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Y編輯|樸芳

  2018年影視市場經過了一波“寒冬”,但同時也意味着行業開始告別浮躁向穩健調整,迴歸內容和觀衆成爲2019第一季度的關鍵詞。在這一語境下,類型劇已然成爲電視劇市場不言而喻的默契方向,題材垂直細化更是在縱深發展下多點開花。

  在這之中,作爲市場鮮見的鑑寶探險輕喜劇,新近收官的《黃金瞳》無論是在熱度還是口碑上,都沒有辜負輾轉多處的實地取景和尊重細節的文玩考究。

  目前,由張藝興、王紫璇等主演的超級劇集《黃金瞳》在愛奇藝網絡熱劇和百度指數雙料第一,同時也穩居貓眼及雲合數據榜單前列。熱度方面,黃金瞳微博話題閱讀總量近70億,討論量破4500萬,熱搜人氣值近5000萬。

  屏幕內外深度互動:

  劇內廣融文物,劇外綁定博物館

  題材的垂直細分一方面意味着獲得了填補市場空白的先機,另一方面也表明前方鮮少可複製的成功經驗,而對於探險、古玩類特殊題材來說,如何將故事落地爲一個有現實依據且充分展現鑑寶氣氛的影視作品,難度不容小覷。

  《黃金瞳》選擇的破局方式則是在以充分考究文玩古物保證內容合理性的同時,在劇外通過現實的博物館場域爲劇集提供敘事輔助。

  首先,在現代都市的空間內,營造出文物的古韻與場景感是保證和諧觀感的重中之重。當考究的文物古玩以精美的拍攝角度呈現在觀衆面前,劇集的鑑寶探險氣質方可得到發揮。

  據介紹,《黃金瞳》在道具方面的工作量,達到了一般電視劇的6倍以上。道具組多次查閱資料,去故宮博物院、國家文物修復中心學習,製作完成後,還會請來相關的行業專家們,對道具最終效果進行鑑定,經過此種複雜工序,觀衆才得以在劇中一覽諸如雍正青花瓷盤、朱可心紫砂壺、李端端圖、唐三彩釉馬等古物。

  具體以與劇情聯動最爲密切的玉類來說,既是主人公獲得黃金瞳的契機,也是他從無名小輩走向業內新星的關鍵。所以,玉目、紅翡、紫翡,冰種翡翠等玉石一一登場時,不僅增強了故事的可看性,也將小人物的成長娓娓道來。

  而在劇外,《黃金瞳》選擇了博物館作爲與劇中產生共時之感的空間。在《黃金瞳》開播伊始,便聯合五大博物館發起了“博物館給了我一雙黃金瞳”的話題,截至目前,該話題閱讀達2066.2萬,轉評贊互動量達1億加。

  結合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推出頗具趣味性的動態海報更是引起了不少關注。從“愛菊的寶寶運氣都不會太差”的湖北省博物館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到“確認過眼神,是胸有成竹的人”的山東博物館《鄭板橋竹石圖軸》,再到“本以爲是個青銅,沒想到竟是個王者”的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雙鳳渦紋壁,博物館與《黃金瞳》的深度綁定不僅爲劇集提供了另一敘事空間,而且也爲博物館做了一波有效科普。

  各大博物館在積極轉發的同時,也不忘呼籲大家一起鑑寶鑑劇。看劇之餘,來到博物館切身感受劇中所提到的歷史畫面,這一屏幕內外深度互動的追劇體驗,也爲類型劇出圈提供了新路徑。

  線上線下導流:小人物、正能量引官媒、大V聯手增熱,線下打卡放大影響

  從故事來看,《黃金瞳》延續了小人物探險鑑寶的模式。講述了一個典當行的平凡小職員獲得黃金瞳,經歷磨難,最終成爲一個英雄式人物的故事。不難看出,在人物的成長上,《黃金瞳》頗費了一番功夫。

  完美人設的確會讓觀衆產生“一爽到底”的觀劇心理,但跟隨主人公由一個懵懂的普通人成長爲有擔當,有責任心的英雄,或許纔是當下年輕觀衆更願意看到的。

  劇中,莊睿在初得黃金瞳的異能時,彷徨而迷茫,當他經歷了種種艱難險阻之後,才明白被賦予異能的責任與使命。同時,親情、友情的陪伴,讓他明白世上有比黃金瞳這個異能更加重要的東西。所以,當有人看上了他的黃金瞳,面對“發家致富”的誘惑,他的選擇是“無所求”。

  該劇總製片人白一驄表示,希望觀衆可以感受到莊睿身上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比如莊睿在異能的加持之下,依然有着一顆永遠向善的心,賺取的第一桶金用來給朋友還債,朋友有難也是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而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設定,讓劇情傳達出的“真善美”更富人情味,也引發不少官媒的點贊。開播以來,收穫了《光明日報》《中國日報》《新週刊》等媒體的積極評價,此前,《三聯生活週刊》還借劇中出現的古董文物,探討背後的故事內核。

  而除了官媒,一大批極具影響力和關注度的博主紛紛前往各大博物館“打卡”爲劇集增熱,湖北省博物館和山東博物館便成爲第一批擁有自己專屬vlog的博物館。

  在線上,通過劇集本身以及微博話題的傳播,以文物爲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些關注最終化爲線下“打卡”爲博物館贏得了潛在客流;而在線下,《黃金瞳》元素與博物館的融合也潛移默化地吸引着遊客對《黃金瞳》劇情的關注。

  這一線上線下的積極導流,不僅增強了《黃金瞳》的口碑發酵,也讓劇集本身希望傳達的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在實際生活中落地生根,大大拓展了影視劇本身應有的影響力。

  影視、文化聯動新範本:深掘影視劇的“新功能”,助力傳統文化“出圈”

  在影視劇中融入傳統元素的例子並不少見,但《黃金瞳》的突出在於,除了做到基礎知識的普及,還讓觀衆身體力行地去體味歷史之厚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黃金瞳》拾起了影視作品遺忘已久的教化功能。

  而將弘揚傳統文化爲己任,源於《黃金瞳》創作者對於年輕人文化認知的深刻體驗。白一驄認爲,“大家都在說現在的年輕人與傳統文化有距離感,但其實不是年輕人不願接受傳統文化,而是原本的傳播方式沒有讓他們產生興趣”。

  因此,白一驄表示,無論是從演員的選擇還是故事的講述方式,《黃金瞳》要做的,就是以一種年輕人容易接受的、好玩的方式來講述傳統文化。從效果來看,《黃金瞳》不失爲影視、文化聯動的範本。

  基於微觀維度,在內容垂直細分愈發明顯的當下,《黃金瞳》的成功不僅源於題材對當下內容市場的填補,更來自於對類型劇創作和營銷模式的全新嘗試。

  而從更爲宏觀的維度上來看,當泛娛樂在新時代升級迭代,一個新的文化價值體系也對影視市場提出更高的內容要求。

  END

  【合作 | 投稿 | 應聘 | 讀者社羣】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道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瞭解者優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