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鳳城白旗三臺的文章,雖每一篇都是獨立的故事,但之間還是存在一些聯繫。我們就梳理幾篇有關文章:

  1月28日文章《

  老滿洲旗人孫家四爺的故事

  》。

  2月3日文章《滿洲旗人兩位關四爺的故事》。

  2月7日文章《滿洲旗人過年講古》。

  2月8日文章《老滿洲旗人吳佳老祖的豐功偉績》。

  2月9日文章《老滿洲旗人關佳的祖輩年故事》。

  2月11日文章《老滿洲旗人老王佳的故事》。

  2月13日文章《老滿洲旗人老高佳的故事》。

  2月15日文章《遼東鳳凰城白旗老滿洲旗人人家的“年味”》。

  2月16日文章《老滿洲旗人傅佳大爺的故事》。

  2月17日文章《老滿洲旗人李佳姑爺子的大勺》。

  2月18日文章《老滿洲旗人李佳姑爺子的廚藝到底有多好?》。

  2月19日文章《老滿洲旗人吳佳大爺的腿》。

  2月24日文章《過去的滿洲旗人怎麼信神?》。

  2月25日文章《老滿洲旗人關於財寶的故事》。

  3月8日文章《老滿洲旗人如何歡慶二月二這個節日?》。

  3月9日文章《遼東鳳凰城看邊滿洲旗人的日子》。

  3月10日文章《老滿洲營子裏的金馬駒故事》。

  3月14日文章《老滿洲旗人的情懷》。

  3月18日文章《老滿洲旗人過日子的情懷》。

  3月23日文章《遼東鳳凰城老滿洲旗人對廟的情懷》。

  3月27日文章《老滿洲旗人說的“陳”字是什麼意思?》。

  4月6日文章《遼東鳳凰城的老滿洲旗人的清明節》。

  4月7日文章《滿洲人殺豬的故事》。

  旗人人家裏,姑娘、媳婦繡活都能拿出手。遼東鳳凰城白旗老營子老堡子,繡活最好的是吳佳的姑娘和關家瓦房出來的姑娘,那繡活可以說就是藝術品,漂亮,好看,說白了就是像。滿洲旗人人家姑娘媳婦的繡活是生活的美好,幸福的幫襯。

  在老滿洲人的故事裏,遼東鳳凰城白旗旗人姑娘的繡活,早前源自於繡兜子和繡袖口。兜子,滿洲人叫爺兜,祖宗袋子,就是一個不大的皮口袋,內裏是裝貴重物品的。早年間旗人男女都會隨身帶一個皮兜子或者布口袋,裝吃的,外出墊吧打間,再就是揣在腰上裝東西,煙口袋。不論是爺兜了祖宗袋子,還是口袋、菸袋,也不論是皮口袋,還是不口袋,都會有繡活在上面。這個繡活最根上並不是爲了好看,打根上滿洲旗人在口袋上刺繡是紮實,就是把口袋易磨損的帶口一圈和前後貼身磨來磨去的大面縫製的時候做紮實,也就是格外多扎幾道,多縫幾針。比如口袋的帶口,就必須要多紮結實幾道,實踐中旗人就追求美,也就自然有了繡活,用上了五彩線,又紮結實,又漂亮好看。滿洲旗人繡活最實用的是袖口,男女服裝的袖口都格外紮實扎厚一層,難得箭袖最易磨損,女的袖口也常常磨破,格外繡一層,紮實扎厚,必須。後來也是自然就學會了刺繡,把實用和生活必需結合起來,又好又漂亮。

  旗人男人用的袋子有大小兩種,皮口袋爲主。大的叫爺兜兒,祖宗袋子。一拿寬,兩拿深;小口袋就是煙口袋,也就是現在的荷包,一拿寬,一拿深。口袋有帶口,帶口留一寸的口沿,翻邊,留出扎繩(系口袋的繩)口,紮實。不論大小袋子,正面都刺繡,煙口袋最最講究繡活的水平。當然旗人人家用於祭祀的真正的“祖宗口袋”在大祭的時候(每十二年),必須添上繡活幾針,也就註定了傳輩的祖宗袋子一定是繡品典範。但凡是煙口袋繡的好,往往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姑娘自己揹人偷偷繡的定情信物,那是下了功夫的。像白旗後營子老吳佳、老關家的大姑娘,都會偷偷滴揹人自己繡一個煙口袋,訂親的時候正兒八經拿出來,送給對象。還有一種煙口袋精心細琢磨,那是半大姑娘用心繡給自己瑪瑪的,是一片孝心和初試手藝,裏面有真心真情意。

  繡活,原本是用於納皮,把物件口袋帶口和袖口加厚,增加韌性。耐磨損,滾邊上納花也就是加筋。後來演變成了繡花。

  現在能看到的煙口袋和皮口袋上,繡活多數都是滿洲姑娘跟山東家來的在民的漢人學的,花鳥魚蟲,花卉、魚草、南植。樣式裏面有特別的滿洲文化味道。最突出的是鳥以喜鵲、鶴和燕爲主,而且多數是臘梅喜鵲。植物更是多爲樺樹林(白樺)和鬆。景物描寫多半用起脊房屋、騎馬男人和穿連體旗袍大衣的女性。

  在遼東鳳凰城白旗,老滿洲旗人人家的繡活,本來是用於賞賜、饋贈、定情、祝福、留念使用,繡活的題材相對不復雜,寓意必爲跡象、祥瑞。

  口袋也好,煙口袋也好,圖吉利,都會多少有點講究。

  比如說繡活裏的植物會有柳,柳必爲春柳,剛發芽,飄飄幾支,垂柳春風。繡品裏多數都會有人,大頭娃娃的笑臉,跳神的人,領着狗的人。

  繡活講究好意境,鳳凰牡丹、喜鵲登梅是最多的。鶴、鹿和白樺木林。家裏老太太煙口袋上的繡活以壽桃、綠葉紅桃爲主;上了歲數的瑪琺的煙口袋和皮兜子,繡活以蝙蝠寶瓶爲主,也有松鶴的。現在跟以前比較人的思想進步了,當下白旗後營子後堡子會繡活的小媳婦大姑娘喜歡繡年年有魚、子孫葫蘆、連理枝、蜜蜂蝴蝶。在鳳城的一個展會上,一次就展出滿族繡荷包(不知道什麼人給滿洲爺兜兒取名叫荷包),花樣有一百多種,甚至連動畫片上的卡通人物都有,我說這是進步,旗人的精神就是好學精進,啥好俺們就學習啥。

  現在已經沒有往袖口刺繡的了,我都沒有看多現在的新繡活箭袖和女生滾邊袖口。聽大房子老太太說,最講究的就是從前姑娘們給老爺繡袖口,祖裏大老爺,還是營旗校哨大老爺,袖口翻過來的箭袖都是繡活,那規矩就大了,不能憑心思繡,啥官階、啥兵種、啥旗籍,繡活題材都不一樣。你比如說戴佳大爺,袖口一輩子都一樣,最外一圈是五隻蝙蝠頭連着尾一圈,裏層是祥雲海浪五大圈。一絲一毫都不變,就跟補子一樣的規矩大,來不得一點自由發揮。而關家大瓦房大爺沒有官階,官服的箭袖口就是海浪一五卷,一個幅都沒有,也沒有別的裝飾。

  作者鳳城白旗三臺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