨秣陵關而去,由溧水流劫溧陽、宜興。聞官兵自太湖出,遂越武進,抵無錫,駐惠山。一晝夜奔百八十餘里,抵滸墅。為官軍所圍,追及於楊林橋,殲之。是役也,賊不過六七十人,而經行數千里,殺戮戰傷者幾四千人,歷八十餘日始滅,此三十四年九月事也。

六七十人的海寇竟然可以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一路殺傷達到有四千之多。而南京作為陪都,據記載有駐軍12萬人。這種情況,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極為罕見。

一直到戚繼光等人組建「新軍」以後,東南官軍的戰鬥力才逐漸提升,能夠與倭寇對抗,直至全面壓制倭寇。

再簡單說說萬曆年的事。

經過張居正的改革,萬曆朝前期,多少是積累了一些本錢的,在朝鮮與日本人死磕,起碼銀錢糧草起碼是撐得住。

明軍和日軍在朝鮮都是客場,談不上誰更佔地利。考慮到朝鮮是我們的附屬國,可能明軍還沾點光。

明軍出動了「戚家軍」和關寧鐵騎一部出征朝鮮,應該是當時明軍最精銳的部隊,其作戰能力和經驗應該是有保證的。

綜合看,萬曆朝鮮戰爭,明軍不能算慘勝,但也不完全是輕鬆拿下。


首先是張居正的改革,讓明朝財政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其次是戚繼光,李成棟的軍事革新,讓明朝邊軍提高了戰鬥力。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點,明朝在半島出動的是最精銳的北方邊軍為主力,而不是戰鬥力薄弱的南方衛所和土兵。在半島戰場,明軍邊軍的騎兵和炮兵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軍也沒有幾十萬,基本保持在14萬人。明軍參戰在4-11萬人,各個時期兵力不同。另外,明軍在半島戰爭當中的損失也很大,並不是想像的那麼輕鬆。比如蔚山大戰,明軍損失很大。明實錄記載,「失輜重無算」。明朝大臣丁應泰說損失2萬人。

島山會戰是明軍損失第二大戰役,攻城不下,遭到日軍反包圍。董一元攻泗川之戰損失則是第三大戰役。戰爭結束以後,明朝最精銳的遼鎮,根據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統計兵力從9.5萬,下降到了4萬人。

但是,豐臣秀吉的日軍,也在半島遭到慘敗,損失數字大約在十萬人。這也直接導致關原之戰,豐臣家大軍實力不足,最後被德川家康擊敗。

而明軍遼鎮精兵戰馬損失過大,也導致了,防禦薄弱,無法壓制住努爾哈赤。導致努爾哈赤的做大。而缺乏精銳部隊進行壓制,只能從關內調集戰鬥力稍差的部隊出關,到陌生地域作戰,最終導致了薩爾滸戰役的失敗。


我們都知道,在明朝時,經常有倭寇來我國東南沿海騷擾侵襲,並且在萬曆年間日本還派兵攻打大明附屬國朝鮮,雖然最終被大明和朝鮮聯軍擊敗,但是卻沒有乘勝追擊攻打日本本土,使得日本並未大傷元氣從中吸取教訓,反而使日本的氣焰愈加囂張,也就有了後來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但是這都沒有打疼日本。

在明朝剛建國時,就有日本倭寇經常來沿海侵擾,當時的朱元璋剛剛建國,準備威服四海,於是派遣永嘉侯朱亮祖鎮守廣東防守倭寇,同時發出國書:一是告訴日本大明取代了大元朝,你們趕緊派遣使者進貢朝拜,二是要求日本嚴懲倭寇。然而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內亂,無暇去管倭寇,也就沒理朱元璋。

朱元璋生氣了,在洪武二年又派七人出使日本,對日本國王的詔書寫到:「不取締倭寇,就發兵把你抓來」,結果日本國王也是個驢脾氣,直接把使者殺了。

但是由於北方還有北元殘餘勢力,加上此時元朝的附屬國還有很多,所以為了安撫招降這些附屬國,朱元璋耐下性子在洪武三年又遣使出使日本,結果這次出奇的順利,使者不僅說服日本嚴懲倭寇,還帶來日本使者前來朝賀大明朝。

朱元璋一看非常開心,熱情款待了使者,然而,這個使者僅僅是日本割據政權的立場,而不是日本國王的立場,當時勢力日本勢力最大的國王由於對於元朝的恐懼,對明朝也沒有什麼好感,所以這次朝貢也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成果。

朱元璋雖然經常用兵對付北元,但是其實朱元璋在後期對用兵很謹慎,尤其是吸取了之前朝代開疆拓土導致國家衰弱的教訓,轉為積極防守政策。但是當時還有部分在海外的元朝附屬國不服大明(主要是現在的印尼等國),屢有大臣建議征討都被朱元璋拒絕,而為了防範這些國家和北元接觸,朱元璋宣布了實施了海禁,並且在洪武二十年,把沒有對大明沒有強烈敵意的15個鄰國列為不征之國,自此終明一朝只有朱棣打了越南,再沒有違反此國策的,這反而使得日本在對明政策上有恃無恐,助長了日本人的氣焰。


因為嘉靖年間在東南抗倭的,和萬曆年間赴朝作戰的,基本不是一處的明軍。

嘉靖年間抗倭的兵力,除了東南各地的正規軍兵之外,還有當地的各種民兵,以及從山東調來的山東兵,從廣西、湖廣等地土司處徵調的狼兵、土兵。並不包括在北方防禦蒙古等北族、戰鬥力最強的邊軍。

東南各地久無戰事,軍隊戰鬥力已經大大下降。而且有些兵力是水兵,並不擅長陸上作戰。

各地的民兵,或是由當地的士紳、耆老募集的地主團練武裝,或是將現成的礦徒、鹽徒、沙民等帶有軍事性質的民間力量編練為兵。這些力量中雖然有一定的軍事傳統,但兵源素質良莠不齊,只善於聚眾械鬥,如戚繼光評價處州民兵,雖然是礦工出身,「素習爭鬥」,但紀律不嚴,只能打一場硬仗,再用就失去氣勢了。

狼兵、土兵是西南地區土司的軍隊,紀律比較嚴明,但他們也不擅長對付倭寇,與倭寇作戰時勝時負,難以依靠。

明方早期統帥張經、胡宗憲在統帥這些四處調集來的軍隊時,並不趁手。嘉靖三十四年張經堅持等到土兵到來,才敢進剿倭寇。因此給人留下了明軍「捉襟見肘」的印象。三十五年倭寇圍攻桐鄉,胡宗憲調集的軍隊也畏葸不前,胡宗憲無奈之下採取招撫、挑撥的計謀,才說動倭寇頭目徐海撤軍。

而戚繼光手下的義烏兵,則是他在圍攻岑港之戰失敗後,吸取教訓,到義烏縣招募民丁,從頭開始訓練出來的一隻強軍。戚繼光利用這隻部隊,在對倭寇的作戰中連戰連勝。

後來,戚繼光被調到北部的薊鎮。他不但帶去了自己訓練義烏兵時積累的經驗,還抽調一隻義烏兵到薊鎮作為示範。這樣,在抗倭戰爭中鍛鍊出來的隊伍和作戰方法,進一步增強了邊軍的戰鬥力。

萬曆援朝戰爭中,明軍也曾以戚繼光之法招募浙兵,同時從九邊抽調了不少兵力。可以說這場戰爭中各路明軍的水平是比當初嘉靖大倭寇時期高出不少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