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手機已成爲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大家在感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在擔心孩子們也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很多孩子癡迷於手機遊戲。說孩子們離不開手機那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正常的學習用手機。平時孩子完成作業,老師會通過手機QQ羣出題,QQ羣背書、打卡等,還有就是查閱學習資料,可以說孩子每天都離不開手機。其次就是玩遊戲。現在手機功能多,裏面的遊戲琳琅滿目,不要說孩子喜歡,就連大人也是愛不釋手。

  前不久看見一則新聞,來自菲律賓的13歲男孩,48個小時都不離開電腦,媽媽實在心疼孩子,把飯送到了網吧。現實生活中沉迷網絡遊戲的孩子特別多,這都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學習壓力太大。在遊戲中找存在感。二是現在的遊戲很貼近現實,讓孩子們無法自拔。面對孩子打遊戲,很多家長束手無策,對孩子只有採取打罵,但越是這樣孩子越不好管,越叛逆,不僅沒有效果,還適得其反。現在智能機普遍,家長不給,其他獲取的途徑太多,網吧有的是遊戲。面對孩子們打遊戲成癮,家長們除了打罵,更應該這樣做。

  一、分散孩子注意力

  現在父母的壓力大,但教育孩子的責任卻義不容辭。孩子玩手機成癮,父母應第一時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談心。有時間帶孩子到戶運動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帶孩子到圖書館看看書,增強知識的寬度、帶孩子做做公益,感受世間美好、給孩子報一些感興趣的培訓班,充實生活。這一些活動,都能減少孩子對網絡的依賴。

  二、讓孩子合理安排玩遊戲的時間

  社會在發展,讓孩子再也不接遊戲已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的來,一刀切的做法,只會加劇孩子的反抗。父母可以規定每週做完作業後可以玩一會兒,一週可以玩2-3次,這樣可以提升孩子做作業的積極性,勞逸結合兩不誤。也不會讓孩子反感,讓孩子現在以學習爲主,遊戲只是課下的一個樂趣。

  三、父母要心身作則

  很多父母說,孩子不能玩遊戲,但自己是成年人,玩一玩遊戲可能關係吧。如果父母有這樣的想法就錯了,我們要求孩子不這麼做,我們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理應以身示範。不然怎麼有理由去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我們把手機放一放,多陪伴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下,孩子也會漸漸地改掉玩遊戲的習慣。

  孩子玩遊戲不可怕,最主要的是撐握好方法,比起對孩子的打罵,我想這三個辦法會更實用,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