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是屋舍的眼睛

《說文解字》釋義:“窗通孔也”

先人依窗借景

營造着小築空間

點綴着雅室精舍

漏窗一痕,千種風情

春臨,收檐下連雨

夏時,擁草木扶蘇

秋暮,聽落葉蕭蕭

冬寒,等落雪滿院

一扇窗,四季景

年歲光景在窗影之間

像是一部無聲電影

催促着日子一幀一幀的更替

而明窗之間

則裝點了一年的美夢

窗景,如詩

春臨 攝影 小白funny

夏深

秋陽

冬寒

蘇州園林的精緻

就是窗前的詩意

聽風攬月,浣花洗葉

疏疏落落,窗戶鄰虛

可納千傾之汪洋

可收四時之爛漫

移步換景之間

或隱約迢迢,見窗外虛竹

或清疏朗朗,見碧草生綠

意在筆先,詩在窗前

明窗之外的風景

便是一幅無心之畫

雖由人作,宛如天成

當我們遊園的時候

一定是不能急的

移步換景最需要靜下心來

旁若無人,心中有趣

貪戀這窗外好風景

夫借景,園林之最要者也。

如遠借,鄰借,仰借,俯借,

應時而借。

---明 計成 《園冶》

借景,是重要的造園手法

遠山近水,湖光塔影

都可以成爲園中風景

中國人的智慧全在這“借”上

物候時令,飛鳥草蟲

都可以成爲窗下詩意

近觀時是虛意

遠看時是真境

一虛一實,亦真亦幻

至於窗前會意,窗下通感

則是中國人的另一個哲學高度

杜甫是“窗含西嶺千秋雪”

蘇軾是“綠窗朱戶春晝閉”

陸遊是“喚君同賞小窗明”

那些詩徘徊在軒窗之前

一唱一念宛如昨天

軒楹高爽,窗戶鄰虛,

納千傾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

---明 計成 《園冶》

隱隱約約,一開一合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窗

不僅是爲了能夠望出去

還更是爲了能夠納進來

古人在造景與造境之間

明顯地選擇了後者

而意境往往是深層次的詩意

能使人們獲得美的心理感受

在阻與隔,通與斷之間

嵌以海棠、方形、貝葉之窗

便收納了四季之景

李漁在其《閒情偶記·居室部》中

便闡述了窗的設計及其美學理念

以尺幅窗、山水圖窗、梅窗等樣式

移天換日,容納美景

正是先人所謂:

會心之處不在遠

過目之物盡是畫圖

如果說中國的建築是一首詩

那麼這一扇扇精美的窗戶

便是最動人的詩眼

古典而藝術,巧妙而絕倫

獨特的審美巧思

讓它們成了園林裏

無可或缺的一雙瞳

漏窗之下,竹樹迷離搖曳

軒窗之間,木石相映交錯

那時候的風雅

穿越着白牆黛瓦

就在這一扇扇窗戶之下

聽風候雪

還等着窗外故人的跫音

窗景,如詩

開一扇窗,合一場夢

時過,境遷

留一扇窗,造一場夢

願你心懷美好

清亮如許

貪戀這窗外好風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