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院,一座彙集了晉商曆史,反映了明清時期北方特色民居的建築羣,它是清末晉商代表人喬致庸的宅院。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總佔地1.06萬平方米,有6座大院,20進小院,313間房屋,呈雙“喜”字型,是一座全封閉城堡式建築體,被譽爲“清代北方民居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如今的喬家大院已經成爲一個著名旅遊風景區,遊客們來到喬家大院時,在領略晉商文化同時,也會被門頭上一塊塊牌匾所吸引。喬家大院的大門是拱形門洞,上面建造了高大的頂樓,上面高懸“福種琅環”四個大字。

  這四個字可不簡單,它是慈禧太后贈送給喬家的。“福種琅環”即是“琅嬛福地”,據說是神仙的洞府。 “福種”即“種福”之意,寓意把“福”播種在喬家大院。換成任何朝代,能獲得這樣的牌匾,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喬家大院究竟做了什麼,慈禧要如此感謝他們?一切要從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說起。庚子事變發生後,慈禧太后倉皇逃離北京城,以“西狩”的名義逃往西安。慈禧太后走得很匆忙,一行經過山西時已經狼狽不堪,到最後連熱飯都無法吃上一口。

  吃飯是需要銀子的,慈禧太后最缺少銀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富可敵國的喬家大院。不得不說此時的喬致庸眼光毒辣,立即通過喬家大恆商號借銀20萬兩,讓慈禧太后深爲感激。

  不僅如此,喬致庸還蒐羅山西特色美食,送到慈禧太后面前。如此精心安排,慈禧太后決定給些賞賜。據說,慈禧太后問喬致庸需要何種賞賜時,喬致庸推脫做這些都是應該的。不過,慈禧太后堅持要給喬家賞賜,喬致庸表示能得到一塊牌匾就足夠,於是就有了“福種琅環”四字牌匾。

  有了這四個字,喬家大院如同有了一把尚方寶劍。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全國商埠的受到重創。反觀喬家的大德通、大德恆票號憑藉與清廷的密切關係,使得票號匯兌官款的業務大量。這一時期,喬家票號的業務發展達到極盛時期,大德通、大德恆一度成爲全國影響最大的兩大票號,喬家也因此一躍成爲山西乃至中國商界的佼佼者。

  然而,成也清廷,敗也清廷。1911年辛亥革命後,長期的軍閥混戰,使得喬家商業受到了衝擊,從此一蹶不振。

  參考資料:《喬家大院》、《庚子之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