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江女士贤伉俪及安南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陈伟华主任欢喜合影。(图/安南医院提供)

▲78岁江女士贤伉俪及安南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陈伟华主任欢喜合影。(图/安南医院提供)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一名38岁大陆上海李姓女子,去年底因子宫颈癌切除子宫,术后进行电疗及化疗,患者在疗程后并发了左下肢肿胀,于北京就医并无明显改善,反而越来越涨痛,家属决定寻求其他医疗建议,经由多方评比后,慕名跨海至台南市立安南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找陈伟华主任就诊,终一解跛行之苦。

安南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陈伟华发现李女左髂静脉发生病变,出现严重狭窄,经血管内超声波检查证实为「慢性深部静脉栓塞并左侧髂静脉阻塞」。在陈伟华医师的静脉支架治疗后,李女下肢肿胀完全改善,也顺利返回职场工作,术后半年返回台湾复诊,状况良好。

陈伟华另举78岁江女士案例,说明患者也是发生了左脚肿涨合并静脉曲张表征,且左足踝因为郁积性皮肤炎造成红肿痛。一般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当成静脉曲张治疗,经辗转治疗都没有改善,经陈伟华主任以非侵略性深层静脉回流及血管超音波检查,发现江女士也是罹患「左侧髂静脉阻塞」。陈医师置放了最新型的静脉支架,快速地解决患者困扰已久的问题。

陈伟华指出,下肢足部慢性伤口的成因大多是动脉阻塞,常见的症状为:脚肿、静脉曲张、足部溃疡反复发作,难以愈合。然而,相同的症状也会发生在淋巴系统及静脉回流系统阻塞的病患身上,因此这类病患很容易被误诊为动脉问题而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

陈伟华主任提出下肢足部伤口的疼痛、发炎、异味及不良于行,对病患日常生活往往造成不便,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时还会截肢。上述2案例患的髂静脉狭窄阻塞疾病,在临床上又称为「髂静脉压迫综合症」,发生率不低,一般女性又比男性多3倍发生率,临床经验左侧髂静脉比右侧好发。

陈伟华强调,这类疾病的诊断并不容易,因为断层扫描及血管摄影诊断率只有6到7成,必须搭配血管内超音波及采取多面相的影像重建才能确诊。因此,医师临床经验的判断非常重要。一旦确诊,目前的方法是采用静脉支架治疗。

陈伟华主任指出台南市立安南医院统计过去治疗153位个案,平均追踪2年,再复发率不到1成,与欧美最好的医学中心成绩相当,目前更成立「亚太心血管介入培训中心」,将卓越的医疗经验分享给其他亚太国家,希望未来能嘉惠更多血管困难疾病的病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