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2_副本.jpg

 


 

大學四年之中,

戀愛、喫喝玩樂....等等的不務正業,

我們至少要精通一項。

 


 

前些天在屏東科技大學的演講其實是超時演出,許多學生還留下來拿書給我簽名,甚至回頭私訊留言在臉書粉絲頁問問題。於是,便油然而生把這場演講內容文字化的念頭,以彌補當時沒有詳細分享的部分。此外也加入一些當時沒有提到,接觸同學們之後才瞭解對他們而言或許很重要的事。

 

◎本科學業&未來職場規劃

「選科系」可能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替自己做主的人生選擇之一,也有可能是父母的意思,而你剛好沒想法就聽他們的話。但唸了一年之後,我們是可以後悔的。

如果有能力轉科系,當然最好。如果沒有能力,起碼在沒那麼喜歡的科系中試著找出一些感興趣的部分。

為什麼呢? 因為你窮。不僅僅是專業技能窮,可能你的家世背景也不是過億資產的豪門。所以在雙窮的狀態下,你至少要培養透過念書學來的專業知識,替自己的後路謀生。

有人說:「我盡力了,我就是念不好嘛」。

沒關係,這時候我強調的不務正業就能派上用場。既然專業科目不拿手,那就培養一個「興趣」。我在唸企管時也念得不太好,想轉去唸中文系也沒考上。之後扣除玩樂的時間,我把大量的精力耗在自學商業設計。有空就拿筆起來畫圖,也找了很多設計的書來研究。然後工讀的工作也盡量找那種需要畫畫的,藉此練習。

很多人質疑「興趣能當飯喫嗎?」我拍胸保證絕對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須把興趣做到極致,做到成為一種專業。那麼它變現的可能性就會越大。不然你所謂的興趣就僅僅是一種嗜好,還是用來打發時間的那種。

例如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如願的進入百貨業做一名美術設計。靠的是什麼? 就是那些年我著魔似的培養興趣。

不管你念完大學後是不是要考研究生,考完研究生後考博士,你最後都要面臨就業。那麼到底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他人口中的好工作?就是一個大問題。

他人口中(或父母心中)的好工作不外乎吻合三種條件:1.穩定 2.薪水高 3.社會地位高。如果你願意被這些條件綁架,請從中找出樂趣好好工作。不然有天當你失業,可能就要放棄其中兩個以上的選項才能找到工作了。

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則不一樣。人很賤,總是在自己心甘情願的狀態下才能沒有底限,傻呼呼的去付出。為喜歡的工作付出,不僅能學到最多的專業技能,也能提高自己在職場的不可替代性。當你變成很多企業都想要的人時,還怕沒有高薪嗎?

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前提是你必須「瞭解自己」。很多人老是高喊著要做自己,我覺得最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在做自己的方式就是他是不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然,都是喊假的。

唯有真正瞭解自己的人,才能不被他人口中(或父母心中)的好工作所誘惑。

 

14681725_1539587562722315_5459407156428029545_n.jpg

◎透過戀愛瞭解自己

進入大學後甚麼事情最重要? 談戀愛。如果不談戀愛,你念大學幹嘛?

大學階段可能是你此生中最後一次大量接觸異性的時期。工作之後,再次看到那麼多跟自己年紀相當的人的機率不到10%。加上工作讓你分心,讓你開始在乎對方的薪水、價值觀等等條件,想要談純純又蠢蠢的戀愛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好多人開始有疑問:「反正大學時代的戀愛也不會有結果」。

請問,你想要什麼結果? 重要的是過程好嗎?除非你大學時代就想結婚生孩子。不然問這個問題不覺得有點傻嗎?

談戀愛是一個最快能瞭解自己的方式之一。

為什麼?

因為愛上一個人,能讓你以最快的速度發現自己的缺點(劣勢)與優點(優勢)。想要追上某個人或被某個人喜歡,就必須懂得藏拙與秀出自信。

有個朋友在大學時代是個大胖子(但彈了一手好琴),跟學姊告白失敗了。結果失戀的那個暑假拼命把自己瘦了兩圈,從此從神豬變成小鮮肉。

以前的他,人稱會彈琴的豬,後來變成瘋迷校園的千秋王子。

至於我給女同學的建議則是,拜託請用科學的方法避孕。妳必須把自己的身體當一回事。否則,四年戀愛回憶起來都伴隨著墮胎,也是挺奇怪的。

大學時所談的每場戀愛都很可貴,就算是失敗,只要失敗的夠多,也是寶貝的經驗。因為你會開始明白並瞭解自己,然後知道愛情其實不用著急。

畢竟多年之後你會開始變成「愛情這種東西太奢侈,我還是要錢好了」的那種人。

 

◎大學是我們最在意顏值的高峯期

17歲以前,我都很土。

高度的近視眼鏡,加上自然捲的蘑菇頭髮型,說多醜有多醜。

但報名了吉他社,看到學長的那一刻我就對自己發誓我要變美。開始戴隱形眼鏡,開始留長髮,開始學化妝,開始關心流行時尚,買了好多日本時尚雜誌研究。

但當我變美後,反而交的男友都不是很帥的那種。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心理,也許是一種透過變美瞭解到一個人真正有價值的地方還是內在的過程。

但是,大學生還是要有基本的顏值比較好,男女都一樣。千萬不要覺得別人願意透過連你都豪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沒這回事,別做白日夢了。

當有顏值的人都在拚才華的時候,既沒顏值也沒才華,大學生活註定就是黑白的啊。

 

◎大學時期的友情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對友情一向是很節制的,這可能取決於我的學生時代。在畢業的後期尤其是,簡直是獨來獨往的人了。

小學國中高中時,你會很在乎你有沒有被某個朋友圈認定。甚至想盡辦法就想進入某個圈圈裏面。上大學後,你開始發現能交朋友的地方很多,有好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不停的在刷新你對朋友的認知。於是你開始替自己尋找比較契合的朋友,不再執著於被別人承認,而是更多的在乎自己的感受。

於是這個時期認真付出的友情,往往成為日後支持自己的力量。有那麼一兩個也就夠了。剩下的,可能在你畢業後,連同學會都要考慮用什麼理由推掉。

友情就像愛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會改變的。

 

18-23歲就是人生中第一次感到迷茫的時期。以前還能說服自己讀書就是目標,但大學生活完全沒有人管,甚至外宿遠離家鄉。從課業到生活需要全權處理,還能明明白白的人真的太少了。但也就是這樣的一種迷茫的狀態,才讓我們覺得到處都有希望的可能。

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了,輕鬆一點也能畢業,努力一點也能畢業。但我們畢竟不是大雄,生命裡不會出現多拉A夢給我們時光機的。

VT5_5967.jpg

 

 

| 凱特謎之音 |


 

成熟太晚是委婉的說詞,

大部分的人都是被生活推著走。

當你覺得為時已晚,

卻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