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丹佛小镇、爱丁堡小区……看到这些名字,或许有种出国的感觉。日前,市民政局联合多部门正式启动清理不规范地名专项工作,对“大、洋、怪、重”地名说“NO”。

  “大、洋、怪、重”

  启动清理不规范地名

  “这些年一直在持续清理不规范地名,取得了一定成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已纳入2019年度全市民政工作要点,“大、洋、怪、重”地名现象属“老大难”问题,我市将构建“地名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重庆市地名专名与通名使用规范》,推动地名命名、更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据了解,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少老建筑物旧貌换新颜,新的商业建筑和居民小区林立而起,人们对小区命名标新立异乐此不疲。“在全国范围都有在一些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等地名中存在着‘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大”地名,即在含义、类型和规模方面夸大其辞,地名的专名或通名超出其指代地理实体实际。比如,给小区取名某某国际;“洋”地名,则是有些开发商为吸引眼球搞噱头,明明是主城区,非要给小区取个外国名,比如小区取名普罗旺斯,丹佛小镇,爱丁堡等;而“怪”地名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看了不知道这些地名要表达什么意思,也就是说部分开发商为了吸引眼球,进行一些所谓的地名创新。“比如一些含义低级庸俗的地名,含义不健康、有悖公序良俗的地名 如:黄泉路、哑巴路、癞疙宝大山等。”该负责人称,此外,还有“重”地名,就是区域内地名重复。

  取地名有讲究

  不可任性随意

  孩子出生了,要取名,同样姓张,你们家可以给孩子取名“张强”,另外一家姓张的也可以取名“张强”。同一个班、同一个单位同名同姓没人会追究。不过,地名就不一样了,相比人名,它更讲究,并不是想叫什么就能叫什么名字。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不少老地名命名并没有规范,叫的人多了便成了大家熟知的地名,各个地方同名同姓的地方并不少见。随着城市的发展,同样在城中,就有同样的地名存在于多个地方的现象,这也让不少游客、乘客感到晕头转向。

  据了解,仅在主城,就有不少孪生地名,也就是“重”地名。比如,双胞胎地名茶园,一处位于南岸区茶园新区;一处位于江北区五里店附近。三胞胎地名三角碑:一处位于沙坪坝区小龙坎新街;一处位于南岸区李家沱;还有一处位于九龙坡区白市驿。更让人晕菜的还有五胞胎地名,比如说滩子口:一处位于沙坪坝区土主镇;一处位于九龙坡区杨家坪附近;一处位于南岸区大兴场附近;一处位于北碚区歇马镇;一处位于巴南区。还有更“吃香”的六胞胎地名马鞍山:一处位于渝中区大礼堂背后;一处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附近;一处位于江北区铁山坪;一处位于巴南区;一处位于渝北区;一处位于南岸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读音类似,容易混淆的地名,在早期取名的时候就进行规范,将为今后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市民找路也会更加方便、清晰。

  大地名

  街、花园、广场、苑、山庄……

  取名标配设施要达标

  同样是道路,有的叫街、有的叫大道、还有的叫路,同样是住宅小区,有的叫广场、有的叫城、有的叫花园、有的叫苑。小区、道路取名有讲究,这些命名规格你知道吗?平常,我们身边有太多的地名,仅以通行的道路地名来说,就有很多类别。比如,某大道、某路、某街等。它们究竟有哪些区别,命名有何规矩?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以“街”为名的道路则主要体现其商业用途,沿路需要有丰富的商业设施。“不能说取名街,道路两旁市民都没可逛的,那可不行。”该负责人称,取名叫“大道”的道路,路宽必须在40米以上。而取名“路”的宽度则在25~40米之间。

  除了道路的类别多,我们身边遇到的各种住宅小区,有的叫某某广场、有的叫某某城、还有的叫某某花园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根据我市规定,居民住宅区命名时使用“城”、“花园”、“广场”等通名,必须满足相应的标准。

  乱设地名标志

  叫“XX广场”的小区,要能够为居民提供2000平方米以上的休闲广场(不含停车场);叫“XX城”的小区,小区的建筑面积应在20万平方米以上,还需要具备商业、医疗、教育等足不出区都能实现的配套功能;而叫“花园”的小区,小区绿化率则必须在40%以上;叫“苑”的小区,绿化要达到30%以上。

  有时候,我们还会听到有些小区叫某山庄,或者庄园之类。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取名某山庄的小区,绿化率要在45%以上,并且还得依山而建。

  洋地名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