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天平、增資國華,“資本大佬”劉益謙在壽險路上飛馳的決心顯而易見。從2016年開始決定要增資國華人壽,經歷部分股東資金遲遲不到位、換增資股東等波折,國華人壽的95億元增資方案歷時三年,終於迎來“至亮時刻”。

  天茂集團(000627.SZ)公告稱,近日收到保監會批覆,同意國華人壽的95億元增資方案,註冊資本由38億元增至48.4625億元。這也是近期保險行業最大增資金額。

  耗時三年的國華增資

  公告顯示,此次增資,國華人壽以9.08元/股的價格發行10.4625億股, 以現金方式增資人民幣95億元,將註冊資本由38億元增加至48.4625億元。其中天茂集團現金出資48.45億元,佔增資後國華人壽總股本的51%,持股比例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國華人壽的增資方案中除了天茂集團之外的三位原股東均未參與,而是引入了湖北省宏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湖北宏泰”)、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武漢地產”)、武漢市江岸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岸國資”)三家新股東。增資之後,這三家公司在國華人壽中的持股比例將分別變爲9.2150%、1.1363%及0.2273%,而未參與增資的三位股東被相應地攤薄了持股比例。

  國華人壽增資後持股比例情況

  (資料來源:天茂集團公告)

  事實上,從醞釀到獲批,國華人壽的此次95億元增資歷時近三年,其中經歷部分股東資金遲遲不到位、換增資股東等諸多波折。

  2016年初,在天茂集團非公開發行完成對國華人壽的股權收購和增資之後,天茂集團成爲國華人壽持股51%的控股股東,而國華人壽註冊資本變爲38億元。

  一個月之後,天茂集團再發公告稱將對國華人壽進行新一輪增資。

  按照最初的增資方案,天茂集團擬募集不超過95億元的資金,其中47.68億元用以收購安盛天平40.75%股權,43.86億元用以繼續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剩餘資金償還銀行貸款。

  不過,當年7月,方案出現巨大調整,一方面,天茂集團將募集資金規模壓縮至48.45億元,且募資僅用於增資國華人壽,放棄收購安盛天平股權。另一方面,天茂集團與國華人壽其他三家股東單位簽署了增資擴股協議,按各自比例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合計95億元。

  在天茂集團定增完成後,其募集資金主要用途——對國華人壽的增資卻遲遲不見動靜。根據國華人壽此前對媒體的公開表述,95億元增資款項中,天茂集團的48.45億元增資款已到位,但另三家國華人壽股東單位的增資工作,始終在推進中。

  到了去年5月,國華人壽將註冊地從上海移至武漢,而隨後,三家湖北地方國資的“進場”讓國華人壽的增資迎來了轉機。

  去年12月,天茂集團與上述湖北宏泰、武漢地產、江岸國資簽訂增資擴股協議,擬以現金方式增資國華人壽95億元。

  據瞭解,這三家公司均具有湖北國資背景。湖北宏泰由湖北省國資委100%持股;武漢地產由武漢市國資委100%持股;江岸國資由武漢市江岸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司持股98.72%,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持股1.28%。

  從2016年到2019年,等待的三年時間裏,國華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一直略顯“捉襟見肘”。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國華人壽償付能力報告梳理,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近兩年始終在100%~130%之間徘徊。其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屢次低於120%,貼近監管紅線。而償付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業務結構、新業務的開展、投資等方方面面。

  今年2月底,國華人壽退出了最新一批的大病保險經營資質名單,市場普遍分析主要原始是因爲其沒有達到銀保監會對於保險公司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的償付能力要求。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天茂集團表示,本次對國華人壽增資是其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使用項目,增資完成後將提高國華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從而有利於增強國華人壽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國華人壽的資本實力及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有利於國華人壽充分把握當前保險業的發展機遇,實現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的快速增長。

  天平左轉,國華右轉

  此次對於國華人壽的大幅增資,劉益謙對於壽險行業的決心顯而易見。在劉益謙旗下天茂集團控股國華人壽之後,就正式變爲保險股。而國華人壽在此後也成爲了天茂集團的業績“強心針”。

  相比對國華人壽的屢次增資,劉益謙對旗下另一家財險公司則從一開始的欲進一步收購股權變爲了最終徹底放棄。去年11月,天茂集團以及安盛天平其他內資股東與法國安盛簽約,共同以46億元的對價出清安盛天平股權。

  放棄財險,加碼壽險無疑也與市場情況與公司業績有關。

  相對於財險業務,壽險業務在前兩年發展迅速,而國華人壽也憑藉萬能險及與互聯網渠道的較早接觸很快做大了保費規模。如今,其已進入穩定盈利期,根據國華人壽2017年年報顯示,其2017年淨利潤爲27.33億元,較2016年進一步大幅增長65.3%。

  反觀安盛天平,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安盛天平原保險保費收入爲63.35億元,較2017年同比下降約兩成。其淨利潤表現也在近幾年持續下降,2017年更轉盈爲虧,從2016年的盈利752.76萬元變爲虧損2084.62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