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順風車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入,實則是蹭了美團和滴滴開戰的熱點,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美團再加個阿里的高德,滴滴似乎極為被動。但實際上高德一定程度上並不會加入反滴滴陣營,主要是它選擇順風車這項業務入手,對標的並不是滴滴。

其實,順風車業務在滴滴的總體業務中比例一直不大,據2016年底的數據顯示,滴滴當時日訂單超過1400萬,其中專車+快車業務佔據了1000萬的絕對量,而計程車和順風車則各自佔據200萬訂單。相比之下,順風車僅占滴滴全部業務約15%的比重,遠遠算不上核心業務,時至今日也是如此。

若是阿里真的想針對滴滴,恐怕就會像美團一樣進攻專車、快車業務,而不是做順風車,而且還是公益性質的。當然也有可能高德並不會止步於順風車業務,也就是說它也想做一個出行平台,如果真是這樣,個人覺得成功的幾率很小。

所以僅就目前來看,高德順風車的推出,很可能是為了擴大支付寶的使用場景。就在前幾日,與騰訊合作的沃爾瑪、步步高超市宣布下線支付寶,可見這場支付戰爭又要打響了。

當然除此之外,高德順風車可能也有炫技術的成分在。2017 年 7 月 27 日,高德地圖上線了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務平台「高德易行」,目前已經接入了滴滴快車、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摩拜單車、ofo、飛豬旅行等出行服務商。

據俞永福介紹過高德的公共出行服務平台,包含兩部分:「雲」和「端」。在雲上,未來高德將幫助政府有關部門通過雲端交通大腦,對信號燈等公共交通設施、公共交通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的指揮調度。在端上,滴滴、摩拜等出行服務商可以基於高德易行平台,實現用戶基礎服務優化。直接說,就是提供技術支持。

在這次順風車的發布會上,劉振飛多次痛批部分平台使得交通壓力不降反增,並表示要在不增加城市道路壓力的情況下,以科技手段提升運力。如果高德真的能憑藉技術調動這順風車需求,無疑直接證明了其大數據、導航及出行服務的獨特地位,對百度地圖來講也是一種打擊。

不過也有一個擔憂,作為工具性產品,當它越來越重,對用戶來講真的是好事嗎?


最近出行行業又變得太熱鬧了有木有。

說實話,感覺滴滴哭的心都有了,剛剛把政策的事情解決的七七八八了,可以開始考慮上市的事情了。沒想到,半路又殺出了美團,一轉眼高德也要攙和一下。原本已經穩坐行業老大地位的滴滴,這又得回過頭、拿出十二分精力重新迎戰,想想都夠頭疼的。

真是心疼滴滴啊。

不過,和美團給車主打出「每天10個小時內接夠10單,就可以獲得600元的保底收入,1個月能拿一萬八」這樣的優厚補貼政策相比,高德的順風車業務顯得非常「佛系」:不以營利為目的;堅決不打補貼戰,不抽取用戶傭金。基本上就是,乘客花多少錢,車主就能拿到多少錢。

目前高德順風車已經在成都、武漢上線,並且開啟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準備陸續在全國各地上線。

說實話,高德作為一個地圖產品,介入出行領域,其實路徑是非常順暢的,整個閉環也非常自然。對用戶來說,搜完路線後,直接一鍵叫車,整個行為路徑沒有任何不適。

對高德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保證車主的數量。如果用戶每次叫車都不太容易、經常叫不到車的話,體驗就會變得很差。不過,以高德順風車業務目前這麼佛系的心態,說實話能拉到多少司機,仍然是要畫個問號的。

畢竟,在幾輪打車大戰下來後,司機們都已經學會了,哪兒有羊毛就先去哪兒撿便宜。完全不靠補貼的話,這就十分考驗運營能力了,如果高德通過後台的調度,能夠解決好距離問題,可能司機們也會開心吧。


3月27日消息,今日,高德地圖召開發布會,宣布進入順風車市場。據價值兄了解,高德順風車已經在成都、武漢兩地率先上線,同時開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準備陸續在全國各地上線。在本次發布會上,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表示,高德公益順風車平台沒有任何商業化目的,堅持「三不策略」——堅持對用戶不抽佣,對行業不打補貼戰,對城市道路不添堵。為什麼高德地圖要做順風車業務呢?原來是地圖導航殺入順風車將會怎麼做呢?

高德為什麼做順風車:有些平台背離了初衷

在本次發布會上,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在現場演講中道出了高德順風車推出的幾大理由,價值兄歸納如下:

1.順風車是綠色共享出行方式,高德堅持「三不策略」還原順風車初衷。劉振飛現場表示,「順風車本是非常綠色的共享出行方式,它在不增加道路壓力的情況下,撮合共同的出行需求,可以有效提高社會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空氣污染。但隨著行業的發展,由於順風車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認為有些平台已經漸漸背離了順風車的初衷。」這番話看得出高德順風車希望還原順風車作為綠色共享出行方式誕生的初衷。

高德順風車本次的初衷是「真公益,真順風」,堅持「三不策略」——不以營利為目的;堅決不打補貼戰,不刺激運力額外增加;堅決不抽取用戶傭金,甚至目前還為用戶補貼簡訊通知、保險等第三方服務費,保證乘客花多少錢,車主就能拿到多少錢。

2.大數據驗證順風出行能真正緩解道路交通壓力,用科技手段緩解交通擁堵。根據此前高德與清華-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以北京五環範圍內為例,有16.4%的出行需求高度重合,若充分發展順風拼車,預計每年可減少駕車裡程約1.11億公里,相當於減少3萬噸的碳排放。

3.擁有長期積累的自駕出行用戶和調度能力。高德地圖表示,因為此前已經擁有基於長期積累的自駕出行用戶及出行調度能力,因此在不增加城市道路壓力的情況下,以科技手段提升運力,從而提升社會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4.目前順風車市場發展加劇了交通擁堵,高德希望以公益方式扭轉。劉振飛稱,目前部分平台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依靠大量補貼拉攏新增車主,人為地刺激了道路車輛的增加,使得交通壓力不降反增。據高德交通大數據顯示,某平台在北京上線順風車業務一周後後,包括海淀、石景山等多個城區的交通擁堵情況,不僅沒有減緩反而有所增加。而這些平台在佔據市場之後,為了獲取營收,又不斷提高抽取用戶傭金的比例,一般約為車費的10%。高德認為這些都是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希望以公益方式扭轉現有局面。

高德順風車怎麼做:4大優勢讓出行效率提升司乘關係融洽

那麼,高德順風車將會怎麼做呢?價值兄了解發現,擁有7億用戶,每天提供3.4億次出行路線規劃的高德地圖,在大數據、技術、支付、效率提升及安全方面都有著自身強大的優勢。這些優勢保證了我們出行效率的提升,以及司乘關係的融洽及出行成本較低。

1.7億用戶及3.4億次出行線路規劃讓高德順風車具備大數據優勢。據了解,作為國內最大的移動出行平台,高德地圖如今擁有7億用戶,同時還聚集了國內最大數量的車主用戶,平均每天為用戶提供高達3.4億次的出行路線規劃。這些海量的用戶出行需求,尤其是早晚高峰的通勤路線,往往具有較高的重合度。這都是高德順風車得天獨厚的用戶優勢。

2.通過順風拼車等技術優勢預測路況,精準匹配出行需求,讓城市道路利用率提升1-3倍。高德地圖稱,藉助獨創的順風拼車與道路供需預測、實時交通路況、智能躲避擁堵等技術融合起來,更好地匹配用戶的出行需求,提供不繞路、不擁堵的最佳合乘路線。同時,高德還會藉助城市交通大腦,通盤考慮城市全局,比如城市主幹、支路的交通情況,從而為用戶推薦全局最優的路線規劃,提升城市出行效率,降低城市整體擁堵壓力。據高德地圖共享出行負責人童遙介紹,通過這些技術手段撮合現有出行需求,實現空座分享,就可以在不增加商業運力的情況下,將城市道路利用率提升一到三倍。

3.具備成熟的移動支付和信用驗證體系支持。作為阿里巴巴生態的一部分,高德順風車可以藉助支付寶實現即時的移動支付功能,並通過螞蟻金服背後的信用體系驗證系統,提供成熟的移動支付和信用驗證體系。

3.安全方面保障車主與司機隱私,並提供意外傷害保險及信用評價體系支持。據價值兄了解,高德順風車打造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服務。在車主審核方面,嚴格要求車輛行駛證、司機駕駛證、手機號碼上傳和接受審核,並通過支付寶進行實名身份驗證。為保證隱私安全,乘客和車主彼此聯繫時全部採用虛擬號碼,防止真實手機號泄露。針對每一單的行程,都提供意外傷害保險,保證每個車主和乘客都受到權益保障。此外,高德順風車平台還提供了司乘雙方的信用值評分和匿名評價,以及7×24小時的客服支持等服務。

4.提升司乘之間關係,保證乘客出行成本優惠及便捷。高德認為,由於高德公益順風車不為營利,這就使得雙方的關係更純粹,能夠營造更平等、更和諧的司乘關係。另外,高德自駕用戶大多為經驗豐富的「老司機」,行程路線更熟悉,乘客不用擔心繞路、行駛安全等問題,幫助用戶溫暖安心出行。

此外,高德不抽傭金,目前由第三方收取的服務費,也由高德來補貼。因此,用戶的出行成本目前僅限於行程費用,比計程車和網約車的成本要優惠得多。高德順風車司乘雙方通過支付寶進行支付,也能夠帶來更加透明、安全和便捷的體驗。


純公益其實未見的就是好事。最終企業丟失的利潤都會從消費者身上找回。不過關於這件事,我們首先來說說高德地圖的公益順風車項目。

高德地圖繼美團打車之後也殺入了網約車市場。高德地圖於3月26日在北京正式推出順風車業務,並率先在成都、武漢兩地上線。同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也已開啟,之後將逐步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

高德對外表示稱,高德公益順風車平台沒有任何商業化目的,將堅持對用戶不抽佣,對行業不打補貼戰,對城市道路不添堵,保證乘客花多少錢,車主就能拿到多少錢。高德順風車給自己貼上了公益和溫情的標籤。

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在公布的高德地圖2018年公益計劃中表示,高德順風車就是踐行綠色出行的第一個公益項目,目前有些平台已經漸漸背離了順風車的初衷。高德公益順風車的初衷是「真公益,真順風」,讓出行更溫暖。

其實創建企業的本質就是為了賺錢,因此不會有企業單純為了公益去做某件事。此次高德地圖的作為一方面可以說是順勢而為。畢竟,目前高德地圖擁有7億用戶,每日使用頻率達到3.4億次,去年導航被使用過1242億次,已經有超過 30 萬款 App 用高德地圖大數據的技術。同時,還與國內 364 座城市建立了密切合作,能實時得到當地交通狀態信息。作為順風車系統,本身具有巨大的背後技術優勢;同時,高德地圖本就屬於阿里系,阿里利用高德地圖這個平台,推出順風車業務,強化支付寶的優勢,既打壓了滴滴,又制衡了微信支付。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雖然說,企業的折扣和免費最終都會回到消費者身上,高德地圖的公益順風車項目未見得是完全的好事,但至少目前來說,消費者在滴滴美團外多了一重新選擇。


繼美團踏足打車業務之後,出行領域又迎來一股新勢力——高德地圖。

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其順風車業務將在成都、武漢兩地率先上線,之後將逐步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

為什麼巨頭們都想涉足出行市場?這個市場還有多大的潛力?

一、分一杯羹

要說高德做順風車業務,業界倒是一點也不奇怪。

一方面,出行市場的蛋糕確實誘人,需求大,缺口又多,確實是個賺錢的買賣。要不然,靠外賣起家的美團也不至於跨界也想做打車,對吧?

另一方面,高德自身擁有得天獨厚的用戶優勢。據統計,高德地圖擁有7億的用戶量,平均每天就為用戶提供高達3.4億次的出行路線規劃。

可以說,高德地圖掌握著海量用戶的出行需求和出行數據。

最重要的是,作為阿里巴巴生態的一部分,高德順風車還能提供成熟的移動支付和信用驗證體系,這無疑是高德開展順風車業務的有力支撐。

所以,不管是出於對自身生態的延伸的考慮,還是想擴大阿里在出行領域的競爭力,抑或是著眼於更寬泛的無人駕駛、智慧出行領域,高德都不會袖手旁觀的吧?

二、多足鼎立

只不過,滴滴的壓力又大了不少。

早前,滴滴憑藉自己入局較早所積攢起來的平台優勢,順利合併快的,擊退uber,成為出行市場的老大哥。

結果,老大哥的位置還沒坐穩,就受到了多方的威脅。

這邊,靠外賣起家的美團做起了網約車,補貼大戰勢不可擋。

那邊,一直做地圖的高德又上線了順風車業務,市場被瓜分在所難免。

對於滴滴來說,即便是燒腦也燒錢,也不一定能擋得住這些氣勢如虹的新人們。

畢竟,現在的出行市場已經相對成熟了不少,對於這些新人來說,政策的策略阻礙已經鋪平,用戶的教育成本也有所降低。

最重要的是,之前由於供需嚴重失衡,用戶經常會遇到打不到車的情況,一家獨大的滴滴反而承受了不少用戶的謾罵。

新入局者面對的是絕對的市場利好。

三、急則必亂

但是,新入局者們還是太急切了。

以美團為例,許是之前做外賣的時候,就發現了利用補貼大戰圈佔市場的高效性。

現在入局出行市場,也是急著補貼司機,補貼用戶,補貼力度還非常大。

比如新用戶可享3張「14元快車抵扣券」、「3元計程車立減紅包」等優惠;美團打車司機保底工資600元,單日收入超過600元還額外獎勵200元等。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我之前的文章《分享一個每天多賺800元的兼職機會》。

我為什麼說美團太急切了呢?

因為這種瘋狂的補貼模式,隱藏著很多漏洞,但這些漏洞是美團所無暇顧及的。

比如說,打車平台的註冊信息審核機制不完善,導致上線的司機車牌不符。

比如說,接單審核機制漏洞,導致有些司機會為了拿補貼頻繁刷單,還出現了司機拋客等惡劣情形。

其實,在沒有建好底層基礎的情況下,就開始急切的跑馬圈地,出現這種問題應該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美團打車也絕對不是個例。

所以,如果想要長期穩定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理性,著手於提升用戶體驗,把握用戶的心。

在這一點上,我還是比較欣賞高德地圖的順風車平台,公益為先,對用戶不抽佣,對行業不打補貼戰。

我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這樣的企業進入到出行市場,真正做到改善我們的出行,改善我們的生活。

更多理財乾貨,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懶先生說錢(微信號:mrlanxs)


hi 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關注高德地圖順風車(本地圖給大家鞠躬了)

小編看到了該問題後第一時間找到了順風車項目的產品經理,說明來意後我司這位有愛的產品經理特意寫了一段長長長長的回復給我,讓本地圖一定要轉告大家。

一起看看這位有愛的產品經理是怎麼說的吧

大家好,我是高德地圖的一名產品經理。

作為一個理想主義的踐行者,我始終相信作為一個好人的標誌之一,是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好哪怕一點點。在高德工作的這些年,我和其他懷抱美好的同事一樣,儘力去打磨一個更好用的出行產品,實打實的改變了幾億人的生活,也算是沒有羞辱了一個好人的名聲。

但今天我要講的並不是我產品經理這個身份,而是作為一個曾經的普通順風車車主和乘客,聊一聊我眼中的順風車。

當年順風車的概念和產品初登本土市場的時候,無論是作為一個出行行業從業者,還是一個普通的都市出行者,我都由衷的感到振奮。在一座動輒將近千萬人口的都市中,出行資源的浪費始終都是一個亟待直面的問題,如果順風車這一商業模式能夠被有序的組織起來,將會形成車主、乘客、交通資源和能源結構多贏的局面。

要知道,作為一個人到中年卻一直中二不死,始終希望能夠改變世界的人眼裡,順風車可不止把世界變好了一點。

嗯,至少是一大點。

而順風車在最初期的生態關係非常符合我對它的期許,以車主和乘客的雙重身份加入了順風車的產品世界。可以說那個階段,是順風車產品中乘客和車主關係的蜜月期。和我一起乘車的陌生朋友里,幾乎百分之百的體現出了極高的素養,大家一方面對這個新奇的產品模式保持好奇,另一方面又對其實實在在達成的實惠而感到愉快。

那個階段我遇到的大部分合乘者,無論是車主還是乘客,都是有著真實順風車需求的人,他們有些是我所住社區附近的鄰居,有些是公司附近的職員。我們之間的尊重沒有絲毫蓄意表演的成分。

但美好稍縱即逝,隨著資本進入這個公益出行的領域,順風車市場體量的劇增,也導致了很多激烈刺耳的事件。

以我為例,在我乘車的過程中,至今已經遇到過不止5例順風車路邊攬客的現象,這給我造成了不好的觀感。順風車基於公益而生,但如今卻倒退回非法拼車逐利的階段。

這個時候我已經明顯感覺到,順風車市場容量的劇增,導致很多黑車開始混入隊伍,而大平台對於車主和乘車的壓榨也越來越嚴重,這直接導致的後果是乘客和車主原本和諧的共享出行關係的惡化。在多次受到乘客的惡語相向之後,我擱置了我的順風車生涯。

聰明如你們,是不是覺得真正勵志的部分來了?接下來的劇情一定是我憑藉一己之力,促成了高德順風車項目的落地,實現了一個好人讓世界變好的初心對不對?

抱歉我又不是超級英雄,哪有那麼多憑藉一己之力就如何如何的光輝時刻。真相是,高德作為國內出行領域用戶數量最大的平台,當眼見順風車逐漸失去了公益的原本格局時,真正的超級英雄「高德俠」準備入局。

高德俠,英文翻譯就是god man,是不是酷到沒朋友了?

好了好了高德俠那段是抖機靈的你們不要當真,我們接著聊正經事。高德順風車產品到底是個什麼樣?

做真正公益順風車

高德不會拿順風車服務盈利,對於乘客和車主,高德平台都不抽取任何傭金,我們敢在這承諾永遠不抽佣。事實上,為了鼓勵順風出行,還會在每一個順風出行訂單中補貼一定金額,補貼的錢用於購買乘客和車主的保險、第三方服務費、通信服務費。保證乘客支付的價格就是司機收到的金額。在我看來不論車主還是乘客,參與了一次順風出行,就是做了一次微公益。既然是做公益,我們必須不能商業化這個產品啊。

心懷美好,遇見都是美好

讓我們回到順風車的本質,在百科中順風車介紹是這樣的「順風在中國漢語字典里有順利、和順之意,也指順著風向行進。倡導同路的朋友搭乘一輛車出行,為交通減壓,為環境增分。促進人與人之間信任。」順風車的本質是互幫互助,車主與乘客結成出行互助關係,這和出行服務關係是不一樣的,希望使用順風車的乘客與車主都能理解順風車的真實含義,用理解與尊重去面對和你順路的陌生人。當我們心懷美好,遇見的都將是美好。

或許有人笑我中二熱血,但我真的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這個世界真的變好一點點,哪怕就一點點。

我們將一直在路上,等你。


網約車最近可是一大話題,美團入局網約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進入上海第三天就以不錯的訂單量引起人們對網約車大戰的廣泛關注。就在滴滴打車和美團打車鬧得此起彼伏時,高德有加入戰局,但是高德這次確實打著公益的旗號來的,看似與世無爭實則波濤洶湧。

說到高德就不得不提及其主營業務--地圖,在電子地圖這一塊國內的市場份額大部分都被高德、騰訊以及百度所把握著。面對三隻鼎立的電子地圖格局,百度和騰訊都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在其個類產品應用上都能有很好的關聯性,但是反觀高德,好像並沒有更多的附加產業,對其宣傳推廣增加了許多障壁。但是不得不說,高德雖然在業務拓展上沒用百度和騰訊一樣那麼廣泛,但是高德作為一家專業地圖方案提供商,其電子地圖領域的技術是首屈一指的。

對面網約車行業,高德地圖類大數據技術的場景以及路線規划上要領先於美團和滴滴。路線行駛和規劃作為網約車的重要一環,對乘客的乘車體驗是相當有影響的,尤其是在國內大部分城市在興修基建設施的情況下,如何告別擁堵減少在乘車時間和路程上的優化是網約車市場一直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高德通過對其地圖大數據的分析科技手段提升運力,從而提升社會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這不光是對乘客優化服務的體現,更能被生活在城市中的廣大市民所認可。

其次,高德這次的推出的順風車服務和美團滴滴的商業化性質不同,其0傭金的做法會被廣大司機用戶高度認可,這種公益性0傭金的做法不僅能進一步增加司機用戶的收入同時對也能降低網約車用戶的乘車成本。既然乘車成本下降,那麼會有更對人選擇使用網約車在不增加商業運力的情況下,將城市道路利用率提升一到三倍,進而較少城市碳排放,也能促進環境改善。

我們不難發下高德這次的公益順風車項目還有一個幕後推手就是阿里,既然這是一次公益項目那麼其目的性自然是在阿里的電商布局當中,我們拭目以待。


今天高德地圖上線了順風車服務。市面上反響確實挺大的,在美團與滴滴大戰的時候,高德再插入一角,出行領域的戰爭看來愈演愈烈。

仔細看了一下高德地圖上線的這個新功能,個人認為既能用高德地圖優選最佳線路,又能約車,同時還能確保司機不繞路(大家都用高德地圖嘛)。

對車主來說,由於其保持了不收中介服務費的公益性,讓司機用起來也舒心,比以往滴滴那種抽10%以上傭金的做法,確實會提升收入。

此外,這個模式更應該引起關注的,是阿里方面的深度介入:首先是在司機認證上,採用支付寶實現了人、證、車的實名驗證。其次是司機的信用值直接跟螞蟻信用掛鉤,用戶在界面上看到的司機信用值,是跟這個人的螞蟻信用相關的。

「信用」這個因素的引入,相信會給網約車行業帶來相當大的改變。用戶能得到更大的保障,避免受到那些「不靠譜」司機的坑害。

許多車主和用戶都習慣於把高德的這項順風車服務與滴滴、美團的業務放在一起討論,然而從行業觀察者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高德這次在出行領域的動作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其公益性的定位,說明高德並沒有把順風車業務營利本身當作追求的目標。

這一次高德所提供的,仍然是地圖導航領域內其最擅長的位置服務。在交通出行領域裡,高德多年積累、滾雪球般不斷擴展的大數據基礎才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我們回顧一下就會發現,高德地圖的易行平台早已接入了滴滴、神州、首汽、曹操等眾多網約車服務商,甚至連飛豬的火車、飛機出行服務都已經成為其大出行服務的一部分。這次推出的順風車服務,將會讓這個矩陣進一步擴張。

人們隱隱可以看到,高德正在以數據基礎設施和平台能力建設為著力點,在出行領域裡悄然構建類似於阿里巴巴電商平台的布局。未來如果出現一個出行領域的「天貓」,我們不必感到驚訝。


高德地圖開始提供「順風車」功能了,目前只在武漢、成都兩地上線,但估計很快就會推廣到其他城市。我認為有兩點值得密切關注一下。

首先,從服務、場景、功能方面來看,高德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

1.取消了順風車服務的傭金抽成,用戶付的錢直接給車主。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益服務。

2.用戶和車主都是高德地圖的用戶,雙方在出行路線上有高度契合性,大家都在同一個使用場景內,匹配更自然。

3.車主導航尋找最佳路線的需求、用戶尋找目的地避開擁堵路線的需求、約車的需求,這三者在高德地圖的使用場景里實現了完美的融合,交易頻度很容易達到一個高水平。

從網路上車主、用戶雙方的評論來看,這個新功能的美譽度頗高。實際需求得到較好的滿足、同時使用體驗也相當不錯,後續值得期待。

其次,從整體競爭環境來看,共享出行將進入跨界混戰時代。

本以為滴滴和快的、優步中國合併後會一家獨大,但誰也沒想到,前有美團強勢殺入,今有高德「順勢而為」——而且這兩個也是頗有勢力的跨界競爭對手。

3月24日,美團點評CEO王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透露,「美團出行是新玩家,去年開了南京,幾天前開了上海,很迅速地拿到1/3的市場份額。」

而高德今日切入的順風車領域,直接宣稱沒有任何商業化目的,用戶端不抽佣,行業端不打補貼戰——要知道,其他順風車平台抽取用戶10%傭金。這個動作頗有深意——直接降低了用戶成本和司機成本,從價格因素上也很有可能會侵佔現有市場份額。


高德這次推出順風車,個人認為和阿里移動支付大局相關。現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強爭霸算是到了關鍵時刻,手頭各自的資源都在充分調度使用。去年阿里布局新零售,同時不斷推進公交系統掃碼乘車坐地鐵,停車場無感支付,10億紅包碼等等都是為了移動支付市場份額。而高德作為阿里旗下又一大主力客戶端,擁有幾億的用戶資源,不可能就這麼放著,雖然阿里之前對高德並無考核指標。但是高德和阿里系產品的貫通一直是有再進行的,只是打通的不夠好,也並未給淘寶、口碑導入更多的量。

現在高德推出順風車,可以有效和支付寶結合起來,順風車司機審核將通過支付寶進行實名驗證,而用戶支付自然也肯定能用支付寶,這次阿里算把高德用對地方了。

而且啟動順風車的時機也不錯,正好是整個打車市場重燃戰火之際,可以充分吸引用戶關注度。後續就看高德的運營能力了,免費服務一直是互聯網行業的殺手鐧之一,效果從來沒差過,高德一旦將這市場做起來,就可以充分利用高德龐大的用戶資源來提升支付寶的用戶數和活躍度。


感謝閱讀,給點個贊鼓勵下吧,歡迎關注【NB下載】,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