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文╱呂淑美】

基於關心偏鄉教育資源不足的初衷,臺大醫學系畢業,已取得醫師執照的呂冠緯,毅然決然脫去令人稱羨的醫師袍,一股腦兒全力投入線上教育學習平臺,期待翻轉臺灣教育,因為他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學會」。

呂冠緯就讀臺大醫學系時,曾創業成立補習班、任職得勝者文教執行班主任,在因緣際會下,6年前,誠致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力邀他成立均一教育平臺;經過多年孕育孵化後,於1年前成立均一平臺教育基金會,目前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

頂著醫師光環不要,卻投入一個充滿挑戰的公益教育行列,呂冠緯回想3個小故事,是讓他從醫師變教師的重要關鍵。

第一個是,因父母都是老師,從小耳濡目染,但在大五那年,得知美國有一網路教育平臺-「可汗學院」,深受比爾蓋茲青睞,意識到應「以老師為中心走向以學習為中心」,這個模式(指網路教學平臺)需要被重視。

第二是,他曾在安寧病房實習3個月,那段期間,讓他重新思考,應把時間放在有意義的事情;第三,在臺大雲林分院實習時,看到偏鄉教育資源不足與隔代教養的困難。

「以前我是個努力論者,但這3件事情,讓我開始思考,如果今天我的父母不是那麼重視我的課業,如果我的出身不同,是否情況就不一樣了呢?」呂冠緯語重心長地說。

「教育沒有效率、不公平以及原生家庭條件,纔是決定你的命運!」此時,呂冠緯對未來已有明確的方向。

「我對醫學及教育兩個領域都有負擔,但對教育更有負擔;舉例來說,我對醫學有95、100分的熱忱,但對教育有120分的熱忱,有什麼理由不投入呢?」

就這樣,呂冠緯決定全力投入均一教育平臺。均一屬於公益、非營利組織(NPO),使用者不需付費,所有營運、人事成本等,全都仰賴董事、企業及定期定額小額捐款,承擔經營管理責任後,重擔也更大了。

目前均一已獲得臺積電、臺灣應用材料、致伸、研華等多家科技大廠的固定捐獻,不過,目前1年仍約有1,000萬元的資金缺口,呂冠緯持續不斷與其他科技及金融企業接觸,希望尋求支持,讓翻轉教育工程能持續壯大。

均一教育平臺成立5年,有「臺灣版可汗學院」之稱,為全臺最大線上學習平臺,累計錄製1.2萬部涵蓋國小到國中數學、自然科及英文等學習影片;透過均一平臺進行的互動式練習題,也超過4.5萬題。

此外,均一註冊人數已突破120萬,每週活躍使用者4.8萬人;並與10個縣市教育局處進行深度合作,累計使用達2千萬次影片,共有789位老師從傳統教學導入均一平臺,使用過的學生,也大幅提升學習成就。

呂冠緯說,均一提供創新有效的「教」與「學」,不但透過「用科技,讓孩子擁有最適合的學習節奏」,更能讓孩子養成「自學」的習慣與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