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原名馬和,小名三保,世稱「三寶太監」。元朝初年,鄭和的祖先作為元朝雲南王麾下的貴族移居雲南。鄭和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經跋涉千里,朝覲麥加,因而被當地百姓尊稱為「哈只」,即「巡禮人」或朝聖者之意;也有人說鄭和祖先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總之,在家族熏陶下,他從小就對外洋情況有所了解。

明朝滅元時,朱元璋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發起明平雲南之戰。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馬和在雲南被明軍俘虜並閹割。帶到南京後,在14歲那年又偶然來到北平的燕王府成了燕王朱棣宮中的太監。

馬和聰明、伶俐,很快成為朱棣的親信。朱棣不僅挑選學識豐富的官員到府中授課,而且還讓他們隨意閱讀府中的大量藏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馬和很快便成了學識淵博的人。

馬和身材魁梧,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屢次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內侍中無出其右」。尤其是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和朱元璋的皇太孫朱允炆(建文帝)爭奪帝位的「靖難之役」戰爭中,馬和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不是河南鄭州,另一說為「燕京鄭村壩」,)立下赫赫戰功。所以明成祖朱棣攻取南京後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從此正式稱馬和為「鄭和」, 累升至「內官監太監」。

至於鄭和為什麼叫「三寶太監」,有人說從他的小名「三保」演化而來;還有人說這與明永樂元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師——道衍和尚引導鄭和受菩薩戒、皈依佛門有關。鄭和就成為佛門弟子後,法名「福善」。而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故人們也常以「三寶」作為對佛教的尊稱,所以人們也就尊稱他「三寶太監」,意為「信奉佛教的太監」。

鄭和又先後七次統帥船隊出國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海口。鄭和的遠航比西方的哥倫布、達伽馬等的航行早半個世紀以上,而艦隊規模與船隻之大,都超過他們的幾倍。鄭和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經濟文化交流,南洋各地至今仍保留有不少方關鄭和的遺迹。所以他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航海家,其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項偉大事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築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稱為著名的外交家。

說到鄭和這個明初的著名英雄,要把他和明末的另一位著名的英雄鄭成功區分開。鄭成功,祖籍河南固始,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鄭成功因蒙明朝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1661-1662年,正鄭成功率軍橫渡台灣海峽,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駐軍,收復台灣,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

歡迎交流,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在很久以後的史書記載中,鄭和這個名字被無數次的提及,並被冠以「英雄」的美譽,可是,誰還記得雲南滇池邊那個有著悲慘童年的叫做馬三保的小娃。

是的,馬三保,小名或許叫做三寶之類。三寶的父親叫做馬大哈,奧錯了,不好意思,馬哈。是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年輕時候朝聖過聖地麥加。而且在此後的很多年,這位馬大哈父親就給三寶娃娃灌輸他是如何乘風破浪、踏浪而行去朝聖麥加的盛景,於是,在三寶小小年紀里就種下了一顆神聖的種子,等他長大了,他要做一個勇敢的男人,乘風破浪,去朝聖麥加。

可是,殘酷的現實沒有給他長大的機會,甚至被剝奪了做男人的權利。那是1381年,鄭和十二歲,這一年朱元璋攻破了雲南。馬三保作為被俘兒童,接受了「割禮」,他成為了太監——然後,大家都叫他三寶太監。

成為太監的馬三保被編入明軍隊伍,追隨隊伍南征北戰,血光四濺的戰場使他慢慢的忘記了被閹割的痛楚,或者說他正是要用這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悲慘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悲慘,長槍與大刀,代替了本屬於他這個年齡段的豬豬俠和變形金剛玩具。在瘋狂的戰場中,沒人會保護他,他學會了自強自立,他變得越來越弒殺,越來越殘酷。

黃沙漫天里,風雪遍地里,他一次次的死裡逃生,堅強的在戰場中活了下來。然後他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改變他後半生命運的人——朱棣。

朱棣第一次看到馬三保的時候,感到內心一驚,因為從他稚嫩的臉上,燕王朱棣么有看出一個他這個年齡段該有的稚嫩與恐慌,反而是一種堅毅與決絕。他成了朱棣的貼身侍衛。從此常伴朱棣左右。與朱棣一次次的出生入死,讓朱棣對這個年輕的後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是一個可以成就大事的人才。

之後,就是那場註明的靖難之戰,朱棣造了自己親侄子的反,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成功登基。而在這次戰役中,馬三保隨朱棣出生如此,立下了汗馬功勞。

成功登記後的朱棣,沒有忘記馬三保,分封他為監上監,也就是太監中的太監,不對,應該是太監中的戰鬥機——終極太監。這還不夠,朱棣又給了他更大的榮耀,為他賜姓"鄭"——皇帝賜姓,這無疑是莫大的榮幸——馬大哈家祖墳冒起了一陣青煙。自此,馬三保改名為——鄭和,一個被永久載入史冊的名字誕生了。

這至高無上的榮譽,讓馬三保,對了,應該是鄭和,熱淚盈眶,遙望家鄉的方向,放聲大哭——所有的苦痛與屈辱,都是值得的。

若干年之後,更名為鄭和的馬三保,迎來了他生命中又一個最重要的時刻——下西洋。這是朱棣對他的信任,也是對他的重託,他帶著為大明楊威、尋找建文帝、開闢海上貿易的多重使命出發了。

三十多年的時間,先後七次下西洋,讓鄭和這個名字被永久的載入了史冊。

原創·老麥,敬請關註:老麥說說


鄭和是明朝時期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他是明朝的一位宦官,他原先不姓鄭而是姓馬,叫馬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他的父親馬哈和他的祖父都曾不遠千里前往麥加朝覲,所以很受當地人尊重,被當地人稱為哈只,是巡禮人的意思。

元朝初年時,馬和的祖先移居雲南,是元朝雲南王麾下的貴族,明朝朱元璋為了消滅雲南的元朝實力於是發動了明平雲南之戰,當時十幾歲的馬和被明軍俘虜並被閹割成太監,被充作軍中秀童,後輾轉來到北平燕王朱棣的府上。

朱棣當時為了提高自己身邊親信的文化水平,讓許多有學識的官員到府中授課,天資聰穎、的馬和很快便成了學識淵博的人。

當時馬和非常聰慧,體格又非常健碩,朱棣交給他的任務每每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所以朱棣非常器重他。

後來在幫助朱棣奪得皇位的靖難之役中,立下戰功,所以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予馬和當做姓,來表彰他所以下的戰功,從此他便改稱鄭和。同時朱棣又將他升做內官監太監,相當於正四品官員。因他小名叫三寶或三保,所以在當時大家又把他稱作「三保太監」或「三寶太監」。

因為鄭和小時候一直在明軍內服役,又在軍營中長大,後來輾轉之下鄭和又來到了朱棣的燕王府,朱棣派人叫他們學識,又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所以鄭和是一個非常有謀略和懂兵法的一個人,他又在靖難之役之中屢立戰功被朱棣視作自己的心腹,所以後來朱棣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的軍銜,交於他二萬餘名官兵交給指揮,七下西洋。


馬和出生在元明易代、干戈動亂的時期.元末著名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信奉伊斯蘭教,對佛教也曾支持,甚至提倡.他在雲南曾修建佛寺.馬和幼年即受到佛教影響.他14歲那年,被明軍擒獲,遣送南京,經過閹割,進入宮廷充當太監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將馬和賜給四子燕王朱棣.馬和「從燕王起兵靖難,出入戰陣,多建奇功.」朱棣稱帝後,提拔他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

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師和尚道衍引鄭和受菩薩戒,取法名福善.鄭和成為佛門弟子.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故人們也以「三寶」為佛教的尊稱.鄭和既信奉佛教,所以人們尊稱他為「三寶太監」

朱棣時期,陸海兩方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改變了被動防禦戰略,主動出機,陸上方向實施遷都、親征漠北;海上方向組建了鄭和舟師,震懾和打擊倭寇和反明勢力,並從海上實施戰略包抄,對西北方向進行戰略上的牽制,從而減輕明朝北部的壓力。

鄭和下西洋調解矛盾,平息衝突,消除隔閡,有利於周邊的穩定,維護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聲望。所以,可以看出鄭和的船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不是用於侵略擴張,而是用於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剿滅陳祖義幾千人,阿烈苦奈兒上萬人,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


鄭和本姓馬,名文彬,字和。1371年,他出生在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的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家庭里。鄭和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故取小名三寶,又稱三保。

12歲那年,他被明軍擒獲,遣送南京,經過閹割,進入宮廷充當太監。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將馬和賜給四子燕王朱棣。馬和「從燕王起兵靖難,出入戰陣,多建奇功。」朱棣稱帝後,提拔他為「內官監太監」,永樂二年,因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故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內官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現在,在東南亞一些地方,對鄭和還有「三寶公」的稱呼。

而著名的鄭和研究專家、南京大學的潘群教授對鄭和為什麼叫三寶太監這一問題,曾提出過新的觀點。他通過詳細考察史料,認為「三保」其實是當時統治者對被俘虜後做奴隸的人的統稱。在《元史紀事本末》中記載,元朝稱外族俘虜皆為「三保奴」。他指出,元朝末年統治雲南的梁王是蒙古貴族把匝瓦密,1381年,朱元灣派30萬大軍征討雲南,史稱「太祖平滇」。正是在這場戰爭中,鄭和父親故世,十二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並慘遭閹割。明初沿用元朝舊稱,稱其為「三保奴」是十分合理的。而明人王登在《客越志》中稱;「桃花渡為永樂中太監三保奴出西洋處。」這也是一個旁證。

關於如何從宦官一步步走上外交舞台:

朱棣自己的陣營里,事實上有不少宦官鞍前馬後,立過戰功的裡面,有名可查的就有狗兒、李興、鄭和、馬靖等,所以朱棣上台後,論功行賞,提拔並重用宦官,同時他也害怕會有失意的宦官像出賣建文帝一樣出賣自己,所以不惜背叛祖訓,拉攏宦官。

但像鄭和這樣有為的太監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宦官素質低下、狂妄無知、飛揚跋扈。

而少年時就在朱棣身邊長大的鄭和則不同,他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

另一方面,鄭和知識豐富,熟悉西洋各國的歷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鄭和下西洋前,鄭和曾出使暹羅、日本,有一定的外交活動經驗,特別是永樂二年出使日本,通過鄭和的外交活動,建立了外交關係,簽訂了貿易條約,深得皇帝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