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乾癢不停? 女醫師天天奉行的抗「癢」好習慣

乾癢的主因來自肌膚水分不足,加上冬天洗澡水溫較高,容易帶走皮膚天然皮脂膜而缺乏鎖水、抵禦外界刺激物的屏障,就易出現搔癢甚至發炎等不適,特別是皮脂分泌量下滑的老人,與皮脂腺尚未成熟的小孩,最容易出現乾癢問題。以下皮膚科醫師天天奉行的抗乾癢技巧,學起來,再也不到皮膚科報到。

點相簿!皮膚科醫師讚聲的保濕乳液

VIEW ALL點相簿!皮膚科醫師讚聲的保濕乳液
 

 1 預防勝於治療

氣候忽冷忽熱也會讓乾癢問題浮出檯面!氣溫振盪,皮脂腺無法快速適應而造成油水失衡。一到秋冬就容易出現癢感的人,進入秋天後就該在洗澡後擦上保濕乳液,不要等到乾癢出現才開始保養。擦乳液時,可針對皮脂分泌較少的小腿、手臂外側等部位加強保濕。

2 正視乾癢問題
要如何判斷自己出現乾癢問題?皮膚科醫師蔡逸姍說,在秋冬時節,如果自己摸皮膚已經出現粗粗的、不太光滑,且有癢感就是乾癢症狀,若癢感嚴重,通常是急性皮膚炎,也就是常聽到的「溼疹」。輕微的乾癢可擦弱酸性的保濕乳液,中度或已經出現脫皮、紅疹與強烈癢感時,得盡速到皮膚科報到。

3 不亂擦止癢藥
止癢藥通常含抗組織胺與類固醇成分,前者有過敏的副作用,後者則容易造成微血管擴張、紫斑、皮膚萎縮與細菌入侵感染惡化等副作用,諮詢醫師、藥師意見後,瞭解藥物風險再用藥才正確。

4 忍住癢感不亂抓
「越抓越癢」是真的!過度抓癢容易造成脫皮,導致發炎惡化,細菌也有機可乘侵入感染。反覆的發炎還會造成色素沉澱。

5 慎選美容油
油保養盛行,許多女性會使用美容油做為臉部、身體保濕保養,蔡逸姍提醒,坊間有許多廉價的美容油,其成分多為容易造成毛孔阻塞的動物、礦物油脂,當皮膚已經出現紅腫時,再擦這類刺激性保養油,反而會加劇癢感。

6 洗完澡趕快擦乳液
根據實驗,洗早時因為水一直沖洗、流動,剛洗完澡後真皮層內的含水量佳,此時擦上保濕乳液能立即把水分鎖在肌膚,保濕效果最佳。此外,當乾癢症狀嚴重時,除了配合皮膚科醫師口服、外用藥與保濕,洗澡時也可以清水沖洗臉部、身體,先停用沐浴水與肥皂。

7 選擇優秀保濕成分
常見的保濕成分包括玻尿酸、維他命B5、植物固醇等成分,能幫助皮膚達成保濕。其中,植物固醇能抑止發炎反應、修護皮脂膜。

8 乾癢患者、敏感肌測試後再用新品
若本身為敏感肌與乾癢患者,在使用新的保養品時,應先擦在手臂內側或耳朵後,若擦了兩週都沒出現過敏問題,即可繼續使用。

9 乾肌、乾癢患者不要泡湯
冬天泡湯機會大增,許多女性迷思泡湯有修護肌膚療效而時常去泡溫泉。溫度過高的水會帶走皮膚上的天然油脂而讓肌膚越泡越乾、越泡越癢,建議乾性肌膚、有乾癢問題者先暫停泡湯,洗澡水溫也不宜太燙。

10 避免辛辣飲食
重鹹、辛辣飲食會讓身體燥熱,建議有乾癢症狀時以清淡飲食為主,搭配大量飲水補充身體水分。 



本文引用自: http://istyle.ltn.com.tw/article/23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