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甘嘉雯╱桃園報導】

配合中央政策,桃園市育兒津貼設置落日條款至2021年7月31日為止,「公共托育政策到底懲罰了誰?」市議員陳美梅、萬美玲同聲炮轟政府不瞭解民意,李光達議員則建議市府讓已懷孕的桃園市民都享權益,延長領津貼到2022年5月為止,不過市長鄭文燦表示,還需跟中央協商,若擅自加碼恐遭減補助款。

陳美梅炮轟現行托育政策荒腔走板,依照新制,原本照顧自己兒孫,家長就不能領托育補助6000元、桃市再加碼1000元共7000元,僅能領取育兒津貼2500元、桃市再加碼500元的3000元,引發反彈。

「托育政策問題重重」,萬美玲調侃「教育局長高安邦與社會局長古梓龍的孫子要交換帶才能領到7000元,若自己帶僅能領到最低的3000元。」真的很可笑。

李光達替中央政策發布前已懷孕的桃園市民抱不平,他說7月拍板定案的中央育兒政策影響到桃園市民原有的權益,誰知道7月底前未生產,縮短領取津貼的時間,因此建議市長應同意桃園市育兒津貼發放到2019年5月前出生的孩子,此項權益延至2022年5月為止。

社會局長古梓龍表示,托育政策市府依權限處理,涉及中央政策部分,相關意見,將建議滾動式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