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許文貞╱臺北報導】

文化部22日公告新增北市陳悅記祖宅、自由之家、大同之家三處為國定古蹟,昨(25)日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臨陳悅記祖宅,將古蹟公告送交文史研究者陳應宗、布袋戲大師陳錫煌等陳家後人手中。

鄭麗君表示,近來常見豪大雨,應該要事先預防,保護的工作十分急迫,「身為國定古蹟,文化部責無旁貸。」陳應宗也表示,宅邸有如臺灣漢文化的歷史見證,應有緊急搶救計畫,要在先在屋頂先搭棚保護現存的建築。

陳悅記祖宅自200年前建造至今,過去修復成果不彰,甚至發生過匾額被偷的情形,鄭麗君表示,「過去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及管理補助的經費,政府補助其中9成,今年起補助比率將提升到9成5,希望盡全力協助緊急保護和修復。」

「陳悅記」並非人名,而是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陳家公號。「陳悅記祖宅」最早由開臺祖長子陳遜言在1807年建造於臺北大龍峒,隨著家族子孫繁衍,逐漸興建成規模龐大的宅邸。陳遜言的長子陳維澡、四子陳維英都是舉人,宅邸掛著全臺第一個舉人的「文魁」匾額,也設有「舉人旗」。

四子陳維英更長年投入教育,不僅在自宅「公館廳」開辦「書房」(即為私塾),也到福建、宜蘭等地教學,因此陳悅記祖宅又被稱為「老師府」。陳家後代仍居住在此,陳應宗即為大房陳維澡的第8代孫,陳錫煌則是四房陳維英的第7代孫。

如今陳悅記祖宅也是陳錫煌教藝生布袋戲的地點。陳錫煌弟子陳冠霖表示,「我們平時跟老師請教時就到老師家裡,如果要跟後場樂隊等一起練習,就會到以前用來接待客人的『公館廳』,有時若天氣太熱也會去租附近的試演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